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都别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授予赞仪金册、金宝,但制如郡王册宝。”

    靖江王的特殊就是在这里,明朝封藩,诸王国都以始封之王为始祖,但靖江却是例外,以南昌王朱兴隆为始祖。

    朱兴隆到底是老朱长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老朱坐了天下,朱家的长房实际上是朱文正、朱守谦、朱赞仪。

    现在给靖江王的待遇很明确,那就是一个郡王。但是皇帝恩赏方面仍享受亲王待遇。

    比如说靖江王府置有庄田,这是郡王所没有,又比如说靖江王的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则大体与亲王相同,官属、护卫数量也在亲王府范围之内。

    老朱仔细想了想才说道,“用金册,但是给银印,咱的家世如何天下皆知,咱不能对不住你大伯祖父。”

    比起亲王肯定是要差一点,但是比起郡王就要高出很多,这就是靖江王的特殊之处,这也是历史上整个大明时期靖江王的特殊之处。

    朱允熥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笑着说道,“赞仪多半是能守住家业,我们这些人里头,赞仪算是最守规矩的。”

    老朱长叹一声说道,“咱现在也就是盼着赞仪守着家业了,要不然咱也不知道如何向你大伯祖父交代。”

    对于宗室的问题,朱允熥一直都是非常慎重的,这里面除了是知道老朱极其重视亲族之外,也是因为有着其他的一些考量。

    不管怎么说,宗室在封建王朝当中也是一股极其重要的力量,对于制衡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自然也就不能忽视这样的一股力量了。

    只是该规范起来自然也就要规范起来,开国初年对于宗室太过优容,这不见的就是什么好事情。

    想想秦王等人的劣迹斑斑,那不只是天下初定有着更方面的混乱,这同样是因为他们仗着老朱的宽容,所以一个个的也就有恃无恐了。

    这样的事情朱允熥肯定不会继续容忍,这也是他这么几年一直在有意无意完善对于宗室的规章制度的原因,该限制的时候肯定是需要限制。

    不只是朱允熥明白这一点,老朱同样也明白。而那些宗室们,稍微清醒一点的大多也能够知道这样的一个局势。

    此一时彼一时,不是每个皇帝都会以为的宽容、放纵宗室,新皇登基后肯定会对宗室该施恩的施恩,该打压的时候就需要打压了。

    和老朱简单的商量了一些事情,基本上也就是确定了要回老家祭祖的事情了。

    朱允熥也需要抓紧时间稍微安排一下,毕竟现在是政事一把抓,他现在要是离开应天府的话,有些事情自然也需要安排好。

    虽然现在朱允熥回凤阳,政事看似是可以顺理成章的直接交给老朱,毕竟老朱还是大明的皇帝,他来处理政事看起来就是最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洪武皇帝都已经许久不理朝政了,这一点大家自然也都是心里有数,许多的事情依然是需要朱允熥这个皇太孙来处理。

    现在该做的事情,自然也就是将一些事情给安排好,需要及时处理的事情,要么是及时送到他手头上,或者是立刻奏报给皇帝,都要定好规矩。

    虽然朱允熥离开应天府也就是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而已,但是该做好准备肯定还是要准备好才行。

    将事情都给安排好,避免因为出现一些紧急的状况而出现一些波动,朝局该稳定的时候肯定还是需要稳定才好。

    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自然也不算短,真的要是有些野心家,说不定也有可能利用这样的一些时间做些事情,就是想要趁朱允熥不在京搞些小动作。

    道衍被叫到了文华殿,朱允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回凤阳的这些天,奏章你记得草拟,该急报的就抓紧急报。”

    其实选择在秋后回凤阳也是有原因的,不只是说距离老朱的寿宴近等等,最主要的还是一些事情基本上已经安排好了。

    秋税的征收等等都已经完成了,这自然也就意味着少了一桩大事,可以从容应对了。

    道衍就连忙说道,“殿下放心就是,现如今朝政之事自有章程。各级衙门也都知道该如何做事,定然不会误了大事。”

    这话当然有道理,现在天下已定,一些主要的矛盾和隐患也被解除,现在看似也就是只需要做好内政就足够了,其余的事情倒是不用担心太多。

    吏治被整顿、相权也不需要担心,勋贵集团的力量也被压制,大明现在内政方面看似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隐患。

    内忧没有,外患更是几乎不存在,没有割据势力、没有外敌环绕,现在大明不去攻打其他的势力,那就可以让一些邻国感觉到谢天谢地了。

    这一切自然也就意味着现在的朝廷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很多的事情可以正常的运转,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皇帝直接来裁决。

    朱允熥笑了笑,随即说道,“这些事情你心里有数就好,边关、军国大事,记得第一时间奏报陛下。”

    道衍点头,随即谨慎的问道,“殿下不在京的这些时日里,想来礼部等衙门也会多有准备,臣要不要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