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科孚岛 - 3(2/3)
,威廉)以乔治一世(George I)的名义继位,并将伊奥尼亚群岛作为来自英国的加冕礼赠礼。
1864年3月29日,英国、希腊、法国和俄罗斯签署《伦敦条约》(treaty of London),承诺在条约生效后将主权转让给希腊。
因此,在5月21日,随着高级专员的公告,伊奥尼亚群岛正式与希腊统一。
---
1891年,发生了一场反犹太大屠杀,反对犹太人参加选举。
后来,血腥诽谤引发骚乱,持续三周,约有 22 名犹太人死亡。
一部分犹太人宁愿离开该岛,主要前往塞萨洛尼基,因为奥斯曼领土更受欢迎。
正是在这些事件之后,阿尔伯特·科恩的家人定居在马赛。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孚岛成为了撤退到这里的塞尔维亚军队的避难所,这些士兵是乘坐盟军的船只从被奥地利人、德国人和保加利亚人占领的祖国逃来的。
在他们停留期间,许多塞尔维亚士兵因疲惫、食物短缺和各种疾病而死去。
他们的大部分遗体被安葬在靠近维多岛(Vido)的海底,维多岛是科孚港口入口处的一座小岛。
为了感谢希腊民族,感恩的塞尔维亚人在维多岛上竖立了一座感谢碑。
因此,维多岛周围的水域被塞尔维亚人民称为蓝色坟墓(blue tomb),这是根据米卢丁·博伊奇(milutin boji?)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写的一首诗而命名的(塞尔维亚语:Плaвa Гpo6hnцa,plava Grobnica)。
---
1923年,意大利与希腊发生外交争端后,意大利军队炮轰并占领了科孚岛。
国际联盟以对意大利有利的方式解决了科孚岛事件。
---
在希腊-意大利战争期间,科孚岛于1941年4月被意大利人占领。
直到1943年9月,他们将科孚及其他爱奥尼亚群岛视为与希腊分开的实体进行管理,这是根据贝尼托·穆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命令,意在实现意大利复兴主义(Italian Irredentism),使科孚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军队的第十步兵团主要由科孚岛士兵组成,负责保卫科孚。
该团参与了拉齐德斯行动(operation Latzides),这是一次未能阻止意大利军队的尝试。
希腊向轴心国投降后,科孚岛沦为意大利控制和占领之下。
1941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来自科孚岛各地的高中学生参加了针对占领意大利军队的抗议活动,这些学生抗议是被占领的希腊最早的显性人民抵抗行动之一,在战时的欧洲也算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随后,大量科孚人逃往希腊大陆的伊庇鲁斯(Epirus),并加入了ELAS和EdES的游击队,参与正在大陆上聚集的抵抗运动。
---
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后,纳粹开始控制该岛。
1943年9月14日,科孚遭到德军空军的轰炸。
这次轰炸摧毁了城市的大部分建筑,包括教堂、住宅和整个街区,尤其是犹太区(Evraiki)。
其他损失还包括城市的市场(aγop?)和贝拉·威尼斯酒店(bella Venezia)。
最严重的损失是爱奥尼亚学院(i?νio? Αkaδημ?a)、市立剧院(在1901年取代了Nobile teatro di San Giao di corfu)、市立图书馆和爱奥尼亚议会的历史建筑。
在德军入侵后,意大利军队投降,岛上沦为德国占领。
科孚当时的市长科拉斯(Kollas)是一位公认的合作者,纳粹占领政府在岛上颁布了多项反犹太法。
1944年6月初,盟军在轰炸科孚以分散诺曼底登陆的注意力时,盖世太保(Gestapo)抓捕了城市的犹太人,暂时将他们囚禁在旧堡(palaio Frourio),并在6月10日将他们送往奥斯维辛二号(Auschwitz II),大多数人在那里被毒气杀害。
大约200名总人口1900的犹太人逃脱。当时许多当地居民为逃脱纳粹的200名犹太人提供了庇护和避难。
在犹太区(Evraiki,意为犹太区)现在有一座犹太教堂,约有65名成员,仍然使用他们的原语言意大利犹太语(Italkian)。
---
科孚岛(corfu)于1944年10月14日被英国军队解放,具体由第40皇家海军突击队(40th Royal marine mando)登陆,当时德国正撤出希腊。
英国皇家海军在194
1864年3月29日,英国、希腊、法国和俄罗斯签署《伦敦条约》(treaty of London),承诺在条约生效后将主权转让给希腊。
因此,在5月21日,随着高级专员的公告,伊奥尼亚群岛正式与希腊统一。
---
1891年,发生了一场反犹太大屠杀,反对犹太人参加选举。
后来,血腥诽谤引发骚乱,持续三周,约有 22 名犹太人死亡。
一部分犹太人宁愿离开该岛,主要前往塞萨洛尼基,因为奥斯曼领土更受欢迎。
正是在这些事件之后,阿尔伯特·科恩的家人定居在马赛。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孚岛成为了撤退到这里的塞尔维亚军队的避难所,这些士兵是乘坐盟军的船只从被奥地利人、德国人和保加利亚人占领的祖国逃来的。
在他们停留期间,许多塞尔维亚士兵因疲惫、食物短缺和各种疾病而死去。
他们的大部分遗体被安葬在靠近维多岛(Vido)的海底,维多岛是科孚港口入口处的一座小岛。
为了感谢希腊民族,感恩的塞尔维亚人在维多岛上竖立了一座感谢碑。
因此,维多岛周围的水域被塞尔维亚人民称为蓝色坟墓(blue tomb),这是根据米卢丁·博伊奇(milutin boji?)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写的一首诗而命名的(塞尔维亚语:Плaвa Гpo6hnцa,plava Grobnica)。
---
1923年,意大利与希腊发生外交争端后,意大利军队炮轰并占领了科孚岛。
国际联盟以对意大利有利的方式解决了科孚岛事件。
---
在希腊-意大利战争期间,科孚岛于1941年4月被意大利人占领。
直到1943年9月,他们将科孚及其他爱奥尼亚群岛视为与希腊分开的实体进行管理,这是根据贝尼托·穆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的命令,意在实现意大利复兴主义(Italian Irredentism),使科孚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军队的第十步兵团主要由科孚岛士兵组成,负责保卫科孚。
该团参与了拉齐德斯行动(operation Latzides),这是一次未能阻止意大利军队的尝试。
希腊向轴心国投降后,科孚岛沦为意大利控制和占领之下。
1941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来自科孚岛各地的高中学生参加了针对占领意大利军队的抗议活动,这些学生抗议是被占领的希腊最早的显性人民抵抗行动之一,在战时的欧洲也算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随后,大量科孚人逃往希腊大陆的伊庇鲁斯(Epirus),并加入了ELAS和EdES的游击队,参与正在大陆上聚集的抵抗运动。
---
1943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后,纳粹开始控制该岛。
1943年9月14日,科孚遭到德军空军的轰炸。
这次轰炸摧毁了城市的大部分建筑,包括教堂、住宅和整个街区,尤其是犹太区(Evraiki)。
其他损失还包括城市的市场(aγop?)和贝拉·威尼斯酒店(bella Venezia)。
最严重的损失是爱奥尼亚学院(i?νio? Αkaδημ?a)、市立剧院(在1901年取代了Nobile teatro di San Giao di corfu)、市立图书馆和爱奥尼亚议会的历史建筑。
在德军入侵后,意大利军队投降,岛上沦为德国占领。
科孚当时的市长科拉斯(Kollas)是一位公认的合作者,纳粹占领政府在岛上颁布了多项反犹太法。
1944年6月初,盟军在轰炸科孚以分散诺曼底登陆的注意力时,盖世太保(Gestapo)抓捕了城市的犹太人,暂时将他们囚禁在旧堡(palaio Frourio),并在6月10日将他们送往奥斯维辛二号(Auschwitz II),大多数人在那里被毒气杀害。
大约200名总人口1900的犹太人逃脱。当时许多当地居民为逃脱纳粹的200名犹太人提供了庇护和避难。
在犹太区(Evraiki,意为犹太区)现在有一座犹太教堂,约有65名成员,仍然使用他们的原语言意大利犹太语(Italkian)。
---
科孚岛(corfu)于1944年10月14日被英国军队解放,具体由第40皇家海军突击队(40th Royal marine mando)登陆,当时德国正撤出希腊。
英国皇家海军在19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