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提议合成讲堂,陆院舍友的分配(3/4)
而是寻到一处花坛边沿坐下,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今天上午炮连连长过来报道,营长来了一圈。
陈钧没跟过来,他当时在规划营级党委,统一合成讲堂的事情。
足足忙活一天,这时候太阳都已经有了西斜的架势。
陈钧过来炮连,一来是作为营副,理应过来看看,二来纯属是想偷懒休息休息。
后续的合成讲堂不止要在营里开,还要在各连队开,但那是干部的事了。
陈钧心里琢磨着工作,整个人略微有些疲惫的坐在花坛边,他抬头望着整个营区。
此时的营区,都沐浴在落日余晖晚霞中。
再看看连队角落里,有几名战士正在捧着打印的纸张,凑在一起讨论。
最近营里又没安排条令条例考核,那不用想,讨论的应该就是战车说明书了。
忙碌一天,突然坐下休息,陈钧感觉节奏都像是慢了下来。
自从毕业进入部队,匆匆两个多月过去,过程可能发生了不少事情,但他总觉得像是没有任何记忆一般。
时间就这么匆匆的过了。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还是当初刚到陆院报道时舒服啊,那时候虽说有目标,也在为目标努力。
可每天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没那么多烦心的事情,整天跟着新兵班长王恒接受新生训练规划。
听王恒讲大道理。
训练结束后,何京,梁魁,杨帆他们就会使劲的吐槽新训时的疲惫,就连背后说班长坏话的时候,都要先伸着脑袋侦查下四周的环境。
生怕班长无声无息的摸到身后,因为被抓到,又要劈头盖脸的挨骂,运气再差点,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加练。
偶尔有周末,就搬着小马扎,听杨帆和梁魁两人吹牛,往往吹的正嗨时。
哨音传来,区队长通知加练,一群人在骂骂咧咧中冲到操场上,肆意的挥洒青春的汗水。
那种生活,当时不会觉得美好。
还经常憧憬毕业后当军官,就可以学习古代的将军一样,坐在行军帐大喊一声“来人”。
外面立刻就有两个穿着甲胄的士兵,威风凛凛的挎着刀过来报道。
四年啊.
新训已经结束了四年,而新训的经历却成了陈钧心底里的最美好的回忆。
四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太多。
他如今已经毕业,还担任了副营,没有当初吹牛时,大家想象中的将军那么威武,也没有一句“来人”,就有两名穿着甲胄的士兵过来等待命令。
前几天和室友们联系,战备结束后,陆院毕业分配也陆陆续续展开。
但他们的分配和陈钧不一样。
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彻底改制之前,边防部队,海防部队都隶属于省军区管理,不属于五大战区。
省军区和各个野战集团军,是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
但可能是军改的原因,西京陆军边防学院明年要改为边海防学院,所以今年毕业的人也有分配到海防部队。
就比如沈从军,被调到某个单独的海防营担任中尉排长,可能地方太偏了,自从被分配过去后,电话基本就没怎么打通过。
何京是学生会成员,他分配还不错,也在东部战区范围,但不属于战区,也是海防部队。
至于杨帆,在陆院时成绩比较差,毕业授衔少尉被分配到了边防部队。
梁魁也差不多,同样被分配到了疆省的边防单位。
当年陆院训练场上,肆意奔跑的青年啊,如今都已经到了自己的岗位。
昔日同吃同住的室友兼兄弟,此时天南海北,以后怕是很难再有相聚的机会了。
陈钧轻叹了一口气。
他这边正坐在花坛边,想的出神时,炮连连长郭亚斌,就脚步匆匆的朝这边跑过来。
那能不慌嘛。
若是没人认识陈钧倒也罢了,毕竟是新营,炮连更是昨天才把人凑齐。
出现生面孔坐在花坛那发愣很正常。
可陈钧顶着少校的肩章,加上全营昨天才开过大会,认识他的人可不少。
营副过来了,哪个连长也坐不住啊。
“陈副!!”
郭亚斌跑到跟前,先是打量这位年轻的副营长一眼,随即立正敬礼。
听到声音,陈钧回过神也赶忙起身回礼。
“陈副,你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呢。”
郭亚斌年龄看起来有三十一二岁,身高一米七三左右,身板倒是非常壮实。
脸庞黢黑,肤色整体呈现阅兵色,一看就是老野的糙汉,没少在训练场上折腾的铁血汉子。
“没什么,我也是过来看看。”陈钧笑着回应一声,随后又语带关切的问道:“怎么样郭连长,刚过来这边还能适应吗?”
“没问题啊,太能了。”老郭哈哈一笑。
“我这人就喜欢热闹,你看咱们一营
今天上午炮连连长过来报道,营长来了一圈。
陈钧没跟过来,他当时在规划营级党委,统一合成讲堂的事情。
足足忙活一天,这时候太阳都已经有了西斜的架势。
陈钧过来炮连,一来是作为营副,理应过来看看,二来纯属是想偷懒休息休息。
后续的合成讲堂不止要在营里开,还要在各连队开,但那是干部的事了。
陈钧心里琢磨着工作,整个人略微有些疲惫的坐在花坛边,他抬头望着整个营区。
此时的营区,都沐浴在落日余晖晚霞中。
再看看连队角落里,有几名战士正在捧着打印的纸张,凑在一起讨论。
最近营里又没安排条令条例考核,那不用想,讨论的应该就是战车说明书了。
忙碌一天,突然坐下休息,陈钧感觉节奏都像是慢了下来。
自从毕业进入部队,匆匆两个多月过去,过程可能发生了不少事情,但他总觉得像是没有任何记忆一般。
时间就这么匆匆的过了。
其实静下心来想想,还是当初刚到陆院报道时舒服啊,那时候虽说有目标,也在为目标努力。
可每天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没那么多烦心的事情,整天跟着新兵班长王恒接受新生训练规划。
听王恒讲大道理。
训练结束后,何京,梁魁,杨帆他们就会使劲的吐槽新训时的疲惫,就连背后说班长坏话的时候,都要先伸着脑袋侦查下四周的环境。
生怕班长无声无息的摸到身后,因为被抓到,又要劈头盖脸的挨骂,运气再差点,还要拖着疲惫的身躯加练。
偶尔有周末,就搬着小马扎,听杨帆和梁魁两人吹牛,往往吹的正嗨时。
哨音传来,区队长通知加练,一群人在骂骂咧咧中冲到操场上,肆意的挥洒青春的汗水。
那种生活,当时不会觉得美好。
还经常憧憬毕业后当军官,就可以学习古代的将军一样,坐在行军帐大喊一声“来人”。
外面立刻就有两个穿着甲胄的士兵,威风凛凛的挎着刀过来报道。
四年啊.
新训已经结束了四年,而新训的经历却成了陈钧心底里的最美好的回忆。
四年的时间,改变了太多太多。
他如今已经毕业,还担任了副营,没有当初吹牛时,大家想象中的将军那么威武,也没有一句“来人”,就有两名穿着甲胄的士兵过来等待命令。
前几天和室友们联系,战备结束后,陆院毕业分配也陆陆续续展开。
但他们的分配和陈钧不一样。
五大战区13个集团军彻底改制之前,边防部队,海防部队都隶属于省军区管理,不属于五大战区。
省军区和各个野战集团军,是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
但可能是军改的原因,西京陆军边防学院明年要改为边海防学院,所以今年毕业的人也有分配到海防部队。
就比如沈从军,被调到某个单独的海防营担任中尉排长,可能地方太偏了,自从被分配过去后,电话基本就没怎么打通过。
何京是学生会成员,他分配还不错,也在东部战区范围,但不属于战区,也是海防部队。
至于杨帆,在陆院时成绩比较差,毕业授衔少尉被分配到了边防部队。
梁魁也差不多,同样被分配到了疆省的边防单位。
当年陆院训练场上,肆意奔跑的青年啊,如今都已经到了自己的岗位。
昔日同吃同住的室友兼兄弟,此时天南海北,以后怕是很难再有相聚的机会了。
陈钧轻叹了一口气。
他这边正坐在花坛边,想的出神时,炮连连长郭亚斌,就脚步匆匆的朝这边跑过来。
那能不慌嘛。
若是没人认识陈钧倒也罢了,毕竟是新营,炮连更是昨天才把人凑齐。
出现生面孔坐在花坛那发愣很正常。
可陈钧顶着少校的肩章,加上全营昨天才开过大会,认识他的人可不少。
营副过来了,哪个连长也坐不住啊。
“陈副!!”
郭亚斌跑到跟前,先是打量这位年轻的副营长一眼,随即立正敬礼。
听到声音,陈钧回过神也赶忙起身回礼。
“陈副,你来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呢。”
郭亚斌年龄看起来有三十一二岁,身高一米七三左右,身板倒是非常壮实。
脸庞黢黑,肤色整体呈现阅兵色,一看就是老野的糙汉,没少在训练场上折腾的铁血汉子。
“没什么,我也是过来看看。”陈钧笑着回应一声,随后又语带关切的问道:“怎么样郭连长,刚过来这边还能适应吗?”
“没问题啊,太能了。”老郭哈哈一笑。
“我这人就喜欢热闹,你看咱们一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