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亲迎(1)(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

    宜:嫁娶、祭祀、祈福、栽种、破土等;

    忌:上梁、移徙、扑鱼、纳采问名等;

    喜神:正南

    胎神:正南

    财神:正南

    福神:正南

    如此大好的日子,正是陶一言的首席大弟子李淳风,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推算出来的。

    兄长陶一剑带着夫人陶林氏和五岁的双胞胎儿子陶安东、陶安南已经提前几天到达长安。

    今天当然是大唐文昌侯亲迎的好日子。

    前一天晚上,陶一言已经按规矩沐浴焚香,用猪、牛、羊三牲酒礼祭祖。

    告知陶氏列祖列宗,自己即将娶妻。

    接着又举行了安床礼。

    在一个大房中安放好金丝楠木特制的雕花拔步床。

    将缘钱放置在床褥的四角,再撒上寓意早生贵子的红枣、花生、桂圆和莲子。

    上午巳时二刻,正是李淳风选定的吉时,三顶巨大的十六抬花轿被提前放置在大门前亮轿。

    (巳时一刻是09:30分)

    巳时二刻一到,整个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皇宫出发。

    由于陶家人丁稀少,陶一剑一家四口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陶一剑带着长子陶安东陪陶一言迎亲,陶林氏带着次子陶安南在家接待客人。

    整个迎亲队伍长达两里路,陶一言穿着大红新郎服饰,骑在高大的战马上,满面春风。

    他后面紧跟着的是兄长陶一剑父子。

    再后面是程壮、程大牛、冷剑、冷行、程怀默等人。

    接下来是一大群旗、锣、伞、扇和三顶巨大的花轿,敲锣打鼓的好不热闹。

    一路上过去,左武侯府兵丁和万年县衙差早已经将街道封锁,禁止行人随意通行。

    不仅如此,队伍过处,还有几十人拿着崭新的开元通宝和纸包糖向路人抛洒。

    长安城的许多百姓,都是一边捡钱,一边嘴里骂不绝口。

    陶一言被他们“狗大户”、“败家子“的骂了一路。

    这些人骂归骂,捡铜钱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手慢的。

    ……………………

    一个时辰后,队伍终于抵达皇宫。

    此时,三位公主已经妆容整齐,聚集在丽正殿中,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

    陶一言远远就看到丽正殿的外院围着一大群人。

    队伍走到近前停下来,陶一言等人下得马来,走近一看,大门关得严丝合缝。

    周围的人都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一行人。

    “笃笃笃……笃笃笃……”

    陶一言上前拿起门上的铺首衔环就敲。

    (铺首衔环,是古代装在门上,用于开关大门和叩门的物件。环是门环,铺首是门环的底座。)

    他知道今天必然要过五关斩六将。

    “吱吱”

    大门打开一条缝,一颗可爱的小脑袋露了出来,正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七岁的李季明。

    “姐夫!你来了呀!“

    李季明左右晃晃脑袋,露出一个俏皮的笑容。

    陶一言使劲推了一下大门,没推动。

    想来里面应该是被人顶住了。

    “姐夫给你吃罐头,你把大门松开好不好?”

    陶一言从冷剑手中拿过一罐头,在李季明眼前晃了晃。

    准备打开罐头喂她吃。

    “不好!今天早上我吃过罐头了!”

    李季明嘟起小嘴,摇了摇头。

    “你出来让姐夫抱抱,好不好?姐夫好久没抱你了!”

    “不好!”

    “纸包糖?

    “不吃!”

    “奶茶?”

    “不要!”

    “姐夫这里有两颗大大圆圆的东珠,我们一起玩弹珠游戏好不好?”

    陶一言从袖袋里取出两颗硕大的东珠,递到李季明眼前。

    “好呀!这个好,我要东珠。”

    李季明伸出小手就要抓姐夫手中的东珠。

    陶一言连忙将手一缩,笑道:“你出来姐夫就给你。”

    “好!开门!”

    李季明对身边的人吩咐一声。

    大门应声打开了,小家伙嗖的从门内溜出来,抓起陶一言手中的两颗东珠,又想溜回去。

    不料被身后的陶一言一把抱了起来。

    身后的冷剑等人顶住大门,陶一言抱着李季明过了第一关。

    进去一看,原来门内居然有十几个壮汉在顶门。

    此时众人都笑呵呵的看着他。

    “诸位辛苦了!”

    陶一言说完,从冷行提的一袋碎银子里抓起一大把往空中一抛,就带着人继续往前走。

    来到丽正殿大门前,这里有一大堆小娘子正在等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