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好,好啊,好得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四章

    京城。

    “陛下,砚台和王柯有要事求见。”太监总管四喜弓着身子小碎步跑进花园,勾头在乾文帝耳边低声说。

    正与皇子下棋,享受天伦之乐的乾文帝眼皮一跳,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他俩不是跟着唐文风回老家了吗?”

    四喜迟疑:“那奴才去拒了?”

    乾文帝叹气,将棋子扔回棋罐:“罢了,准是唐文风那小子又有什么事。宣去御书房。”

    皇后领着一众妃嫔起身:“恭送皇上。”

    乾文帝摆摆手,起身离去。

    等他走远,才有新进宫不久的妃嫔小声问:“这唐文风是何人?竟累得皇上特意走一遭?”

    曾经的慧嫔,如今的惠妃娘娘打趣道:“他啊,可是皇上的心尖尖。”

    右相之位空悬多年,乾文帝一直未曾提拔人补缺。好些人私底下都在传,这位置是给唐文风留下的。

    皇后眼神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慎言。”

    惠妃收敛笑:“是。”

    御书房内。

    乾文帝头疼地看着下跪二人:“说吧,他又有什么事?”

    砚台左右看了看。

    乾文帝手指微抬。

    四喜立刻让候在此处的小太监和宫女们退下去,关上殿门。

    见御书房内只剩下他们四人,砚台这才从背包里掏出一个木盒子。

    打开木盒子从里头拿出一个用粗麻布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乾文帝心头一跳,想到什么,猛地起身,双眼一瞬不瞬地盯着砚台的手。

    砚台将外头层层叠叠的粗麻布打开后,露出里头的黄色绸布。

    四喜也反应了过来,扑通一声跪地,低垂着头不敢多看。

    砚台双手高举掌中之物:“属下跟随唐大人回乡后,偶遇曾经服侍先帝的太监总管潘福海。他直言如今社稷太平,举国安宁,特遵照先帝遗命,将此物交与您。”

    乾文帝还有些不敢置信,苦苦寻找多年未果的东西如今就在自己眼前。

    他深吸了一口气,抬脚上前,手指来回蜷缩了好几次,才将砚台手中托举之物上掩盖的黄布掀开。

    雕刻着九龙的青绿色玉玺出现在他眼中。

    乾文帝一把将其拿起,双眼狂热地抚摸着下方所刻之字。

    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他沉声问:“潘福海呢?可有将他带回京中?”

    砚台摇头:“他说自己年迈多病,先帝交与他的任务完成,便不回来碍您的眼了。”

    乾文帝冷笑:“这是怕朕砍了他。”

    砚台低声道:“潘公公虽然没回来,但属下们带回来了另外一人。”

    “喔?谁?”

    “齐开。”

    乾文帝不解:“何人?”

    砚台额头紧紧贴在地面,小声说:“恭亲王府养的杀手。”

    乾文帝怔住,片刻后放声大笑。

    “好,好啊,好得很!”

    在场的另外三人心知他是动了怒,整个人都恨不得立马从原地消失。

    笑过了,乾文帝缓缓收回嘴角,眼里透着阴狠:“今年,朕的五十大寿一定要大操大办。”

    *****

    婚事过后,这时间眨眼而过。

    唐文风只觉得还没逍遥多少时日,就已到了三月。

    “你干嘛去啊?”苗桂花看他穿着草鞋。

    “不是要育秧苗了吗?我和你们一块儿。”唐文风道。

    “哪用得上你。”苗桂花挥手赶他。

    唐文风扛着锄头往外走:“我在家闲的骨头都快松了,和你们下地干干活正好。”

    众人笑道:“别人躲活儿还来不及,就你上赶着下地,真是不会享受。”

    手里头不缺钱后,苗桂花又买了七亩水田,凑了整二十亩。

    家里虽然人口多,如今也是够吃的。

    去年秋收了稻子后,这田里的水就放干净,用来种了其他的作物。

    这会儿还得重新松土,把地里的根刨出来,再续上水把土泡软。

    育秧苗的那块地得规整一番,堆出几块长方形的育苗床,周围留出来几条沟,到时候稻种撒上育苗床上,四面的沟里放上水,才能够保证湿润。过一个月左右,秧苗就长的差不多了,就能进行移栽。

    唐文风挥着锄头挖地,时不时弯腰把翻出来的根捡起来扔到田坎上。这些根晒干后也是可以当柴火烧的。

    隔壁田里干活的崔梅花小声和徐香草说:“你看老七,当了这么些年的官老爷,干起活来还有模有样的。”

    徐香草抬头看了眼,笑着说:“就是劳碌命。你没听砚台他们说,老七在宁州还下地呢。”

    崔梅花摇头叹气:“咱们家的人喔,一个个都不会享受。”

    明明手里头不缺钱了,还非得下地种田。瞧瞧镇上县城那些大老爷,一个个的捧着手玩,啥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