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个人把便宜全占了(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哦,对了,还是个非残缺版的......

    书房里落针可闻,只能听见童贯时而急促、时而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童贯问道:“北伐后如何?”

    “但凭童王爷安排,下官绝无二话!”

    一句“童王爷”,让童贯的眼皮止不住抽动,再次沉默良久后,咬着牙一字一顿:“本相知道了。”

    ......

    次日,回京后一向少在朝会上开口的童贯突然进言,摆明车马的支持“集中安置派”。

    同时他还向徽宗建议,宜在这些辽国逃民中募集强健悍勇者编练新军,既能作为北伐助力,又可消弭聚而作乱之忧。

    北伐恢复燕云,不但是童贯的执念,也是宋徽宗赵佶的愿望,更是大宋朝野绝对的政治正确。

    最终,徽宗拍板准奏,朝臣们也很罕见的无人反对。

    接下来就是讨论新军团练使的人选,童贯举荐了武从文。

    不过这回可就没那么容易通过了!

    虽然这只是个从五品的低级小武官,可毕竟是个实职,朝臣们各有亲信,如何能够不争?

    于是各种推荐人选满天飞,论名头、论资历,武从文在其中毫不起眼,甚至劣势多多。

    可他也有其他人比不了的优势,一是童贯力荐,二是徽宗居然对他有些许印象!

    平方腊后,立功受赏者不少,可辞官不受者却没几个,惊奇之下赵佶还真就顺口过问了几人情况,其中就有这个武从文。

    还有一个不能摆到台面上的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补偿心理”。

    梁山人马在南征方腊时出力不少,损失也很惨重,可事后宋江和卢俊义二位首领却死的不明不白,这补偿多多少少肯定是要给一些的。

    不然以后谁还乐意招安?!

    《水浒》里,这个补偿最终落在了关胜、呼延灼等少数几人头上。

    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逼上梁山前本就是官僚体系中的一员,最后不但官复原职,还各自升了一级甚至更多。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不一样了,武从文这只小蝴蝶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事情。

    首先,方腊起事的时间提前了数月,前期的进展也更顺利。

    这便让本该死在攻克临安之战中的方百花,不但没死还成了东路军的统帅。

    不同于刚猛莽撞的庞万春,方百花用兵更加稳重,使得梁山军大部分时间都困守秀州,既少了很多血战,也少立了很多功劳,战后的封赏便没那么高。

    武从文的身份又很特殊。

    说他是梁山的人吧?

    招安时没他。

    说不是吧?

    这厮又和梁山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许多将领关系匪浅,甚至秀州之战的一半功劳都得算到他头上。

    可谓是既有功劳,又不犯忌讳!

    再加上童贯力荐、官家有印象,那还说啥?

    所有便宜就都让这厮全占了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