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鲁王(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自古山东之地又被称为齐鲁大地,齐和鲁这两个周代国家深刻的影响着整个山东大地,但自汉代以来,在一千余年的历史中,曲阜这个地方便是历代鲁王的行在之所,二十余朝历代鲁王府都设在这孔圣人的老家之中。

    在大明初建,天下刚刚太平之际,明太祖朱元璋便将自己的儿子们全都分封了出去。除了几众所周知的几大塞王控制边军之外,像兖州这一沟通南北的战略要地当然也被朱由校分封了自己的儿子来镇守。因此明代的鲁王府并不是在曲阜,而是在兖州这个战略要地。

    至此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朱檀一脉便在这齐鲁大地扎下根来,并且鲁王一脉也是少数从明初到明未贯彻整个明代历史的藩王。当年崇祯吊死煤山之后,曾经最有希望再造华夏的鲁监国朱以海,便是最后一位鲁王,也是现任鲁王的侄子。

    鲁王府现在当家人那乃是第八代鲁王朱寿鋐。如今的朱宏鋐已经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了,头上早已经长满了苍苍银发。可虽然贵为亲王,但朱寿鋐的处境确实非常的不好,相比于他父亲,他这辈子确实平庸了不少,自己不少妻妾,却连一个子嗣都没有。按照大明的传统自己一旦没了,自己的位置将要被自己的九弟朱寿镛继承,而自己的那个弟弟也是毫不掩饰自己对王位的渴望。

    自从兖州大震以来,朱寿鋐虽然是久不关心地方事务,一直沉溺于王府享乐之中,但看到地方惨状自己还是主动的施粥救灾。

    此刻鲁王府中,朱寿鋐正躺在院子中的躺椅上,闲怡的晒着太阳。

    “王爷,最近咱们兖州又开了不少流民,这灾荒的规模像是不断扩大了。”

    朱寿鋐旁边,身着五品官服的鲁王长史正恭恭敬敬的对着鲁王说

    鲁王听到这也是眯了眯眼,并没有起来。这一切与他并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也只是敷衍的回了一句。

    “唉,这赵彦和兖州知府在搞什么。赈灾赈灾,不赈怎么救灾。”

    “朝廷的粮食怕是被人吞了,王爷,那咱们那,救还是不救?”

    听到这鲁王终于是起来了,对这长史厉声说道

    “本王是大明朝的鲁王,这兖州百姓可都是本王封国的子民啊!干嘛不救,咱们在拿出一部分粮食出来吧。你也去知府那看看,怎么回事。本王告诉你,本王早就听说朝廷的钦差下来了。这时候更要表现表现自己。”

    边说鲁王边走到院中的两口种满荷花的大缸面前,多多小荷已经舒展身姿,下面一只只金鱼正在肆意的游动。

    “本王在这兖州一辈子了,真想去外面看看啊!”

    大明的藩王政策对这些生活富足的亲王来说,就像是一场牢笼一样。而这位鲁王一直以来也是比较抠的一个人,这次之所以能给这么大善心施粥救济百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代王因为边境马市,可是获得了自由行走的政策,而且前不久在老代王爬泰山之时还特意来找他喝了一次酒 ,正是这一场酒勾起了鲁王也想出去看看的希望。

    “王爷,钦差真要下来了?”

    “当然,怎么了长史。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

    “王爷,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泰兴王和孔家……”

    “行了长史,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们去吧,告诉泰兴王,本王还是鲁王。”

    朱寿鋐无奈的说道,边说边向着下面的金鱼里丢下饲料,有时候他多么想成为一条金鱼。

    朱寿鋐虽然贵为鲁王,可自己终究没有子嗣,而且这么多年了,随着年龄,子嗣怕是这辈子不再能实现的一件事了。按照大明传统,亲王没有子嗣,爵位当由自己的弟弟继承,而在自己的弟弟中,只有这个朱寿镛有资格,也正因如此,自己的这个弟弟这几年也是更加的猖狂起来。尤其是在山东的这个地方,朱寿镛出于政治原因更是娶了孔家女子之后,整人像是变了。

    在整个中华历史上,唯一一个传承完完整整两千余年,从未断绝的家族,只有这个孔家,凭借着孔子后人的身份,在历朝历代孔家人都掌控着丰厚的财富和政治地位。孔家作为读书人的领袖,在大明更是隐隐的超过自己这位藩王。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的鲁王都会选择和孔家联姻,相辅相成,互相发展。

    但是孔家,虽然名义上是读书人的领袖,可实际上呢?铁打的中原王朝,世袭的衍圣公,尤其是到了宋代以后,曲阜地区完全落入了孔家的掌控之中,在本朝也是曲阜县令由孔家的子嗣担任。这也使得曲阜就像是一个国中之国样。

    长史虽然是朝廷官员,是朝廷派往地方帮助藩王管理封国的官员,官居正五品,可一旦成为了长史无一不是仕途在也没有希望,除非能有兴献王长史那个运气,可这对基本上所有长史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长史虽然是朝廷命官可与藩王的关系都是非常近的,长史更多是藩王的自己人。

    这名老长史现在已经在鲁王府二十余年了,自朱寿鋐刚刚继承哥哥的王位开始,他便跟着他了,二人之间感情也是极为深厚。在听到朱寿鋐一番话,老长史担忧的对着他说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