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白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颗粒化的火药比粉末火药威力大一倍,加入白糖和颗粒化的火药,威力可再提升一点五倍。

    如此威力的火药,便进入到了炸药的范畴。

    其作为武器的用途也将更为宽泛且实用。

    不过白糖的获取有一定局限性。

    白糖获取自甘蔗。

    甘蔗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从南亚诸岛传入中国南方。

    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对温度和水分要求较高。

    一般要求年平均温度在18c-30c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200毫米以上。

    一根含糖量高的甘蔗,仅能压榨提炼出一百五十克左右白糖。

    而一亩上好肥田能种植大约两千根甘蔗。

    一亩甘蔗地往高了算,产出便是六百斤白糖。

    而温度、降雨量、土地肥力要求的局限性,让甘蔗种植多数只能在南方进行。

    而南方多山林,例如广西,古来有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南方地区百姓要保证自身粮食产量需要的耕地后,能够用以种植的上好水田便非常的少。

    而俯瞰华夏周边所有地区,拥有辽阔平原、全年高温,降雨量充沛的地区,最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当属从海南出发,航行距离仅有一千五百公里的印度次大陆。

    从后世中国与印度的产糖量对比便可看出差距。

    公元2023\/24年榨季,中国全国产糖996.32万吨。

    印度在2022\/23榨季,食糖产量为3309万吨。

    而整个印度次大陆的耕地面积为200余万平方公里。

    且多数一年可耕种两季水稻,甚至是三季。

    中国包括梯田和仅能耕种一季的耕地面积为127万平方公里。

    而整个印度次大陆的面积才只有430万到440万平方公里。

    后世中国国土面积则为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与印度产糖差距多达三倍还多。

    而中国的土地面积却是印度次大陆的一倍。

    可见那片地方耕地资源多么富足。

    白糖除了作为火药添加剂外,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食品物资。

    白糖热量非常高,为人体提供的能量是同等米饭的3.45倍。

    虽然白糖缺少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终究不能取代米饭。

    但作为副食品进入百姓的食谱中,可以相当程度降低粮食消耗。

    例如在白粥中添加适量白糖,既可以让平淡的食物变得好吃,又可以用极少的食物供应更高的能量。

    尤其在饥荒年代。

    白糖依靠在同等重量下远高于粮食的热量,是极佳的饥荒救急食物。

    而且白糖基本不会变质。

    白糖含水量极少,通常在 0.05%以下。

    在基本的物理常识中,高浓度液体会吸收低浓度液体的水分,这被称为渗透压。

    微生物的细胞体液会被白糖吸收,导致无法存活。

    所以只要做好防潮措施,白糖可以一直保存。

    在一些食品中白糖也被作为防腐剂使用。

    例如果脯、果酱、饼干,以及干粮。

    在军粮的使用中,白糖也是必不可缺的添加剂。

    因其极高的热量,同等的能量供应下,可以相当程度减少军粮的体积和重量。

    以单兵携带五天口粮为例,添加一成白糖后可多维持三天的能量供应。

    这给军队的持续作战和深入穿插带来了相当的提升。

    历史上就有过这么一支军队。

    将面粉中加入油、盐、白糖炒熟当做军粮。

    单兵携带一次可供应七天战斗所需能量消耗。

    靠着一把炒面一把雪,在武器装备相差巨大的情况下,打赢了一场看似不可能胜利的战争。

    在古代,依靠人力畜力的陆路粮食运输,每走一百里可能就要消耗粮食总数的一成。

    增加多少粮食,就要相应增加多少人手和牲畜运粮。

    大多数粮食都是消耗在运粮车队的人吃马嚼上。

    百斤粮食运到边疆,可能就只剩十几二十斤了,而且有时还要预留运粮人手和牲畜的回程消耗。

    水路运输所需人手少,装载量大,消耗也就相应较少。

    所以才有了屯田,才有了历朝历代修建运河。

    就食于敌也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战术。

    商贸运输也是同理。

    建设好了交通,国家的活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有了白糖降低粮食运输代价,战争对于国力的消耗也会有一定程度降低。

    另外要想完全发挥出混合有白糖后火药的威力,白糖的纯度就必须要高。

    榨取甘蔗得到的甘蔗汁,直接熬干水分后得到的是红糖。

    红糖的杂质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