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离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窦府浮生院内,小桃正指挥着侍从为阿笙养的那几尾鱼换到新建好的池子里。

    这几尾北渊背麒是上陵那边送的,上次金氏见阿笙多看了几眼,便着人送了几尾过来。

    为了这几个小东西,阿笙还专门劈了一片池塘出来,按照裴氏院落的模样将它们养了起来。

    午后闲时,天光斑驳,侍女在一旁摇着锦扇,仔细而轻柔。

    庭院之内,除了虫鸣之声,便只有纸张翻覆的声响。

    此刻阿笙正一副懒骨头的模样窝在凉榻上。

    今日,她一袭月色长裙,长发未束,带着几分慵懒,手里还拿着一本市井里寻来的闲书。

    庭风幽凉,轻摇她掉落在椅榻之外的半截裙裳。

    此前小桃还笑话过阿笙,小时候是文典书籍尽阅,如今也是什么都看。

    “姑娘,谢氏琳琅姑娘来寻您。”

    阿笙闻此,将口中的果肉咽下,笑道:“快将人请来。”

    谢琳琅是奉了家中的命令来帝京,但沈自轸委实忙得一天天见不着人影,她待着也无趣,便索性三天两头往窦府跑。

    因谢琳琅常来,阿笙还给她专门准备了茶盏用具等,就连她成日里躺的椅榻都给谢琳琅准备了一套。

    见她来了,院内的侍从便熟练地将她的凉榻、杯盏等取了来。

    阿笙这院子,谢琳郎踩得熟悉了,也没多少客套。

    她今日路过城东,便买了庆祥的糕点来。

    “我今日拿了五叔新得的茶,就着甜糕正好。”

    说着,谢琳琅便扫到阿笙手里的那本书。

    “《西窗话事》?这是哪本典故?”

    阿笙闻此,随手将那本书递给了谢琳琅。

    看着书名之下“佚名”二字,谢琳琅狐疑地看了看阿笙,见她神色如常,复又翻开看了一眼。

    片刻过后,谢琳琅便如见蛇蝎般将书丢回给了阿笙。

    如今坊市间有不少被文士大夫驳斥的艳俗书籍,都是些穷书生为了谋生而写的,他们为了不给自己落下污名,因此都用“佚名”代替。

    阿笙手里的这本讲的就是穷书生与贵女的故事,那叫一个缠绵悱恻,她看了半日了,还未看完。

    谢琳琅指着那本书,磕磕绊绊道:“你,你怎么看这种书?”

    闻此,阿笙一本正经道:“你这就狭隘了。”

    谢琳琅见她一脸正色,狐疑地看着她。

    “欲成学识便不可仅纳一家之言。”

    “如今学堂之上也好,各府藏书也好,多是那些有名的文人大士之作。”

    “可无名之辈,难道就没资格表达自己的见识了么?”

    “他们因岌岌无名,不敢大谈正见,只能借这些小书表达意见。”

    阿笙拿起被谢琳琅丢开的那本《西窗话事》,“我这是了解各家之言,不做偏听偏信之人。”

    小桃在一旁听着,挑了挑眉。

    她这一套歪理也给小桃讲过,当时小桃硬是找不到半句能够反驳的理由。

    谢琳琅眯着神色听完阿笙的话,张了张嘴,最后却是问道:

    “九哥哥可同意你这番言论?”

    阿笙闻此又靠在了凉榻上,翻了翻手里的书。

    “告诉他做什么?”

    谢琳琅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道:

    “他若同意你的话,那你便是正确的。”

    谢琳琅自小便当裴钰是那学识天下第一之人,裴钰的话她无论听不听得懂都相信。

    见阿笙听完这话有几分心虚的模样,谢琳琅道:

    “你果然是在唬我。”

    阿笙又往榻里窝了窝,笑着扫了一眼谢琳琅。

    “你对他是盲听盲信。”

    “这可不好。”

    她端起了裴怀之从前教训她的语气。

    “为学之人当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照搬他人言论。”

    谢琳琅听她这话,不由微微蹙起了眉,似乎在很认真地思考阿笙的话。

    小桃见此,一把夺过侍女手中的锦扇,借机靠近阿笙。

    她压低着嗓子,几乎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话。

    “姑娘,这可是谢氏的嫡姑娘,你要是教坏了,咱可赔不起啊。”

    阿笙扫了一眼小桃手里快被她挥断了的锦扇,又对上她几乎可以称之为狰狞的笑,复才叹了口气,改了口。

    “但是你九哥哥的学识是得天下文士认可的,你听他的也没错。”

    得了阿笙这话,谢琳琅当即放弃继续思考,笑着将一个果子塞进嘴里,满脸的欢喜。

    “我这几日想去骊山游玩,你可要与我同去?”

    闻此,阿笙的目光并未从手中的书本上离开,懒声道:

    “过两日的封后大典谢氏不出席么?”

    谢琳琅将嘴里的果子咽下去,遑不在意的模样。

    “我父亲说,皇后乃一国贵女表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