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布局五姓七望(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件上写着:贞观二年,荥阳郑氏为打通岭南至南中六诏的商道,不惜屠杀黔中道播州边境赵家村全村二百零六口人。

    陶一言又继续往下翻,第二份文件上写着:贞观三年,太原王氏为霸占河南道文登县青木村的铁矿,屠全村三百六十二口人。

    再往下翻,夺人田产、强强民女、无故杀人、勾结响马、抢劫商旅等等恶事比比皆是。

    短短大半个月,查出的人命案子上百起,涉及人命千余条。

    “大人,五姓七望坏事做绝,一定不能轻易放过。”

    苏定方向陶一言沉声进言。

    这个铁血汉子的脸上,此时满脸的愤恨。

    “本官知道,待我们将事情暗中调查清楚,一个也不放过。”

    “五姓七望就该诛十族。”

    陶一言咬牙切齿道。

    思虑了一会又接着说:“此事应当严格保密,锦衣卫所有成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如有泄密者,定斩不饶。”

    “另外,对于一些知情者可以秘密抓捕,准许刑讯逼供。”

    “哼!抓的人多了,我就不信,他们的肮脏事没人说出来。”

    “另外,他们在各处的产业也要调查。”

    “本官要提前布局,做好接收他们产业的准备。以免他们垮台,造成物资缺乏。”

    “另外多派一些人手打入敌人内部刺探情报。”

    “本官不管你们办事的过程,要的是结果。”

    “好了,你们各自办差去吧!最近这段时间,本官都在长安,有事随时禀报。”

    陶一言说完,挥挥手让众人下去。

    ……………………

    接下来一个月时间里,全国各地人口失踪比例大大增加。

    特别是长安城内,失踪的多是五姓七望的家族子弟和族中管事。

    为此,长安县令和万年县令整日奔波,却毫无头绪。

    在各方的压力下,刑部派出几波得力捕头前去调查,都无功而返。

    一时间,长安城中阴云密布,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五姓七望似乎预感到有什么不对,七个族长陆续聚集到长安城中商议对策。

    ……………………

    陶一言这边也不轻松。

    他每天要甄别上千份情报的价值。

    三位公主都少有见到他的时候。

    如今,他们已经秘密抓捕人犯多达三百余人。

    顺心商号隔壁赵老板的大宅被买了下来。

    上面依旧住人,地下却被挖空大半。

    三百多犯人全部被关押在这里,锦衣卫的同袍们戏称这里为赵狱。

    赵狱中老虎凳、烙铁、铁钳、夹棍、小黑屋各类刑具应有尽有。

    进了这里,不怕你不招,只嫌你招供得太快。

    这一个月时间里,顺心商号也迅速扩张,招聘了大量人手,随时准备接盘五姓七望的产业。

    ……………………

    大唐贞观十八年二月初五夜间。

    长安城升平坊锦衣卫总部。

    此时已经到了宵禁的时候。

    两个身着普通装束的卫兵正在东拉西扯的聊着女人的话题。

    从外面看来,这里风平浪静。

    此时的锦衣卫地下密室,却是另一番景象。

    大唐皇帝李世民,高高坐在正中那把金丝楠木椅子上。

    宽大的密室里点着五盏汽灯,令整个密室亮如白昼。

    下面右边依次坐着李承乾、陶一言、苏定方等人。

    左边则坐着李道宗、程咬金、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

    李世民阴沉着脸,看向下面诸人,目光最终锁定陶一言:“文昌侯,关于五姓七望的案件,可有所收获?”

    “启禀陛下,锦衣卫已经调查出他们五姓七望涉案八百二十五起,件件皆有实证。”

    “接盘五姓七望产业之事,可有进展?”

    “陛下请放心,顺心商号早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接盘。”

    “对方的首脑人物可有监控?能否随时抓捕?”

    “陛下无须担忧,他们的兜裆布什么颜色,每日都有禀报。”

    “既如此,朕准备在寒食节行动,可有阻力?”

    “锦衣卫人手不足,还请陛下调派军中将士支持。”

    “此事朕已经考虑好,各位将军也带来了,你只需派人引路和指认人犯便可。这次行动,你可想好找什么借口?”

    “这借口嘛!陛下可以在寒食节前几日下一道圣旨,进行全国第二次扫黑除恶行动。”

    “好,朕便依你所言。只是行动之前,还需你去点燃这根扫黑除恶的导火索。”

    “这个嘛!行,微臣就亲自带几位公主去敲响五姓七望的丧钟。”

    这番对答,让李世民大大的放下心来。

    如今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