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盘点侦查装备,这事比取经都难搞(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试点营远远达不到合成到连的程度。

    前期能把多兵种集中到一个营里,分配到各个固定连队,可以捋顺就已经了不起了。

    至于合成到连,那需要的信息化技术更高,合成观念在没有普及所有单位之前,一个连里集合十几个兵种,这种难度太高了。

    就陈钧一个人忙活,规划,他估摸着整得越复杂,最后成功的几率也就越低。

    还不如先合成到营,一个连顶多几个兵种的结合,战斗任务单一一些,更容易尽快展现出试点营的战斗力。

    合成到连确实牛逼,每个连队都能具备进攻,防御,侦查,远程突袭,远距离火力支援,那就是打不死的小强。

    可惜,眼下考虑不了那么长远。

    根据李海瑶所说,目前侦查连上面配备的微型四旋翼无人机共有十三套,已经可以实行侦查任务。

    还有微型手抛无人机12套,这个在训练时用用还行,长距离奔袭作战那就是鸡肋,隔靴搔痒都做不到。

    剩下就只有两套轻型多旋翼系通信中继无人机,这玩意更是听得陈钧直挠头。

    因为通信中继无人机,是配备给通信排使用。

    这咋说呢,训练时有无线电联络,上战场大范围机动时,还有可视系统终端连接所有战车。

    通信使用的无人机就是形同虚设,还就给了两套,说的不好听点,甭管这种通信无人机有些单位吹的再牛皮,说什么小型传感器组件能够搜集所需要的信息。

    既能够用于战场侦察监视,又能够用于通信,在通信的时候,无人机高度可靠的控制和通信系统,能够为情报分析人员和战场指挥官及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还有光电部件,前视红外装置,合成孔径雷达,移动目标指示器和信号情报系统等等。

    其他单位吹的在狠,但对于龙牙出身的陈钧来说,那就一个字——垃圾。

    所以,李海瑶将目前侦查连所有能动用的无人机全部都讲述一番后,陈钧得出了一个结论。

    那就是眼下一营,真正能够作用到战场上的,只有13套微型四旋翼无人机。

    当然了,这不能怪上面小气,陈钧自己当初写侦查连火力配置时,他也不懂16年国内无人机都发展到哪种程度了。

    具体有哪些型号他也不清楚。

    只说自己需要无人机,需要机动速度快的侦查型战车。

    猛士侦查型战车没问题,确实到位了,足以让侦查连的战车在战场上使劲的撒欢。

    可13套可用的无人机远远不够啊,一千多人的合成营靠着十几套无人机,别说玩得转了,能全方位防护一个连的安全怕是都够呛。

    陈钧只是简单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微型四旋翼光学侦察无人机,全营至少也有二十四架。

    平时训练,侦查单位下属的装侦和武侦各六套,作战必须标配十二套,这是最低标准了。

    微型手抛无人机,全营要保证在二十二套左右,平常训练侦查连中的装侦单位至少要八套,武侦三套,但要是作战的话,装侦起码需要十六架,武侦六架。

    还有自杀式四旋翼微型穿越机,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人员杀伤型巡飞弹,这玩意在战斗的时候,全营最低配都要二十八架。

    包括末敏弹头巡飞弹,整个合成营咋地也要弄个28架。

    JWP02多用途侦查无人机,或者说车载式无人机,最少也要弄两架吧。

    照着这种标准来,上百套各用途的无人机齐齐装备,才能真正在战场上为一营撑起一片相对安全的地域。

    就这,陈钧都没好意思再想什么蜂鸟群无人机啥的。

    没办法啊,出身突击队的人,往往都会在装备方面把胃口都给养刁了。

    因为类似龙牙这种单位,向来都是新式单兵武器最优配发部门,陆军野战部队可能还要十几年才能更新的装备,他们已经提前用腻了都。

    跟李海瑶聊了一会,陈钧大致掌握了目前侦查连设备的情况后。

    他暗中摇了摇头,一开始他的决定是对的,如果任由侦查连让别人带,那么一营最牛逼的能力,就是在“窝里横”了。

    换句话说,就是在训练场无敌。

    一旦到了更为广阔的战场上,那就是个时常趴窝的小卡拉米,根本不值一提。

    没有厉害的侦查手段,在不明情况的地形上机动,估摸着摸到人家敌人的炮口下,都察觉不出不对劲呢。

    这可不行啊。

    李海瑶跟陈钧说完侦查连的事之后,看到坦克连连长何应涛拿着统计好的名单,从队列那边走过来。

    她知道陈钧又要忙了,便打声招呼抱着手中的书夹,站在稍微远一点的阴凉地等着。

    尽可能不耽误陈钧正事。

    “陈副,这妮子咱可惹不起啊,别陷太深了。”

    老何挤着小眼睛,使劲的朝李海瑶站立的位置努努嘴,一脸贱笑着,嘴里还咬着烟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