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论语(1/2)
印刷树说穿了一点都不复杂。
可是这取决两个基础,第一,就是社会稳定,有强烈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纸张的普及。
没有这两个条件,印刷术不可能发展。
而现在,陈锐决定提前把这个大杀器祭出来。
陈锐带着郑姝看的就是这个。
当时墨冠已经差不多刻成论语,三人进入,墨冠刚好刻完最后一点,抬头道:“先生,正想去请你,请先生观看。”
陈锐欣喜拿起木板,道:“成了?”
“是,还是先生提供的字体妙,否则难以刻印不说,就算刻出来也是模糊不清。”
墨冠大为赞誉的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名为宋体,其实肇始于明,日本引进后称之为明体,台湾地区引入印刷技术时,连带将明体引入,后来教育部规范用语称为宋体。
但香港地区因为对外交流早,使用的同样是明体称呼。
宋体流行,是因为刻印方便,印刷后好看又清晰,一般横细竖粗,末端带有衬线。清晰易懂。
陈锐连连赞叹:“先印刷一份试试。”
说到印刷,就不得不提桐油。很长一段时间,桐油都是中华特产,甚至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桐油曾经作为战略物资储备,并且管制出口。
这玩意在甲板上用得太多。
印刷术得以发明,桐油功不可没。正是添加桐油后,油墨变成现实。
墨冠取来墨,将刻好的版放正,刷油后,白纸覆上,轻轻用木棍一推,揭下来,便是极为清晰的印刷书籍。陈锐迫不及待拿起,喜道:“甚好甚好。”又递给郑姝看。
郑姝爱不释手,反复观看,“啊这是论语。这又是何物?句读吗?”
“对,就是句读,平常书籍不加句读,读起来非常不便,加了句读后,即便没有老师也能读懂。”
郑姝道:“只是可惜,这只有一张。”
陈锐笑道:“这有何难,咱们且去别的地方玩,等你回来保证给你一本正经论语。”
郑姝连连点头。
从印刷坊出来,陈锐领着郑姝去了洛水河边。
很多人都在开垦土地。
这些人都是他招募来耕地的,桃花村的人已经不大可能继续参与这样的劳动。
陈锐还是不大放心他们工作,所以前来检查。
陈锐时不时走到田间地头,与老农交谈,偶尔还亲自下地示范,郑姝一双眼看着,桃花泛起。
小丫鬟道:“小姐,你的眼睛都快长到他身上了。”
郑姝翻个白眼:“我乐意,怎么了?”
小丫鬟叹口气:“小姐,你就不想想,府君必然不同意你嫁给他。”
郑姝不以为然:“那又如何?他不同意我也要嫁。你看他多厉害,会造纸,会印刷,还会耕地,还有他不会的吗?他肯定是合适意中人。”
小丫头恨不能捂住脸,不过秦时风气就是如此,偷情遍地都是,甚至还有专门节日,供男女相会,然后野合,这事简直不要太简单。
陈锐很快回来,拍拍脑袋:“说好带你出来玩,不想还是干上活了。最近事情繁多,有点顾不上。”
郑姝眼睛都快粘住,笑起来真好看啊,“没关系。我们去哪里玩?”
陈锐挠头,玩?他还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生存都是困难重重,哪有闲工夫考虑这些?他转眼瞧见河水,道:“那就坐船游洛河吧。”
郑姝拍手叫好。
两人移步岸边,上了小船,此时小船又不比后世,花样繁多,其实造型简单,也没什么装饰,就单纯是个船而已,苏修加了个顶棚,可以遮阳,看起来不怎么美观。
两人坐棚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暑气去除泰半。
陈锐望着水面有感而发:“当真是好风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快哉快哉!”
郑姝见北岸屋舍俨然,农民劳动其中,又见陈锐侧脸如刀刻,十分英俊,心中欣喜,脱口而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陈锐哈哈大笑,从怀里摸出笛子,道:“我没什么才艺,唯独这笛子还能拿得出手,今日就给小姐献上一曲,姑娘可不要嫌弃。”
郑姝盘腿坐好,以手托腮,“我想听。”
陈锐略一思索,觉得吹些高雅的他也不会,还是吹流行乐吧。
他脑子里流行乐很多,但此情此景,却莫名其妙冒出周董的菊花台,于是启唇吹奏,笛声幽咽,凭河而起。
一曲罢,郑姝低头抹泪,“先生,你心里藏的有事。”
陈锐愕然:“我能有什么事?”
郑姝道:“我也不知,可笛声听了叫人想哭。”
陈锐沉默,都说乐为心声,他远离故土独自一人到此,此生再不可回,即便平日不去想,但此时此刻也难免真情流露。
他不想流入悲
可是这取决两个基础,第一,就是社会稳定,有强烈的文化需求,这就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第二,纸张的普及。
没有这两个条件,印刷术不可能发展。
而现在,陈锐决定提前把这个大杀器祭出来。
陈锐带着郑姝看的就是这个。
当时墨冠已经差不多刻成论语,三人进入,墨冠刚好刻完最后一点,抬头道:“先生,正想去请你,请先生观看。”
陈锐欣喜拿起木板,道:“成了?”
“是,还是先生提供的字体妙,否则难以刻印不说,就算刻出来也是模糊不清。”
墨冠大为赞誉的就是宋体字。
宋体字名为宋体,其实肇始于明,日本引进后称之为明体,台湾地区引入印刷技术时,连带将明体引入,后来教育部规范用语称为宋体。
但香港地区因为对外交流早,使用的同样是明体称呼。
宋体流行,是因为刻印方便,印刷后好看又清晰,一般横细竖粗,末端带有衬线。清晰易懂。
陈锐连连赞叹:“先印刷一份试试。”
说到印刷,就不得不提桐油。很长一段时间,桐油都是中华特产,甚至在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桐油曾经作为战略物资储备,并且管制出口。
这玩意在甲板上用得太多。
印刷术得以发明,桐油功不可没。正是添加桐油后,油墨变成现实。
墨冠取来墨,将刻好的版放正,刷油后,白纸覆上,轻轻用木棍一推,揭下来,便是极为清晰的印刷书籍。陈锐迫不及待拿起,喜道:“甚好甚好。”又递给郑姝看。
郑姝爱不释手,反复观看,“啊这是论语。这又是何物?句读吗?”
“对,就是句读,平常书籍不加句读,读起来非常不便,加了句读后,即便没有老师也能读懂。”
郑姝道:“只是可惜,这只有一张。”
陈锐笑道:“这有何难,咱们且去别的地方玩,等你回来保证给你一本正经论语。”
郑姝连连点头。
从印刷坊出来,陈锐领着郑姝去了洛水河边。
很多人都在开垦土地。
这些人都是他招募来耕地的,桃花村的人已经不大可能继续参与这样的劳动。
陈锐还是不大放心他们工作,所以前来检查。
陈锐时不时走到田间地头,与老农交谈,偶尔还亲自下地示范,郑姝一双眼看着,桃花泛起。
小丫鬟道:“小姐,你的眼睛都快长到他身上了。”
郑姝翻个白眼:“我乐意,怎么了?”
小丫鬟叹口气:“小姐,你就不想想,府君必然不同意你嫁给他。”
郑姝不以为然:“那又如何?他不同意我也要嫁。你看他多厉害,会造纸,会印刷,还会耕地,还有他不会的吗?他肯定是合适意中人。”
小丫头恨不能捂住脸,不过秦时风气就是如此,偷情遍地都是,甚至还有专门节日,供男女相会,然后野合,这事简直不要太简单。
陈锐很快回来,拍拍脑袋:“说好带你出来玩,不想还是干上活了。最近事情繁多,有点顾不上。”
郑姝眼睛都快粘住,笑起来真好看啊,“没关系。我们去哪里玩?”
陈锐挠头,玩?他还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现在生存都是困难重重,哪有闲工夫考虑这些?他转眼瞧见河水,道:“那就坐船游洛河吧。”
郑姝拍手叫好。
两人移步岸边,上了小船,此时小船又不比后世,花样繁多,其实造型简单,也没什么装饰,就单纯是个船而已,苏修加了个顶棚,可以遮阳,看起来不怎么美观。
两人坐棚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暑气去除泰半。
陈锐望着水面有感而发:“当真是好风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快哉快哉!”
郑姝见北岸屋舍俨然,农民劳动其中,又见陈锐侧脸如刀刻,十分英俊,心中欣喜,脱口而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陈锐哈哈大笑,从怀里摸出笛子,道:“我没什么才艺,唯独这笛子还能拿得出手,今日就给小姐献上一曲,姑娘可不要嫌弃。”
郑姝盘腿坐好,以手托腮,“我想听。”
陈锐略一思索,觉得吹些高雅的他也不会,还是吹流行乐吧。
他脑子里流行乐很多,但此情此景,却莫名其妙冒出周董的菊花台,于是启唇吹奏,笛声幽咽,凭河而起。
一曲罢,郑姝低头抹泪,“先生,你心里藏的有事。”
陈锐愕然:“我能有什么事?”
郑姝道:“我也不知,可笛声听了叫人想哭。”
陈锐沉默,都说乐为心声,他远离故土独自一人到此,此生再不可回,即便平日不去想,但此时此刻也难免真情流露。
他不想流入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