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晋朝的兴盛与衰落(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直接的人才支持。

    并且司马炎还颁布了《泰始律》,这是史上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律令内容和条目大为精简,且减去了枭首、株连、族诛等残酷死刑。

    还有如墨刑(脸上刺字)、劓刑(割去鼻子)、剕刑(砍掉双足或单足)、宫刑(男子去势,女子捶打腹部使子宫脱落)等致人残疾的刑罚被大幅取消。

    对于女性罪犯也开始有了特定案例的人性化从轻处理。

    立法者考虑到,经过演变后的儒家思想(即男尊女卑),让女性可能长期受到不公平对待,在家庭纠纷中因为受到欺压才会冲动式犯罪。

    于是立法者通过立法,让这类在生活中得不到公正的女性罪犯,可以在法律上得到宽容处理。

    也是从这部法典可以看出,晋朝对于儒家礼法被妖魔化和过分强调男尊女卑的反对态度。

    但是遗憾这种程度的维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华夏上千年的男女人权问题。

    但《泰始律》仍然是中国古代立法史由繁入简,并向人性化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经过司马炎一系列的仁政措施,中原重新迎来了一段安定和平的时期,百姓们可以安稳生产繁衍人口,在三国时期大量隐居山林的人口也得以重新记录在册。

    从公元280年全国统一时的1600万人口,到公元300年初期。

    只用了二十余年,晋朝人口便爆发式增长到了3500万左右。

    (晋朝统一时人口记载可能不全面,很多百姓为躲避战乱并没有记录在册。)

    但是这样的繁荣司马家并不觉得保险。

    司马炎吸取曹魏宗室被防范限制,导致权臣篡位时曹魏皇帝孤立无援,认为这是导致亡国的重大隐患。

    于是司马炎复辟分封制。

    大肆分封司马氏子弟为同姓王。

    从爷爷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那一辈开始算起,到同辈司马孚的孙子司马楙为止,一口气册封了二十七王。

    后又陆续增加,司马炎在位期间共计封了五十七个王。

    虽然此举快速稳固了司马政权。

    可大量土地和人口分封到了同姓王的手中,且拥有自行任用封国中的文武官员,收取封国赋税,甚至设立自己的军队等等巨大权力。

    天下似又回到了汉朝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的时代。

    如此违背历史规律的复辟,那么汉朝发生过的七王之乱,晋朝自然也不会例外。

    有如此严重的前车之鉴,晋朝仍然分毫不差地学了个十成。

    这也为晋朝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根。

    八王之乱的诸侯王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不管不顾地疯狂相互攻伐,严重消耗了西晋的国力和人口。

    这是导致西晋灭亡和后来五胡乱华的关键原因。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历史从来不只是单纯地记录过往方便后世人查看,更是要让后世人从过往的惨痛和成功中吸收经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这句话从来不是空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