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银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e d'Azur),南界则为地中海的开阔水域。

    利古里亚海沿岸有多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包括:

    热那亚(Genoa):作为利古里亚海的最大港口和意大利主要的贸易港口之一,热那亚在历史上是重要的海上贸易中心。

    斯佩齐亚(La Spezia):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和商业港口,以其造船和海军基地而闻名。

    萨沃纳(Savona):这个港口城市也是利古里亚海的重要港口之一,历史悠久,曾是海上贸易的重要站点。

    ---

    干完这一大票后,他们回到突尼斯拉古莱特港(La Goulette),建造了三艘新的桨帆船以及一座火药生产设施。

    说到火药生产设施,我们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这时期奥斯曼海盗的武器装备。

    首先就是火炮,奥斯曼帝国的火炮制造依赖于熟练的工匠,他们在火炮铸造和装配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

    但在这时他们已经开始向法国学习。

    1501年,一支法国舰队驶入爱琴海,围攻莱斯博斯岛上的米提利尼堡垒。

    莱斯博斯岛就是海雷丁的故乡。

    舰队指挥官菲利普·德·克莱夫(philippe de cleves)是一位战争理论家,尤其擅长于火器在划桨战船上的使用。

    因此,他能够在划桨战船的火力掩护下成功地将部队登陆,并将炮兵推进到堡垒前。

    在这里,他的火炮的机动性和有效性给两位撰写围城报告的奥斯曼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还提到法国人使用铁制炮弹的做法。

    最终,这次围攻因进攻组织不善而失败,而非火炮性能不足。

    奥斯曼人很快就吸取了查理八世意大利战役和法国对米提利尼攻击的教训。

    在十年之内,他们抛弃了将巨型火炮作为攻城炮的主要选择,开始采用法国在火炮制造和使用方面的技术。

    1522年至1525年间,伊斯坦布尔的帝国火炮铸造厂的记录显示,这些年里制造的火炮中,97%(即1027件)为小型到中型火炮。

    1536年贝尔格莱德武器库的清单显示,在485件火炮中,82%是小型火炮。

    虽然奥斯曼人仍然继续制造和使用大型火炮——即“巴西利斯克”(basilisks),但与轻型火炮相比,其数量相对较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