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氮磷钾化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0%,数值差异与土地含磷量相关。

    小麦对磷肥的需求较高,土壤过份缺磷会使产量下降20%-30%左右。

    每生产1000公斤稻谷,所需吸收的磷肥约为20 - 30公斤。

    每生产1000公斤小麦籽粒,所需吸收的磷肥约为10 - 15公斤。

    而第三种钾肥,也是中国极为紧缺的一种肥料。

    中国有约百分之五十六的耕地需要补钾。

    总体上越是平原耕地,缺钾就越严重。

    就是因为中国连续不断长达数千年的耕种历史,使得土地的肥力被严重透支。

    除了近现代因为工业能力的提升,使得北大荒的黑土地和新疆土地得以开发利用外,其余多数自古以来的耕地都严重缺钾。

    钾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缺钾时作物生长速度减慢,叶片焦枯、卷曲、根系减少。

    使得抗灾害能力与产量严重下降。

    而中国之所以缺钾。

    一个是因为天然便于获取的钾肥稀少,只有草木灰这一种,含钾量一般在6% - 12%左右。

    而植物生长所需钾元素,比前两种植物所需的氮、磷元素要多得多。

    一般每生产1000千克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的钾在20 - 45千克。

    每生产1000千克小麦籽粒,需钾3 0- 50千克。

    如此真正要满足作物所需的钾元素,仅靠草木灰提供钾,需要的草木灰量便极大。

    而草木灰本身又呈碱性。

    正常使用适量草木灰时,土壤自身的缓冲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酸碱平衡。

    但如果大量使用草木灰,超出了土壤缓冲能力,土壤的ph值就会逐渐升高,导致土壤碱性化,进而影响作物不利于生长。

    如此,真正要解决中国缺钾的问题,便只有从钾肥矿入手。

    可偏偏中国的可开采钾矿,仅占全世界钾矿的百分之五,比中国的耕地占比还要少。

    且这仅有的百分之五钾肥矿,还分布在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藏藏北盐湖区。

    荒漠、戈壁、高原雪山。

    这三个地区的自然气候与地形,一个比一个恶劣,哪怕在后世工业科技发达的时代,他们的开发和运输难度依然犹如登天。

    这便是中国缺钾的第二个原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