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和亲之痛(1/2)
【公元前48年,在位二十六年的汉宣帝病逝于未央宫,原皇后许平君之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刘病已在去世之前,特地为刘奭安排了三位辅国能臣。
以乐陵侯史高为主,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少傅周堪为辅。
其中萧望之是儒家学派,深受汉元帝信任,他也清晰地看到了朝堂权力被外戚和宦官严重把持。
遂建议汉元帝削弱宦官和外戚,如中书令这样直接处理政务的重要官职不该掌握在宦官手里,否则第一时间接触奏章的宦官便有极大权力左右政令。
建议削权分化宦官和外戚。
可是汉元帝优柔寡断,不知没了这群宦官,谁还能如此值得信任替他治理朝政。
久而未决之下,身为外戚的史高和宦官联手,诬告萧望之,使其为了自证清白自杀而亡。
汉元帝气愤不已,可是失去萧望之这些儒臣帮助后,他更难以遏制宦官和外戚。
也终于深刻体会到了萧望之所说宦官专权的危害是有多么严重。
此后以石显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和以史高为代表的外戚集团彻底把持朝政。
就连有人提醒汉元帝当今朝堂混乱不堪,绝不可再宠信宦官和佞臣,都会被石显以诽谤朝政为由直接处死。
一生碌碌无为放纵宦官当权的汉元帝,还因吏治败坏,百姓受剥削严重,导致国家动荡不安,流民四起,就连祖上打下来的领土都开始丢失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南岛上的官吏暴虐横行,搜刮民脂民膏,岛上百姓群起反抗不断,最终大汉被迫放弃在岛上设置官署,海南岛领土就此遗失。
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高句丽县,即chaoxian,北夫余王之子朱蒙在县内建国,称高句丽国,汉元帝不承认高句丽国,却又没有派兵镇压不臣。
高句丽县也暂时丢失。
汉朝的弊病非但没有在尚有挽回余地时解决,反倒在汉元帝一朝越发深重,导致大汉的国力和统治严重衰弱,最终在日后的积重难返中正式被篡位亡国。
而汉元帝一朝除了这些重大政治事件外,还有一件外交事件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而此次事件的主要人物,反倒比汉元帝这个帝王更为世人所知。
公元前54年,汉朝的一户平民之家中诞下一位女娃娃,名为王昭君。
王昭君天生丽质,自幼便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胚子。
有诗称其曰: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兄嫂和家人都对其疼爱有加,不惜耗费家财让其学习琴棋书画。
待王昭君到了选秀的年纪,她的美貌冠绝当地,顺其自然成为当地郡县首选被送入宫中。
入宫后成为秀女的王昭君,待经过汉元帝挑选后便有机会被纳入后宫。
以王昭君的美貌理应是必然能被选上,可是因为天南海北的秀女太多,汉元帝看不过来便让画师画下秀女们的美貌再慢慢挑选。
而王昭君因为没有贿赂画师,便被画师故意在额头点上了一颗大痣。
当时的汉朝有面相之说,额头有大痣是为克夫之相,因此王昭君没能被选上。
连画师都如此大行贪污之举,可见在汉元帝的无能统治下,整个汉朝吏治是如何的腐败。
王昭君作为普通宫女默默无闻数年之后,南匈奴单于以臣子身份前来朝见大汉皇帝。
此间,匈奴单于按例请求迎娶大汉的公主,以成为大汉的女婿加强双方之间的姻亲关系。
汉元帝也照例随便挑选了以为有克夫之相的王昭君封为大汉公主,准备将之作为和亲送与匈奴单于。
然而在汉元帝为“大汉公主”举行送别礼时,这才得见王昭君的额头哪里有什么大痣,分明美得倾国倾城。
顿时后悔将王昭君赠予匈奴单于。
可是一旁的匈奴单于,早就在为大汉皇帝能将如此美丽的“女儿”嫁给自己,而对大汉皇帝感激不已。
这番情况下汉元帝再怎么后悔都不好收回成命,以免导致与南匈奴交恶。
就这样,被命运捉弄的王昭君被迫离开了让她眷恋不舍的大汉故土,去往了草原成为匈奴人的妻子。
事后的汉元帝也是勃然大怒,彻查缘由得知画师贪腐,直接将那些画师全部处死,害了王昭君的画师亦在其中。
正式出塞离开大汉时,王昭君吹奏了一曲离别悲乐,以此纪念家乡。
那哀伤的曲声让南飞的大雁甚至都落地驻足了下来,沉鱼落雁中的落雁雅称,由此得来。
王昭君在匈奴的余生坎坷颇多。
南匈奴单于与王昭君成婚才三年便去世了。
王昭君去信大汉请求回到故土,却被拒绝。
之后王昭君又被迫嫁给了单于的长子,即他丈夫的大儿子。
如此生活十余年后,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
即便经过十多年的岁月沧桑,王昭君的美貌犹在。
刘病已在去世之前,特地为刘奭安排了三位辅国能臣。
以乐陵侯史高为主,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少傅周堪为辅。
其中萧望之是儒家学派,深受汉元帝信任,他也清晰地看到了朝堂权力被外戚和宦官严重把持。
遂建议汉元帝削弱宦官和外戚,如中书令这样直接处理政务的重要官职不该掌握在宦官手里,否则第一时间接触奏章的宦官便有极大权力左右政令。
建议削权分化宦官和外戚。
可是汉元帝优柔寡断,不知没了这群宦官,谁还能如此值得信任替他治理朝政。
久而未决之下,身为外戚的史高和宦官联手,诬告萧望之,使其为了自证清白自杀而亡。
汉元帝气愤不已,可是失去萧望之这些儒臣帮助后,他更难以遏制宦官和外戚。
也终于深刻体会到了萧望之所说宦官专权的危害是有多么严重。
此后以石显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和以史高为代表的外戚集团彻底把持朝政。
就连有人提醒汉元帝当今朝堂混乱不堪,绝不可再宠信宦官和佞臣,都会被石显以诽谤朝政为由直接处死。
一生碌碌无为放纵宦官当权的汉元帝,还因吏治败坏,百姓受剥削严重,导致国家动荡不安,流民四起,就连祖上打下来的领土都开始丢失了。
首当其冲的便是海南岛上的官吏暴虐横行,搜刮民脂民膏,岛上百姓群起反抗不断,最终大汉被迫放弃在岛上设置官署,海南岛领土就此遗失。
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高句丽县,即chaoxian,北夫余王之子朱蒙在县内建国,称高句丽国,汉元帝不承认高句丽国,却又没有派兵镇压不臣。
高句丽县也暂时丢失。
汉朝的弊病非但没有在尚有挽回余地时解决,反倒在汉元帝一朝越发深重,导致大汉的国力和统治严重衰弱,最终在日后的积重难返中正式被篡位亡国。
而汉元帝一朝除了这些重大政治事件外,还有一件外交事件被历史记载了下来。
而此次事件的主要人物,反倒比汉元帝这个帝王更为世人所知。
公元前54年,汉朝的一户平民之家中诞下一位女娃娃,名为王昭君。
王昭君天生丽质,自幼便是远近闻名的美人胚子。
有诗称其曰: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兄嫂和家人都对其疼爱有加,不惜耗费家财让其学习琴棋书画。
待王昭君到了选秀的年纪,她的美貌冠绝当地,顺其自然成为当地郡县首选被送入宫中。
入宫后成为秀女的王昭君,待经过汉元帝挑选后便有机会被纳入后宫。
以王昭君的美貌理应是必然能被选上,可是因为天南海北的秀女太多,汉元帝看不过来便让画师画下秀女们的美貌再慢慢挑选。
而王昭君因为没有贿赂画师,便被画师故意在额头点上了一颗大痣。
当时的汉朝有面相之说,额头有大痣是为克夫之相,因此王昭君没能被选上。
连画师都如此大行贪污之举,可见在汉元帝的无能统治下,整个汉朝吏治是如何的腐败。
王昭君作为普通宫女默默无闻数年之后,南匈奴单于以臣子身份前来朝见大汉皇帝。
此间,匈奴单于按例请求迎娶大汉的公主,以成为大汉的女婿加强双方之间的姻亲关系。
汉元帝也照例随便挑选了以为有克夫之相的王昭君封为大汉公主,准备将之作为和亲送与匈奴单于。
然而在汉元帝为“大汉公主”举行送别礼时,这才得见王昭君的额头哪里有什么大痣,分明美得倾国倾城。
顿时后悔将王昭君赠予匈奴单于。
可是一旁的匈奴单于,早就在为大汉皇帝能将如此美丽的“女儿”嫁给自己,而对大汉皇帝感激不已。
这番情况下汉元帝再怎么后悔都不好收回成命,以免导致与南匈奴交恶。
就这样,被命运捉弄的王昭君被迫离开了让她眷恋不舍的大汉故土,去往了草原成为匈奴人的妻子。
事后的汉元帝也是勃然大怒,彻查缘由得知画师贪腐,直接将那些画师全部处死,害了王昭君的画师亦在其中。
正式出塞离开大汉时,王昭君吹奏了一曲离别悲乐,以此纪念家乡。
那哀伤的曲声让南飞的大雁甚至都落地驻足了下来,沉鱼落雁中的落雁雅称,由此得来。
王昭君在匈奴的余生坎坷颇多。
南匈奴单于与王昭君成婚才三年便去世了。
王昭君去信大汉请求回到故土,却被拒绝。
之后王昭君又被迫嫁给了单于的长子,即他丈夫的大儿子。
如此生活十余年后,第二任丈夫也去世了。
即便经过十多年的岁月沧桑,王昭君的美貌犹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