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胆量!(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部分都上缴给了家里。

    可着整个四九城看,哪家的孩子能这么着???这啊,就叫做家教!!!

    一旁其他大妈见她显摆的样子,互相对视之后,不由得撇撇嘴。

    没见过像是老阎家这样的,孩子挣了钱之后,在家里不管吃饭,还有用电,用水,甚至骑一次自行车都要给钱。

    父母对孩子什么都用钱衡量,丝毫情分没有。那这等父母老了,挣不了钱了,儿女又该如何呢??

    但说破大天去,他们也就是些邻居,跟人说不着这个,也就不说出来惹人嫌。

    与其那样,倒不如跟背地里议论老刘家的事情似的,在阎家人不在的时候,也议论下他们家的事情。

    反正他们情报中心一贯的宗旨就是,谁不在场就议论谁。

    有道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言语间,一个人的清誉便毁于一旦。

    讲究的就是一视同仁,无人能够幸免。

    大妈们每天在长廊下聊着天,日子又过去了几天。

    虽然各方面都在努力,但主要产粮区南河,东山,南湖,川川川川依然有不少人都没挺过这三年。

    这样的大环境下,田小枣回到四合院开始坐月子。

    张奶奶紧急从“关外”回到四九城,带回来各种土特产,腊鱼,腊肉,腊肠,红肠,和数不清的营养品。

    其中的麦乳精,菊花晶,奶片,罐装黄油,着实让四合院众人羡慕了一番。

    这可都是满满的营养呀,要是放在前两年,就这几样东西随便拿出去一样,都能救一个人的命。

    今年日子虽说好过一点,但谁家也趁不上这个。

    老张家这次没有低调,而是大肆宣扬老太太从关外带回来的这些东西甚至还堂而皇之地摆在外屋。

    桌子上放不下,还用大篮子放在了地上,还有橱柜里。

    只要到他们家贺喜的街坊四邻,不用使劲瞅,打眼一看都能看到。

    这也是张沈飞有意而为之。

    之前他们家奉行的是低调的政策,力图融入四合院和大环境里头。

    可现在田小枣正在坐月子,要是还是天天苦哈哈,吃不饱,不仅亏待了田小枣,也亏待了他们家小卫国。

    于情于理,张沈飞心里都不落忍。

    与其这样,倒不如趁着他们老太太回四九城的契机,假装由她带回一大批的营养品摆在大家面前。

    这年头东三省的日子过得好是出了名的。

    田小枣可以敞开肚皮的吃喝,他们家张卫国有了充足的奶水,不至于饿肚子。

    这些东西都是从关外正规渠道来的,旁人即便是眼红嫉妒,可也说不出个什么。

    而且现在已经是壹玖陆壹年初秋,旱情很快就会触底反弹。

    等到大家普遍的日子好转后,也就不会再有人一直盯着别人。

    四合院里很快就流传起,老张家现在真的日子好过了的传闻。

    “田小枣现在每天都能吃上两个鸡蛋里头还撒上一把红糖!!!”

    “闻到了吗?今天早上老张家炖的鸡汤……给田小枣下奶!!”

    “怪不得都说关外的黑土地攥一把就出油,瞧瞧人张奶奶受灾了两年多了,那脸色倒是越来越好,哪像咱们都绿了。”

    “可惜我们家在关外没亲戚……”

    “咱们厂王赖子之前不是支援大庆去了吗??他给我写过信,说那边吃的比四九城里好多了……”

    “我跟你说关外的日子好得很,甚至比沪市都要好!!!”

    “我听人说前门大街那里的片儿爷,专门卖了房子去了关外,现在日子过得很不错。他说那里天天都能吃饱吃好。”

    “看出来了,就张奶奶带回来的那些东西,在这年月,能救一家子的命呀!!!”

    “跟人家一比,咱们这过的是什么日子……”

    “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不知道吧,现在外地农村日子更难……有些出来逃荒的直接就死在了路上……”

    背地里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到老张家贺喜的时候,一个个还是笑嘻嘻的。

    只说羡慕老太太命好,大家都在关内饿肚子呢,她跑到关外享福去了。

    田主任和小张卫国也跟着沾了光,要不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话又说回来,这老太太也是个有福气的。年景好的时候沾孙子的光,年景不好的时候又能去关外沾闺女的光。

    就这命,比后院聋老太可好太多了。

    这番话被聋老太听到之后又是一番心酸。

    ……

    田小枣坐月子的第六天,阎埠贵两口子提着五个鸡蛋进门贺喜。

    阎大妈去了屏风后面,看卧床的小孩和田小枣。

    “呀,几天不见,这孩子看着又长大不少……”阎大妈进门就直奔炕头,掀起小包被往里面张望着。

    张卫国出生那天她也在医院,知道这孩子长得好,刚出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