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随我东山再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真的呢?

    他手下这些人,基本都是南阳豪族凑出来的精兵,甲具齐全、器械精良、训练不辍,其中超过一半是乐氏贡献的。

    以前他们缺战斗经验,此番跟着他北上,打了不少仗,死了不少人,但剩下的人迅速成熟,从一开始十成本事发挥不出三成,到现在可以发挥出六七成了,进步非常明显。

    羊聃觉得,凭借这一千六百多甲士,即便是诈降,我他妈也给伱弄成真降。

    大不了死了,又有何惧?这么多猛士为我陪葬,值了。

    千余人很快越过吊桥,冲到金明门前。

    “将军。”有降兵凑了过来,满脸谄媚。

    “滚。”羊聃踹了他一脚,提着重剑当先而入,竟然身先士卒。

    几名盾手加快脚步,赶到了他身旁,严密遮护着。

    羊聃性情暴虐,但给赏也很痛快。

    自己玩腻的女人,有时候就赏给他们玩了,非常慷慨。

    北上大战之际,经常身先士卒,勇猛无匹。

    所以,暴虐归暴虐,他还是笼络了相当一批人的。

    这些人和他一样,狠厉、暴虐、凶残,不把别人的命当命,也不把自己的命当命。

    对主将来说,这是一把锋利的刀,伤人也伤己,不是谁都能驾驭的。

    大军很快突破了瓮城,进入到了大街上。

    羊聃心中大定。

    有的诈降伏杀,从城门洞就开始了。他没遇到突袭,已成功一半,剩下另一半么——

    来到大街上后,道路两侧跪了一地人,器械扔在脚边,尽皆高呼“愿降”。

    羊聃又抬头看了看,街道两侧的屋顶也没有弓弩手,顿时大笑。

    “大胡在哪?”羊聃随手拎起一人,问道。

    “在……在中阳楼。”

    羊聃将他掷于地上,立刻分派部署。

    第一步是命令投降军士不得携带武器,列队出城,向己方投降。

    第二步是派人通知后续兵马赶快过来增援,最重要的是报予陈公知晓。

    按理说做到这一步已经够了。

    接下来他就该布置防线,死守住金明门,不让人夺回去。

    但羊聃是什么人?泼天的功劳在手,你让我等待?去你妈的!

    他把人一分为二,八百人守金明门,接应后续人马,剩下八百余人由他亲自带着,直奔中阳楼——邺城南侧正中城门中阳门的城楼。

    整齐的脚步声在大街上响起。

    八百多人身披铠甲,手执利刃,如同杀神一般冲向城内。

    每个人都喘着粗气,脸色涨得通红——若能擒杀石勒,这该是多大的功劳?不敢想象!

    城中很快热闹了起来。

    ******

    石勒刚刚自中阳楼下来,就听到了城中的喧哗。

    “发生了何事?”他问道。

    说这句话时,脸色沉稳。更准确地说,可能是麻木了。

    他以为又是哪支部队不告而别,趁夜逃跑了。

    他固然很愤怒,但也无力管束。

    跟在身边的这些人都各有心思,别说那些管不到的兵将了。

    他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或许,真的该走了。

    人心不在,再怎么挣扎也是枉然。不如趁着现在还有些残存的威望,把能带的人都带走,找到一个喘息之地后,再慢慢收拾人心。

    至于能带走多少人,说实话他也没底。

    上万人?可能性不大。而且这么大动静,一出城就被邀击了,根本走不掉。

    几千人?如果是骑兵的话,还有些可能,但悲哀的是,现在诸部骑兵是最不可靠的。

    他们各有头人、部大,本来就是以恩义、联姻结之,以利诱之,但到了这会,他给不了什么利,反倒要让他们送死陪葬,现在还没走的人,说实话已经对得起他了。

    就这么默默想着,他竟然有些气沮,眼中满是浓重的悲哀。

    “大王,不好了,邵兵已自金明门而入,其势汹汹,好似有数千人。”前方奔来一信使,跌跌撞撞下马后,颤抖着说道。

    石勒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相反还有些如释重负的样子。

    他发现自己很平静,平静得过分了。

    可能,他早就料到这样的结局了吧?

    能打的部队,要么被晋军俘斩,要么在野外溃散了,逃回城内的只是少数,且人心惶惶,武器多有缺少。

    临时征集的丁壮,又能有几分战力?又能有几分忠心?

    早晚的事情罢了。

    只是他一直看不开,下不了决心。现在不用犹豫了,晋军帮他做出了决定。

    “大王!”左右急忙上前,神色焦躁。

    杀声越来越近了,喧哗声也越来越大。

    有人已经牵来了马,还有人打开了中阳门。

    若要弃城而走的话,向北肯定来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