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烈烈雄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另一边,一个工匠紧盯着漏刻判断时间。

    漏刻是一个盛水的容器下方开了一个小孔,并在容器的上方持续加水,保持水位恒定。

    而下方的接水容器中有相应的水位刻度,工匠可以通过观察刻度判断出时间。

    当接水容器满溢时,工匠快速将接水容器中里的水倒干重新计时,并招呼其他工匠用钩杆打开高炉的泄渣口。

    高炉炼铁过程中,形成的炉渣浮在铁水上,粘稠液体状态下的黑灰色炉渣从泄渣口流出。

    泄出固定量的炉渣后,工匠下令关闭泄渣口。

    而这些炉渣在冷却后可以经过破碎用来铺路,或者作为建筑材料,比如混凝土中的石子可以用这个替代,不过经济价值并不高,只能算是废物利用。

    另一个漏刻的水装满后,工匠们用钩杆打开出铁口。

    明亮到有些刺眼的橙黄色铁水流出,沿着流铁槽进入另一个小型的炒钢炉中。

    汉朝的工匠们暂时还没有能力按照天幕传授的办法,利用天然气高效加热炼钢炉膛,使铁水可以充分溶解氧化剂与合金原料。

    只能让铁水流入一口用焦煤在外围一圈加热的炉中,尽量让铁水在添加氧化剂排碳变成钢水的过程中,不那么快冷却。

    铁水流入炒钢炉后,工匠们按照比例撒入精铁矿粉末作为氧化剂,并用铲子搅拌铁水使氧化剂均匀融入铁水,经过复杂的反应后,铁水的碳含量逐渐降低。

    当铁水渐渐从橙黄色变得更为明亮甚至有些发白后,铁水便成了钢水。

    再要加料炒下去,碳含量继续变低就得成熟铁了,熟铁碳含量过低,延展性会更好一些,适合制作铆钉、铁锅、铁丝。

    但是现下大汉更需要铸造大炮要用的高强度钢。

    大工匠一声令下,众工匠们合力驱动配备滑轮的绞盘,用铁链将炒钢炉和钢水一同升起来。

    对着在沙地之下造好的炮管沙模进行一体浇筑成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