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汾水(下)(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耗费却极其惊人。

    河南稳定多年了,世家大族子弟纷纷到洛阳、平阳做官,声势渐渐壮大。

    他们的庄园、坞堡产出也愈发稳定,控制着大量庄客、兵甲、粮食,训练了大量农兵。

    近些年,又有人开馆收徒、游水玩水、聚会清谈,一切都慢慢回来了。

    河北三年大灾,应该只是一个导火索,不是问题根源。

    根源在于他们对长期抽血不满。

    没想到啊,我也享受到了南朝北伐被士族反对的待遇。

    好在程度轻多了,也没人敢公然拖后腿,只是嘴上抱怨,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试探、劝阻而已。

    呵呵!好在老子手里还有梁国二十郡。

    没这二十郡,事情当真难办很多,士族们也不是现在这副嘴脸了,更不仅仅只是殷羡这种人出马试探,怕是老丈人都要当面劝阻了。

    “我三十五岁了。”邵勋看向殷羡,说了一句。

    殷羡一惊,不知怎么回答。

    “此田不错。”邵勋突然停下了脚步,指着不远处的农田,说道:“百里西风禾黍香,我仿佛闻到了黄米糕的味道。”

    殷羡似乎想弥补方才的不愉快,凑趣笑道:“今日宜食油糕。”

    邵勋笑了笑,走向地头。

    田间有些农人正在锄草,见状纷纷拜倒。

    这会是七月,再等一个月,这些黍子就抽穗灌浆,届时麻雀就要来啄食了,农人还得忙。

    “洪乔,有些事若不做,这般景象就不会见到。”邵勋说道:“当年匈奴也杀到过陈郡,有些事情不用我多说。此时若不除掉拓跋鲜卑,以后要花费更多力气,还不一定能成功。君——宜细思之。”

    说完,邵勋看向唐剑,道:“去,告诉农人,秋收后不纳粮,今年敞开肚皮吃。”

    唐剑立刻遣人通传。

    片刻之后,农人们先是一呆,继而热烈欢呼起来。

    邵勋哈哈一笑,又看向殷羡。

    殷羡拱手:“大王仁德。”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