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买东西(1/2)
陈锐笑道:“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娶你只能做妾,可真是委屈你了。等再过一年,我就娶你,你看怎么样?”
虞姬心道,好啊好啊,当然好啊,只是还得等一年,也不知道会发生多少事?
“你的年纪还小,过早涉及男女之事,对身体有很大害处,待明年你年纪大了,我再娶你。况且今年刚刚成婚,再娶妻进门,有些说不过去。”
虞姬心中暗舒口气。
陈锐道:“你别这么害羞,这是事关你的前途,你要对自己负责。你的选择,只能由你负责,别人帮不了你。我希望你能过的很好,而不是委屈自己。这个世界上没人值得你流泪。”
虞姬抬头,惊讶看着陈锐,她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么一个人,居然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新年到了,洛阳城的所有工坊,全都放假七天,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七。洛阳城里暴增的人口,带来许多商机,外地很多商人都来做生意。
秦人、韩人等等,再加上洛阳城本身就有非常强大的手工作坊,商人更加需要到这里来。陈锐提前规划了许多酒店,可是还不够,只好卖地,有能力的人可以自己买地开发。
洛阳城里的空闲地块,已经卖出去四五块,这给洛阳城的商业带来极大的繁荣。
新年后,张良跟着陈锐进行了两次商业会议,第一次是关于砖窑厂。
洛阳发展起来后,砖窑厂已经属于低端产业,陈锐有意将这部分产业卖出去,起码在洛阳城里搞这个有些不大合适,他准备卖技术。
这种产业并没什么难点,也没门槛,就算不说,用不了几年也会遍地开花。因为红砖到底还是比青砖石头好用的多,没人会傻乎乎的不用。
洛阳城里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开始搞砖瓦房。城内不允许私自盖房子,城外可就管不到。
几个人都没什么异议,卖技术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反正这只是陈锐个人产业。
陈锐笑道:“你们的选择非常正确,砖瓦我们不做了,但还可以做其他的。”
墨冠疑惑:“还做什么?”
“瓷器。”
“那是什么?”
“比陶器的温度更高一点,这个可以作为我们今后最大的产业。”陈锐也没有过多讲述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也不是很懂,他就知道这玩意需要用高温烧制。
还知道需要上釉,可是这玩意的具体工艺不是很懂。
但他太清楚瓷器的地位。
丝绸和瓷器,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硬的硬通货,甚至比黄金都好使。这样的地位持续了数千年之久。西方直到18世纪才制造出自己的瓷器,骨瓷。
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够制造的瓷器种类。
当然,洛阳其实也不怎么适合制造瓷器,因为高岭土的缘故。但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是完全可行的,等到瓷器发展成熟后,他就会将瓷器生产转移到江西,以此带动江西发展。
第二次经济会议,是关于年后的生产安排。陈锐决定要去东海郡建立新的炼铁作坊,这需要同朝廷沟通,也需要朝廷支持。
李斯负责这个事情。
陈锐制定了整年的计划,计划下发到每个人手里,张良也有一份,这份计划非常详细,详细到每项工作到底应该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提示。
甚至,连今年要打多少口井,都有要求。
这么详细的计划,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能不感叹。有这样的计划,傻子都能管理洛阳。但这样的计划背后就是无尽的努力,他需要掌握这么多东西的详细数据。
对洛阳城了若指掌才成。
春节过后,所有作坊都要上班。洛阳城也慢慢活跃起来。
出了正月十五,年彻底过完。所有作坊都火力全开,因为今年人口增多,作坊的面积也扩大许多。
二月初,陈锐与张良正在商议建立运输队,在洛阳建造一个造船基地的事情,墨冠忽然进来。墨冠最近已经不怎么管技术,反倒是天天搞管理。
县衙重新修整,跟后世的政务大楼其实相差不大。陈锐有个单独办公室,监狱什么的都从县衙里挪出去了。两个人在陈锐的办公室里,正商量着造船基地,墨冠就这么闯进来。
他跟两人打个招呼,也没客气,自己倒了杯茶,手伸到火炉上胡乱烤几下:“先生,咱们的炼铁作坊来了几个人,要去买大量铁锭。”
陈锐道:“那就卖呗,咱们开门做生意,还怕有人买货吗?”
“买的多。”
“他要多少?”
“每天两千斤,一个月拉一次,所以想要签个文书。”
陈锐皱眉:“这什么人?怎么会要这么多铁?而且还是铁锭?”
墨冠摇头,他也不知道,所以才来找陈锐,他说道:“其实这么多也不是不可以卖,可是朝廷那儿恐怕就有意见了。”
“那还真得去看看,你稍等下,我们马上就过去。”
“好。”
虞姬心道,好啊好啊,当然好啊,只是还得等一年,也不知道会发生多少事?
“你的年纪还小,过早涉及男女之事,对身体有很大害处,待明年你年纪大了,我再娶你。况且今年刚刚成婚,再娶妻进门,有些说不过去。”
虞姬心中暗舒口气。
陈锐道:“你别这么害羞,这是事关你的前途,你要对自己负责。你的选择,只能由你负责,别人帮不了你。我希望你能过的很好,而不是委屈自己。这个世界上没人值得你流泪。”
虞姬抬头,惊讶看着陈锐,她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么一个人,居然能说出来这样的话。
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新年到了,洛阳城的所有工坊,全都放假七天,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七。洛阳城里暴增的人口,带来许多商机,外地很多商人都来做生意。
秦人、韩人等等,再加上洛阳城本身就有非常强大的手工作坊,商人更加需要到这里来。陈锐提前规划了许多酒店,可是还不够,只好卖地,有能力的人可以自己买地开发。
洛阳城里的空闲地块,已经卖出去四五块,这给洛阳城的商业带来极大的繁荣。
新年后,张良跟着陈锐进行了两次商业会议,第一次是关于砖窑厂。
洛阳发展起来后,砖窑厂已经属于低端产业,陈锐有意将这部分产业卖出去,起码在洛阳城里搞这个有些不大合适,他准备卖技术。
这种产业并没什么难点,也没门槛,就算不说,用不了几年也会遍地开花。因为红砖到底还是比青砖石头好用的多,没人会傻乎乎的不用。
洛阳城里那些先富裕起来的人,已经开始搞砖瓦房。城内不允许私自盖房子,城外可就管不到。
几个人都没什么异议,卖技术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反正这只是陈锐个人产业。
陈锐笑道:“你们的选择非常正确,砖瓦我们不做了,但还可以做其他的。”
墨冠疑惑:“还做什么?”
“瓷器。”
“那是什么?”
“比陶器的温度更高一点,这个可以作为我们今后最大的产业。”陈锐也没有过多讲述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也不是很懂,他就知道这玩意需要用高温烧制。
还知道需要上釉,可是这玩意的具体工艺不是很懂。
但他太清楚瓷器的地位。
丝绸和瓷器,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硬的硬通货,甚至比黄金都好使。这样的地位持续了数千年之久。西方直到18世纪才制造出自己的瓷器,骨瓷。
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够制造的瓷器种类。
当然,洛阳其实也不怎么适合制造瓷器,因为高岭土的缘故。但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是完全可行的,等到瓷器发展成熟后,他就会将瓷器生产转移到江西,以此带动江西发展。
第二次经济会议,是关于年后的生产安排。陈锐决定要去东海郡建立新的炼铁作坊,这需要同朝廷沟通,也需要朝廷支持。
李斯负责这个事情。
陈锐制定了整年的计划,计划下发到每个人手里,张良也有一份,这份计划非常详细,详细到每项工作到底应该做到什么程度都有提示。
甚至,连今年要打多少口井,都有要求。
这么详细的计划,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能不感叹。有这样的计划,傻子都能管理洛阳。但这样的计划背后就是无尽的努力,他需要掌握这么多东西的详细数据。
对洛阳城了若指掌才成。
春节过后,所有作坊都要上班。洛阳城也慢慢活跃起来。
出了正月十五,年彻底过完。所有作坊都火力全开,因为今年人口增多,作坊的面积也扩大许多。
二月初,陈锐与张良正在商议建立运输队,在洛阳建造一个造船基地的事情,墨冠忽然进来。墨冠最近已经不怎么管技术,反倒是天天搞管理。
县衙重新修整,跟后世的政务大楼其实相差不大。陈锐有个单独办公室,监狱什么的都从县衙里挪出去了。两个人在陈锐的办公室里,正商量着造船基地,墨冠就这么闯进来。
他跟两人打个招呼,也没客气,自己倒了杯茶,手伸到火炉上胡乱烤几下:“先生,咱们的炼铁作坊来了几个人,要去买大量铁锭。”
陈锐道:“那就卖呗,咱们开门做生意,还怕有人买货吗?”
“买的多。”
“他要多少?”
“每天两千斤,一个月拉一次,所以想要签个文书。”
陈锐皱眉:“这什么人?怎么会要这么多铁?而且还是铁锭?”
墨冠摇头,他也不知道,所以才来找陈锐,他说道:“其实这么多也不是不可以卖,可是朝廷那儿恐怕就有意见了。”
“那还真得去看看,你稍等下,我们马上就过去。”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