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山巅,薪火永存(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日,一切都将彻底告终,十几年的纠缠也将就此结束。

    在大漠可汗踏上高楼的那一刹那,九层的高台之上,火焰纷纷退却,为二人留下了对话的空间。

    对于敌人的礼遇,孔文生并未有任何表态,只是静静的弹完了这最后一曲。

    一曲终了,白衣的文人缓缓起身,抬手向自己的敌人发出了邀请。

    凭栏相望,远眺苍穹。

    “据那些投降本汗的余人所言,在你们余人的文化里,文人的最高成就是被搬入庙堂,冠以圣贤的称号。

    倘若先生愿意向本汗称臣,本汗愿授予先生丞相的位置,亦可在先生逝去后,为先生冠以圣人的称号……”

    听着大漠可汗招揽的话语,孔文生没有任何的动作,仍静静的望着远方的天穹。

    一旁对余人文化愈发了解的大漠可汗也不着急,静静的等着孔文生做出自己的抉择。

    许久,平静的声音在高楼之上缓缓响起。

    “云京之时,文生尚不识天命,只以为凭己之力可挽狂澜于天倾之中,

    只以为这世间的纠纷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可以凭人力去改变一切,

    有志者事竟成。

    那时的文生是桀骜的,也是好运的,

    遇上了一个有决心的君王,有着最为精锐的士卒,和那坚不可摧的云京城墙。

    也如文生所想,挡下你们并不难,胜利好似近在眼前。

    再后来,一夜之间,幻梦破碎。

    地龙撕碎了云京的城墙,也撕碎了君主的雄心,

    那时的文生是不甘的,

    因为文生并不是输给了你们,而是输给了那场地动,输给了一个当时我自以为的巧合,

    对于那时君主的绝望,文生理解,却并不那么认可。

    当时的文生觉得,只要再给文生一次机会,重整旗鼓,文生就有信心再次打回云京,收复山河,将你们全部赶回草原。

    再后来,绝望的君主将最后的希望交给了文生,

    从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教书先生一跃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文生只用了一年的时间。

    统领着天下的兵马,不断北伐,看着山河一点点收复,看着战事一点一点走向胜利,

    那时的文生是自豪的,

    自豪于自己的成就,自豪于自己即将完成先帝的遗志,在这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谨记,受命于危难之际,挽大厦于将倾。

    行月山脚,文生制定好了所有的计划,用一步一步的谋划,将你们的主力尽数引入陷阱之中,

    那是文生离毕生的梦想最近的一次,

    功成,则大局定矣。

    北伐胜利,还于旧都,驱逐异族,兴复大余,实现君主临终的嘱托。

    所有足以让文人被载入史册的至高成就都在那一刻向文生招手,而胜利近在眼前。

    当时的文生觉得,梦就要实现了。

    以布衣之身,行匡扶天下之任,何等的荣耀,何等的自豪。

    再后来,梦醒了。

    流火天降,砸碎了文生美好的幻梦,也砸碎了大余所有的希望,

    六十万将士在一夜之间尽数覆灭,

    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死在敌人手中,

    没有任何的荣耀,也没有任何的期许,

    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这该死的天命手中。

    文生想问,凭什么?

    这世间之事,难道不应该由人自己来决定吗?

    天定一切,那还要我们人的存在干什么?

    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所有人的付出,所有人的情感又算什么?

    那六十万将士背后的六十万家庭又算什么?

    被你们屠戮的亿万百姓,他们又算什么?

    难道我们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人连站出来去为他们发声,为他们争取,为他们拼搏的权利都没有吗?

    就该乖乖的缩在阴暗的角落,等待屠刀的降临,如猪狗一般被尔等驱使,

    为了苟活,卑躬屈膝,向自己的仇人苟且称臣吗?

    这叫什么天命,狗屁都不是!

    也是那一日,文生终于明白,

    这世间之事从来都不取决于人与人,

    这是人与神的战争,是人与天的战争,

    而这样的战争,人从来都没有胜算。

    那时的文生真正理解了昔日君主那一夜的绝望,理解了他走向烈焰时的决绝。

    自那以后,文生走上了遍历天下的道路。

    再后来,文生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希望,

    希望不大,却是文生所能寄托的所有,

    似那溺水之人紧紧抓住浮萍一般,文生同样只想紧紧的抓着这最后的希望。

    很多人说,一个处于绝望的人是最容易被欺骗,被蒙蔽的,

    只需要有人向他投去一点点的光芒与温暖,他就会自圆其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