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咱村的大喜事,都让老陈家包圆了(2/3)
装部政委的助理员赵开河,率先带上后勤的人员过来布置现场。
“对,应该备点东西。”陈白水将手机往兜里一塞,说道:“那啥,秀芬伱去屋里拿点钱,到集上多买点菜,再买两只老母鸡。”
“后面的广播车,把录音给我准备好,等下出发有多大声,就给我放多大声。”
赵开河又是自己村的,那些左邻右舍自然围了上来。
送功队这么大的阵仗,路过县城时,还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通电话,算是打破了他们家宁静的氛围。
这场面可不多见啊。
时间来到十点二十分。
“那先这样,我这边还有点事情没忙完,等会见。”
有政委在这卖力的指挥。
赵开河便慌忙跑了过来,说道:“李婶,你赶紧回去准备下吧,县里领导马上就要来了。”
看着妻子焦急的神色,陈白水缓了缓神,摇头道:“没,你想啥呢。”
“条幅呢?小李?把新做的条幅全部拉在卡车的两边,要多显眼就给我拉多显眼。”
“哦,行,我回去看看。”李秀芬点点头,急忙拧着油门朝家赶。
除了军分区的两辆吉普,还有足足三辆轻卡,单单鼓队都占据了两辆,剩下一辆装牌匾什么的。
电视台有两辆面包车,融安管理部两辆红旗,还有武装部自己的两辆军车。
同时映入眼帘的,是远处排头的警用摩托车。
两人商量妥当,各自分头开始忙碌。
听到声音,普国涛低头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笑道:“不着急,咱们县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送功的工作了。”
场面那是老壮观了。
送功到底啥样,村里很多人都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现实村子里,他们还真没遇到过。
“开河,你光扯红布有啥用啊,赶紧去陈老二家说说啊,把这件好事带过去,你在村口折腾个啥劲。”
右侧:金戈荣耀扬家风。
就他刚来的这一会功夫,原先的七八辆车就增加到了十三辆。
以前陈钧家不是没来过部队的人,还来了两趟呢。
“不辛苦。”
锣鼓声,礼炮声,播报声,萦绕整个车队前行。
大概上午十一点四十左右,咚咚锵,咚咚锵的敲锣打鼓声,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
“用手扶着,反正车走的慢。”
听赵开河这么一说,围过来的村民总算是搞清楚了他们在村口折腾的用意。
普国涛也坐到了车上。
军民团结往前冲,立功奖状有面红,还有一身绿装参军去,两袖清风报国来等等。
“快快快,同志们都别耽搁时间,把牌匾举高,等下放在第一辆车的车头顶上。”
“对,六叔,就是陈叔家的儿子,他又立功了。”
尽管这时候的天气,足足有三四十度,但大伙的热情可不低啊。
“哎,好。”
“没,没事,一直在家。”
“宣传的广播,给我放最大声。”
“等出了县城,每百米就给我放一次礼炮,同志们都辛苦一下。”
“大家听我说,这次是去小舟村送喜报,围着县城周边的路上,礼炮尽量少放,但是要把锣鼓给我敲起来。”
为人父母,不求孩子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就好。
不止条幅,他还在村口带着人,用气泵打了一个拱形门。
“都听明白没有?”
送功车队的筹备总算是齐了。
能不懵嘛?
“好,等会见。”
“乖乖,后边还有呢?”
刚刚他人还在这乘凉呢,寻思着中午吃啥,这猛的得知县里要来人。
震惊的看着远处的车队。
赵开河不遗余力的介绍着,可附近的村民知道等下有领导来,原本聚集的人群却开始散开了。
并且还是立下不小的功。
忙得可谓是热火朝天。
“啧啧啧!!这孩子从小我就看他不简单,身子骨壮实,人又懂礼貌,你看看这才多久又立功了。”
主要是阵仗太大了。
这玩意不是征兵就是立功的标语,都有用,他就干脆都给弄上。
正在搬运牌匾,扯条幅,抬鼓拿锣上车的众人,喜气洋洋的大声回应。
“四婶,这次来村里可不是宣传当兵啊,这是咱们村陈钧在部队立功了,四婶你瞅顶上的字啊,那不都写着呢,二等功。”
反正陈钧是谁,融安县城几乎没有几个人认识他。
“哎,白水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咱们村最近几年的大喜事,都被白水家给占全乎了。”
此时,小舟村村口同样热闹。
左侧:铁甲雄心守国门。
可是前两次绝对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啊,单单是车子都过
“对,应该备点东西。”陈白水将手机往兜里一塞,说道:“那啥,秀芬伱去屋里拿点钱,到集上多买点菜,再买两只老母鸡。”
“后面的广播车,把录音给我准备好,等下出发有多大声,就给我放多大声。”
赵开河又是自己村的,那些左邻右舍自然围了上来。
送功队这么大的阵仗,路过县城时,还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通电话,算是打破了他们家宁静的氛围。
这场面可不多见啊。
时间来到十点二十分。
“那先这样,我这边还有点事情没忙完,等会见。”
有政委在这卖力的指挥。
赵开河便慌忙跑了过来,说道:“李婶,你赶紧回去准备下吧,县里领导马上就要来了。”
看着妻子焦急的神色,陈白水缓了缓神,摇头道:“没,你想啥呢。”
“条幅呢?小李?把新做的条幅全部拉在卡车的两边,要多显眼就给我拉多显眼。”
“哦,行,我回去看看。”李秀芬点点头,急忙拧着油门朝家赶。
除了军分区的两辆吉普,还有足足三辆轻卡,单单鼓队都占据了两辆,剩下一辆装牌匾什么的。
电视台有两辆面包车,融安管理部两辆红旗,还有武装部自己的两辆军车。
同时映入眼帘的,是远处排头的警用摩托车。
两人商量妥当,各自分头开始忙碌。
听到声音,普国涛低头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笑道:“不着急,咱们县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送功的工作了。”
场面那是老壮观了。
送功到底啥样,村里很多人都只是在电视上见过,现实村子里,他们还真没遇到过。
“开河,你光扯红布有啥用啊,赶紧去陈老二家说说啊,把这件好事带过去,你在村口折腾个啥劲。”
右侧:金戈荣耀扬家风。
就他刚来的这一会功夫,原先的七八辆车就增加到了十三辆。
以前陈钧家不是没来过部队的人,还来了两趟呢。
“不辛苦。”
锣鼓声,礼炮声,播报声,萦绕整个车队前行。
大概上午十一点四十左右,咚咚锵,咚咚锵的敲锣打鼓声,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
“用手扶着,反正车走的慢。”
听赵开河这么一说,围过来的村民总算是搞清楚了他们在村口折腾的用意。
普国涛也坐到了车上。
军民团结往前冲,立功奖状有面红,还有一身绿装参军去,两袖清风报国来等等。
“快快快,同志们都别耽搁时间,把牌匾举高,等下放在第一辆车的车头顶上。”
“对,六叔,就是陈叔家的儿子,他又立功了。”
尽管这时候的天气,足足有三四十度,但大伙的热情可不低啊。
“哎,好。”
“没,没事,一直在家。”
“宣传的广播,给我放最大声。”
“等出了县城,每百米就给我放一次礼炮,同志们都辛苦一下。”
“大家听我说,这次是去小舟村送喜报,围着县城周边的路上,礼炮尽量少放,但是要把锣鼓给我敲起来。”
为人父母,不求孩子大富大贵,能平平安安就好。
不止条幅,他还在村口带着人,用气泵打了一个拱形门。
“都听明白没有?”
送功车队的筹备总算是齐了。
能不懵嘛?
“好,等会见。”
“乖乖,后边还有呢?”
刚刚他人还在这乘凉呢,寻思着中午吃啥,这猛的得知县里要来人。
震惊的看着远处的车队。
赵开河不遗余力的介绍着,可附近的村民知道等下有领导来,原本聚集的人群却开始散开了。
并且还是立下不小的功。
忙得可谓是热火朝天。
“啧啧啧!!这孩子从小我就看他不简单,身子骨壮实,人又懂礼貌,你看看这才多久又立功了。”
主要是阵仗太大了。
这玩意不是征兵就是立功的标语,都有用,他就干脆都给弄上。
正在搬运牌匾,扯条幅,抬鼓拿锣上车的众人,喜气洋洋的大声回应。
“四婶,这次来村里可不是宣传当兵啊,这是咱们村陈钧在部队立功了,四婶你瞅顶上的字啊,那不都写着呢,二等功。”
反正陈钧是谁,融安县城几乎没有几个人认识他。
“哎,白水真是养了个好儿子啊,咱们村最近几年的大喜事,都被白水家给占全乎了。”
此时,小舟村村口同样热闹。
左侧:铁甲雄心守国门。
可是前两次绝对没有这么大的阵仗啊,单单是车子都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