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奥斯曼的火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和整平地面。

    最终,它被安装到炮阵中,瞄准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

    这并不是唯一一门指向城市的炮。

    穆罕默德拥有数十件巨型炮。

    正如一位目击者所写,一些大炮发射的石弹高达膝盖,而另一些则达到腰部。

    另一位目击者写道:“他们有五十门大炮和五百门小炮。”

    还有一位目击者表示,其他的大炮也并不比这门怪物小多少。

    许多炮发射重达五百磅的炮弹,另一些则是八百磅的。

    这些大炮向君士坦丁堡城墙最薄弱的部分开火,连续轰炸了五十五天。

    正如一位希腊当代人克里托布洛斯(Kritoboulos)所述:

    “石头以巨大的力量和速度撞击城墙,立刻使其摇动和倒塌,石头本身则破碎成许多碎片,四处散落,砸伤附近的人。有时它会摧毁整段墙体,有时摧毁半段,有时则是塔楼、炮台或城垛的较大或较小部分。

    没有任何部分的墙足够坚固、抵抗力足够强或厚度足够大,能够承受这种力量和这种石弹的冲击。”

    然而,这门怪物本身并不是特别有效。

    为了瞄准它,必须逐块在其下方堆积木梁,然后用绳索将其固定在位,以免因爆炸的力量而滑动,错过目标。

    每次发射后,必须用热油冷却,并且每三小时只能发射一次。

    有些记录甚至说它在围城战早期就发生了裂缝,之后从未得到适当的修复。

    ---

    但穆罕默德其他的炮兵同样有效,包括小型炮,这些炮开始在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中取代巨型炮。

    防守者修复了缺口,并用自己的优良火炮抵挡攻击者,这些火炮

    “一次可以发射五到十颗子弹,每颗子弹大约有核桃大小,具有强大的穿透力。

    如果其中一颗击中武装的士兵,会穿透他的盾牌和身体,继续击中任何在他面前的人,甚至击中第三个,直到火药的力量减弱。

    因此一发子弹可能击中两到三个人。”

    但防守者的数量远不及攻方。

    在最后的攻击中,苏丹的军队冲破了缺口。

    奥斯曼人进行了掠夺、抢劫、强奸和屠杀:“城市里的血流淌如同暴雨后排水沟里的雨水。”

    古城的沦陷被视为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关键事件,象征着炮兵的胜利。

    着名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写道:“土耳其炮兵摧毁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象征着……西方人历史长河中一个时代的结束。”

    近年来,有学者写道:“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可能是第一个结果由炮兵力量决定的重要事件。”

    这一观点追溯到启蒙时代的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他曾写道:“这种震耳欲聋的炮火是针对那些仅为抵御古代较弱武器而建造的城墙和塔楼。”

    吉本认为土耳其人之所以如此现代,是因为欧洲人的自身过错:叛逃者泄露了技术和工艺,这是一种“叛徒的背叛”。

    当然,这一观点是有缺陷的。

    土耳其人并不落后,他们的军事力量是当时的尖端,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西欧的能力。

    同样重要的是,认为技术摧毁君士坦丁堡的观点被夸大了。

    一方面,拜占庭人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火炮。

    此外,经济和财政因素也起了作用。

    拜占庭人在开支上远远落后。

    炮兵制造者尤尔班并不是唯一一个感觉薪水过低、在城墙另一边找到更好机会的人。

    我们还必须给予穆罕默德本人应有的认可,他是一位沉默寡言但精明的领导者,对征服表现出深厚的兴趣。

    当时的人甚至指出他“设计了各种机器”。

    例如,在某个时刻,他的炮手试图瞄准一些敌舰,但发现炮弹的瞄准被城墙挡住。

    根据一位编年史家的描述,穆罕默德提议建造“一种稍微改动设计的不同炮,可以将石头发射到很高的地方,这样当石头落下时,会击中舰船的中部并将其击沉。

    他说,必须先进行瞄准和校平,通过数学计算来获取测量,然后再发射。”这门炮的效果极佳。拜占庭人不仅在支出上落后,他们在领导上也落后。

    然而,毫无疑问,火炮改变了围攻战术。

    当现代火炮遇上古老城墙时,城墙败下阵来。

    正如吉本(Gibbon)所写:“在这个时代的总体战争中,优势在于那些常常是攻击者的一方;一段时间内,攻防的比例被悬置。”

    许多历史学家都沿袭了吉本的观点,认为火炮改变了攻防之间的平衡,这一理论已成为军事历史中的普遍认知。

    奥斯曼人攻下拜占庭的君士坦丁堡时就有如此强大的火炮,科孚岛上部署的火炮威力可想而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