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法奥联盟 - 1(2/3)
庸国。
1528年,弗朗西斯以保护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为借口,再次与苏莱曼联系,要求将一座清真寺归还为基督教教堂。
苏莱曼在1528年的回信中礼貌地拒绝了这一请求,但保证了基督徒在其领土内的安全。
他还更新了1517年法国商人在埃及获得的特权。
弗朗西斯一世在他的欧洲战役中失败,不得不在1529年8月签署《女士和约》(paix des dames)。
他甚至被迫向查理五世提供一些战舰,用于对抗奥斯曼帝国。
然而,奥斯曼人继续在中欧发动攻势,并在1529年围攻哈布斯堡的首都维也纳,1532年再次进行围攻。
---
1532年7月初,苏莱曼在贝尔格莱德(belgrade)与法国大使安东尼奥·林孔会面。
安东尼奥·林孔向苏莱曼赠送了一顶华丽的四层头饰,这件珍品由威尼斯制造,花费了115,000枚杜卡特金币。
林孔还描述了奥斯曼军营的情况:
“令人惊叹的秩序,没有暴力。
商人,甚至是妇女,都能像在欧洲城镇一样安全地往来。
生活安全、宽敞、舒适,像在威尼斯一样。
司法公正得让人几乎相信土耳其人现在成了基督徒,而基督徒却成了土耳其人。”
——安东尼奥·林孔(Antonio Rincon),1532年
弗朗西斯一世在1531年3月对威尼斯大使乔治·格里蒂(Giorgio Gritti)解释了他关于土耳其人的策略:
“我不能否认我希望看到土耳其人强大且准备好作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是异教徒,而我们都是基督徒——而是为了削弱皇帝的力量,迫使他大幅增加开支,并让所有其他反对如此强大敌人的政府感到安心。”
——弗朗西斯一世对威尼斯大使的言论
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将海雷丁·巴巴罗萨曾与法国结盟共同作战。
奥斯曼帝国派遣了使团前往法国,1533年由海雷丁·巴巴罗萨率领的奥斯曼帝国使团访问了法国,1534年又由苏莱曼的代表率领的奥斯曼帝国使团访问了法国。
所以,海雷丁是这一结盟的推动者,而非发起人。
---
条约或称特许协议自1528年和1536年起开始在两国之间签订。
1533年,阿尔及尔奥斯曼总督海雷丁·巴巴罗萨向法国派遣了一次使团,受命于奥斯曼皇帝苏莱曼大帝。
据信,这次使团的安全通行证是由奥斯曼翻译和间谍贾努斯·贝伊(Janus bey)于1532年从法国大使安东尼奥·林孔(Antonio Rincon)那里获得的。
贾努斯·贝伊当时正在威尼斯与威尼斯政府会面。
大使团于1533年7月初乘坐战船抵达海尔(hyères)和土伦(toulon)之间的某个地方,由谢里夫·拉伊斯(Sherif Ra?s)领导。
他们在马赛受到商人代表的欢迎,而此时弗兰西斯一世正前往同一城市,准备参加其子亨利·德·奥尔良(henri d'orléans)与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的婚礼。
作为外交礼物,奥斯曼大使团送来了野生动物,包括着名的“巴巴罗萨之狮”(Lion of barbarossa),以及100名基督教囚犯。
奥斯曼大使团受到法国海军上将圣布朗卡尔男爵(baron de Saint-blancard)的接待,陪同前往奥弗涅(Auvergne)地区,与弗兰西斯一世会面。
在路上,他们与法国驻奥斯曼大使安东尼奥·林孔(Antonio Rincon)会合,最终于1533年7月16日抵达普伊·昂·维莱(puy-en-Velay)与国王会晤。
大使团于7月19日受到弗兰西斯一世的接见,英格兰的使节也参与了这次会议。
奥斯曼大使宣读了一份“法兰西王国与阿尔及尔王国之间的友好宣言”,并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贸易协议。
基督教囚犯的锁链在国王面前庄严地被打破。
弗兰西斯一世随后派安东尼奥·林孔前往北非拜见巴巴罗萨,然后再去君士坦丁堡觐见苏莱曼大帝。
弗兰西斯一世的对手查理五世得知了这些会晤,对法奥联盟感到极大担忧。
1534年,第二次奥斯曼大使团再次拜访法国弗兰西斯一世。
---
在1535年突尼斯征服战役中败于安德烈亚·多里亚(Andrea doria)后,奥斯曼帝国受此激励,与法国缔结了正式的联盟。
大使让·德·拉·弗雷特被派往伊斯坦布尔(Istanbul),首次成为奥斯曼宫廷的常
1528年,弗朗西斯以保护奥斯曼帝国内的基督徒为借口,再次与苏莱曼联系,要求将一座清真寺归还为基督教教堂。
苏莱曼在1528年的回信中礼貌地拒绝了这一请求,但保证了基督徒在其领土内的安全。
他还更新了1517年法国商人在埃及获得的特权。
弗朗西斯一世在他的欧洲战役中失败,不得不在1529年8月签署《女士和约》(paix des dames)。
他甚至被迫向查理五世提供一些战舰,用于对抗奥斯曼帝国。
然而,奥斯曼人继续在中欧发动攻势,并在1529年围攻哈布斯堡的首都维也纳,1532年再次进行围攻。
---
1532年7月初,苏莱曼在贝尔格莱德(belgrade)与法国大使安东尼奥·林孔会面。
安东尼奥·林孔向苏莱曼赠送了一顶华丽的四层头饰,这件珍品由威尼斯制造,花费了115,000枚杜卡特金币。
林孔还描述了奥斯曼军营的情况:
“令人惊叹的秩序,没有暴力。
商人,甚至是妇女,都能像在欧洲城镇一样安全地往来。
生活安全、宽敞、舒适,像在威尼斯一样。
司法公正得让人几乎相信土耳其人现在成了基督徒,而基督徒却成了土耳其人。”
——安东尼奥·林孔(Antonio Rincon),1532年
弗朗西斯一世在1531年3月对威尼斯大使乔治·格里蒂(Giorgio Gritti)解释了他关于土耳其人的策略:
“我不能否认我希望看到土耳其人强大且准备好作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是异教徒,而我们都是基督徒——而是为了削弱皇帝的力量,迫使他大幅增加开支,并让所有其他反对如此强大敌人的政府感到安心。”
——弗朗西斯一世对威尼斯大使的言论
奥斯曼帝国海军上将海雷丁·巴巴罗萨曾与法国结盟共同作战。
奥斯曼帝国派遣了使团前往法国,1533年由海雷丁·巴巴罗萨率领的奥斯曼帝国使团访问了法国,1534年又由苏莱曼的代表率领的奥斯曼帝国使团访问了法国。
所以,海雷丁是这一结盟的推动者,而非发起人。
---
条约或称特许协议自1528年和1536年起开始在两国之间签订。
1533年,阿尔及尔奥斯曼总督海雷丁·巴巴罗萨向法国派遣了一次使团,受命于奥斯曼皇帝苏莱曼大帝。
据信,这次使团的安全通行证是由奥斯曼翻译和间谍贾努斯·贝伊(Janus bey)于1532年从法国大使安东尼奥·林孔(Antonio Rincon)那里获得的。
贾努斯·贝伊当时正在威尼斯与威尼斯政府会面。
大使团于1533年7月初乘坐战船抵达海尔(hyères)和土伦(toulon)之间的某个地方,由谢里夫·拉伊斯(Sherif Ra?s)领导。
他们在马赛受到商人代表的欢迎,而此时弗兰西斯一世正前往同一城市,准备参加其子亨利·德·奥尔良(henri d'orléans)与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的婚礼。
作为外交礼物,奥斯曼大使团送来了野生动物,包括着名的“巴巴罗萨之狮”(Lion of barbarossa),以及100名基督教囚犯。
奥斯曼大使团受到法国海军上将圣布朗卡尔男爵(baron de Saint-blancard)的接待,陪同前往奥弗涅(Auvergne)地区,与弗兰西斯一世会面。
在路上,他们与法国驻奥斯曼大使安东尼奥·林孔(Antonio Rincon)会合,最终于1533年7月16日抵达普伊·昂·维莱(puy-en-Velay)与国王会晤。
大使团于7月19日受到弗兰西斯一世的接见,英格兰的使节也参与了这次会议。
奥斯曼大使宣读了一份“法兰西王国与阿尔及尔王国之间的友好宣言”,并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贸易协议。
基督教囚犯的锁链在国王面前庄严地被打破。
弗兰西斯一世随后派安东尼奥·林孔前往北非拜见巴巴罗萨,然后再去君士坦丁堡觐见苏莱曼大帝。
弗兰西斯一世的对手查理五世得知了这些会晤,对法奥联盟感到极大担忧。
1534年,第二次奥斯曼大使团再次拜访法国弗兰西斯一世。
---
在1535年突尼斯征服战役中败于安德烈亚·多里亚(Andrea doria)后,奥斯曼帝国受此激励,与法国缔结了正式的联盟。
大使让·德·拉·弗雷特被派往伊斯坦布尔(Istanbul),首次成为奥斯曼宫廷的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