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第二百二十二掌 小小底牌(2/3)
的年号被称为永乐,很多人都觉得是因为匆匆登基来不及考虑。所以以至于出现前凉张重华用的年号。最主要的是当时方腊起义,用的也是‘永乐’。
其实年号撞车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只是能不撞车自然也就不要撞车,要不然也尴尬。
朱允熥又问道,“嘉靖殷邦呢?”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这是何意?”
“出自《尚书·无逸》。”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觉得这个还好,朝廷稳定、斯民小康,这得是一个盛世之相。”
老朱仔细想了想又否决了,“不好,你有这志向是好。只是配不上咱孙儿,咱孙儿何等英豪!咱回头给你想想,你让咱抱重孙,咱让你当皇帝。”
朱允熥就低头对着徐妙锦的腹部说道,“儿子,听到没!你出生了,你爹就能当皇帝,你就是太子了!”
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也就是张福生等人心惊肉跳的低着头,都恨自己现在长了耳朵。
而老朱则是欢欢喜喜的,自家孙儿说的没错。文垚那孩子,只能是大明的太子。而允熥,就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年号之类的事情不急,因为这看起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老朱可以好好的思考,肯定也会有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学士等等也会给出足够的建议。
朱允熥也心里非常清楚,他知道年号之类的事情轮不到他来操心。以老朱的性格,肯定是要将很多的事情给安排好,年号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不过想想看的话,大明很有可能也就是到洪武三十年就要开始换一个当家人了,而历史上的老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驾崩。
徐妙锦看起来也是从容了不少,对于一些话题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
吃着饭,朱允熥说道,“祖父,这一次北征怕是很难有大胜,我也仔细想了想。这一趟可能也就是打几个小的部族,很难有大胜。”
老朱好整以暇的问道,“哦?你一向也是没有多少武略,怎么就看出来了这些?”
这话让朱允熥有些无语了,他本来还觉得自己是有着一些战略眼光的。本来觉得自己的一些大局观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再看看,他的一些战略眼光在老朱的眼里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过朱允熥也实在是不好反驳,在其他人面前朱允熥可能还会在意一下面子。但是在老朱的面前,朱允熥的那点眼光真的不够看。
“十七叔善谋,他所率三卫又多为胡骑,骁勇善战。”朱允熥就解释说道,“鞑子那边本就是在内乱,虽说这些年也是稍微恢复了点元气,只是也不敢大队人马南下。”
老朱微微点头,对于十七子朱权,老朱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小子,要是放在开国之前,也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角色。
朱允熥继续说道,“这一趟祖父派大军讨伐,怕是想着是要将鞑子的爪子给剁了。那些人内斗几年了,也是想着要立威,或者是想着要南下劫掠。先给他们来个狠的,免得这些人胆子变大!”
听着朱允熥的话,老朱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也确实是他的基本战略构想之一。
这一次确实很难有太多的蒙古鞑子南下,哪怕朱权在大宁发现了一些鞑子的衣甲。但是那更多的就是小股游哨,实在是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何况也别觉得大明对于草原上的情况一点都不清楚,大明还是知道瓦剌、鞑靼在争斗,这两大部族在争夺正统汗位。
而鞑靼、瓦剌内部,各个部族也是在互相的争权夺利,弑君之类的事情也是屡有发生。
“是该给他们好好的打一打,这些年还是对他们好了些。”老朱就嘲笑的说道,“这些人就是癞皮狗,你凶了他们才知道怕!给他们打疼了,他们就哆哆嗦嗦的躲着不敢龇牙!”
这么说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蒙古早就分裂了,这么些年面对大明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的战败,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心里优势。
“鞑子现在不老实了,估计是他们内斗就要杀出来了一个狠人。”老朱颇为担心的说道,“北边,咱大明的心腹大患还是在北边。”
对于老朱的这个观点,朱允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反驳的,这基本上也就是等同于事实了。
朱棣数次北征,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宣府等地屡次遭到鞑子的劫掠等等,这些也都是历史上会发生的事情。
中央王朝的外患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来自北边,这个事情不只是老朱的认知,这也是这个年代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的情况。
包括女真,这也都是从白山黑水间发展起来。哪怕有各种因素,他们也确实是从北边南下入关的。
老朱继续说道,“咱也想过,铁木真那样的人千百年难出一个。只是那些鞑子里也不能小觑,完颜阿骨打、耶律阿保机,也都是一世豪杰。”
朱允熥也认可这些,说道,“这些鞑子真要是壮大起来,那也不能小觑。”
这个说法自然是比较委婉的,不管是契丹也好,还是女
其实年号撞车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只是能不撞车自然也就不要撞车,要不然也尴尬。
朱允熥又问道,“嘉靖殷邦呢?”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这是何意?”
“出自《尚书·无逸》。”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觉得这个还好,朝廷稳定、斯民小康,这得是一个盛世之相。”
老朱仔细想了想又否决了,“不好,你有这志向是好。只是配不上咱孙儿,咱孙儿何等英豪!咱回头给你想想,你让咱抱重孙,咱让你当皇帝。”
朱允熥就低头对着徐妙锦的腹部说道,“儿子,听到没!你出生了,你爹就能当皇帝,你就是太子了!”
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也就是张福生等人心惊肉跳的低着头,都恨自己现在长了耳朵。
而老朱则是欢欢喜喜的,自家孙儿说的没错。文垚那孩子,只能是大明的太子。而允熥,就是大明的下一任皇帝!
年号之类的事情不急,因为这看起来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老朱可以好好的思考,肯定也会有一些学识渊博的大学士等等也会给出足够的建议。
朱允熥也心里非常清楚,他知道年号之类的事情轮不到他来操心。以老朱的性格,肯定是要将很多的事情给安排好,年号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不过想想看的话,大明很有可能也就是到洪武三十年就要开始换一个当家人了,而历史上的老朱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驾崩。
徐妙锦看起来也是从容了不少,对于一些话题也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了。
吃着饭,朱允熥说道,“祖父,这一次北征怕是很难有大胜,我也仔细想了想。这一趟可能也就是打几个小的部族,很难有大胜。”
老朱好整以暇的问道,“哦?你一向也是没有多少武略,怎么就看出来了这些?”
这话让朱允熥有些无语了,他本来还觉得自己是有着一些战略眼光的。本来觉得自己的一些大局观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再看看,他的一些战略眼光在老朱的眼里也就是那么回事。
不过朱允熥也实在是不好反驳,在其他人面前朱允熥可能还会在意一下面子。但是在老朱的面前,朱允熥的那点眼光真的不够看。
“十七叔善谋,他所率三卫又多为胡骑,骁勇善战。”朱允熥就解释说道,“鞑子那边本就是在内乱,虽说这些年也是稍微恢复了点元气,只是也不敢大队人马南下。”
老朱微微点头,对于十七子朱权,老朱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小子,要是放在开国之前,也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角色。
朱允熥继续说道,“这一趟祖父派大军讨伐,怕是想着是要将鞑子的爪子给剁了。那些人内斗几年了,也是想着要立威,或者是想着要南下劫掠。先给他们来个狠的,免得这些人胆子变大!”
听着朱允熥的话,老朱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也确实是他的基本战略构想之一。
这一次确实很难有太多的蒙古鞑子南下,哪怕朱权在大宁发现了一些鞑子的衣甲。但是那更多的就是小股游哨,实在是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何况也别觉得大明对于草原上的情况一点都不清楚,大明还是知道瓦剌、鞑靼在争斗,这两大部族在争夺正统汗位。
而鞑靼、瓦剌内部,各个部族也是在互相的争权夺利,弑君之类的事情也是屡有发生。
“是该给他们好好的打一打,这些年还是对他们好了些。”老朱就嘲笑的说道,“这些人就是癞皮狗,你凶了他们才知道怕!给他们打疼了,他们就哆哆嗦嗦的躲着不敢龇牙!”
这么说好像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因为现在的蒙古早就分裂了,这么些年面对大明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不断的战败,早就没有了当初的心里优势。
“鞑子现在不老实了,估计是他们内斗就要杀出来了一个狠人。”老朱颇为担心的说道,“北边,咱大明的心腹大患还是在北边。”
对于老朱的这个观点,朱允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反驳的,这基本上也就是等同于事实了。
朱棣数次北征,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宣府等地屡次遭到鞑子的劫掠等等,这些也都是历史上会发生的事情。
中央王朝的外患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来自北边,这个事情不只是老朱的认知,这也是这个年代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知道的情况。
包括女真,这也都是从白山黑水间发展起来。哪怕有各种因素,他们也确实是从北边南下入关的。
老朱继续说道,“咱也想过,铁木真那样的人千百年难出一个。只是那些鞑子里也不能小觑,完颜阿骨打、耶律阿保机,也都是一世豪杰。”
朱允熥也认可这些,说道,“这些鞑子真要是壮大起来,那也不能小觑。”
这个说法自然是比较委婉的,不管是契丹也好,还是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