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回京(2/3)
焦子侠离开,戴云连夜写了一份奏折烦请成州刺史府的衙役送往京城皇宫,奏折中尽是成州征粮制恢复与完善,以及焦子侠的功与罪。一直到清雅催促戴云睡觉,戴云方才抱着清雅去睡觉。
夜晚过去,白昼姗姗来迟,成州秋决的爆竹声中,焦子侠扔出手中的斩杀令牌,刽子手手拿刀的声音,刽子手刀起,十一颗人头落地,围观的百姓拍手称快。此时的官道上戴云和清雅共骑一匹马跑在最前面,陶虎和薛恒各自骑着快马跟在后面。
清雅坐在马背上,笑嘻嘻地问:“公子,我们为何不去秋决现场?成州百姓对公子甚是喜欢。”
“成州百姓都是善良的,那些进京告御状的流民冒充大虞乡的百姓也是想引起朝廷的注意。此次查案我就是一个陪衬,焦主簿才是干事的人,我们还是不要抢他的风头,识趣一点儿早些离开,京城才是我们的家。”戴云一字一顿地说着,“夫人,快些回京城,花雪儿一直念着你呢,还有一个对你恨之入骨,那就是云霞公主殿下。”
清雅听完这些,嘟着嘴,小声说,“别提了,回到京城很烦,就是你故意整我。”
戴云呵呵一笑,“快走吧!若是酉时前赶不到京城,我们就要宿在城外客栈,那也太惨了!”
两人共骑一匹马,一路上说说笑笑,好生热闹。回京城的路上,有许多流民陆陆续续地回成州。若不是戴云亲自去一趟成州,还怎会以为这些都是成州刺史司禹故意安排的障眼法。
“此次成州之行,本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算是一无所获,除了一个保守秘密的司禹,其他都是浮云。大虞乡的事情早已被众人知晓,只是我最后一个知道。如此看来,司禹就是当年那个案子的关键突破口。只要司禹开了口,成天兴的秘密也瞒不住,幕后之人定然也坐不住了。与其待在成州,还不如早日回京城大理寺尽早撬开司禹的嘴,得到他保守的秘密。”戴云一边骑马,一边反思。
待戴云骑马载着清雅第一个出现在京城东门,陶虎和薛恒骑着马跟在后面。太子高寅带着一众侍卫出现在京城东门城楼上,陶虎第一个发现高寅的身影,手指东门城墙,“大人,太子殿下在东门城楼上。”戴云一抬头也看到太子高寅,一摆手,“先进城,陶侍卫和薛大哥在下面护卫夫人,我上城楼去和太子殿下见面。”
戴云骑马载着清雅进城,快速下马,薛恒和陶虎也下马陪着清雅。戴云手摇折扇走上东门城楼,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到太子高寅面前,躬身施礼道:“殿下,戴某来迟了。”
高寅扶起戴云,笑着说:“此次老师成州之行布局巧妙,一招就让成州刺史司禹入局,那些刺客尸体认不得,仍不得,烧不得,丢不掉,一沾上就是死罪。只是当堂棍棒伺候朝堂命官有些过,但效果更好。老师,从你的身上孤看到了戴相爷的影子。”
戴云尴尬一笑,“殿下,现在还不是动成天兴的时机,可以通过司禹敲打成天兴,微臣正在查一个案子,案子查清之日,就是成天兴的末日。殿下,莫要心急,有些事情需要一步步来做。先要剪除成天兴在朝堂的羽翼,把他孤立到绝境。”
太子高寅很是震惊,“老师为何得知孤要动成天兴?”
“成天兴第一次派人在大汉国宁阳城刺杀微臣,微臣险些丧命,陛下也知道此事;此次微臣前往成州查案,又是成天兴派人行刺,两次行刺钦差,陛下早已对成天兴动了杀念,陛下想干的事情殿下自然也会紧紧盯着。”戴云第一次对外讲出如此隐晦之事。
高寅第一次听到宁阳城行刺之事,还是很震惊,紧攥拳头,“这就是大康右相,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叛国,这个成天兴不能留,必须要除掉,具体怎么做还要看老师的安排。”
戴云叹息一声,“殿下,此次臣也给御史台惹麻烦了,还被罚了三个月俸禄,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高寅笑着说,“老师不必放在心上,对待像成州刺史司禹这样的庸碌之辈重打何妨,就是当堂处斩也无妨。三个月俸禄本宫补给老师。”
戴云提出一个建议,“殿下,陶侍卫完璧归赵,没受伤,没出事,可以上战场了。”
高寅早已知晓这件事,并不打算和戴云计较,一直和戴云闲聊,“老师,回来就好,成州百姓定会记着戴家儿郎的英勇,大虞乡是戴大将军亲自为北境边军阵亡将士们魂归之所,大虞是上古部落首领之名。今日还有人会等在戴家古宅,猜猜看,是谁?”
“莫不是云霞公主?”戴云大胆地预测着,也不希望这是真的。
高寅笑着点头,“本宫在东门迎接老师,云霞在戴家古宅门前等待,这是陛下的意思。”
戴云还真是受宠若惊,心中不免为清雅担心一二。高寅拉着戴云走下城楼,共同坐上马车,清雅被迫坐上马车跟着薛恒回古宅,陶虎一人牵着三匹马慢悠悠地跟着。
清雅第一次和太子高寅,戴云一同坐一辆马车,不敢大声说话,一把将戴云拉到一边,小声嘀咕:“今日如此怪异,会发生什么?这个长相难看的人是太子吗?圣上选人的眼光也不怎么样?”
夜晚过去,白昼姗姗来迟,成州秋决的爆竹声中,焦子侠扔出手中的斩杀令牌,刽子手手拿刀的声音,刽子手刀起,十一颗人头落地,围观的百姓拍手称快。此时的官道上戴云和清雅共骑一匹马跑在最前面,陶虎和薛恒各自骑着快马跟在后面。
清雅坐在马背上,笑嘻嘻地问:“公子,我们为何不去秋决现场?成州百姓对公子甚是喜欢。”
“成州百姓都是善良的,那些进京告御状的流民冒充大虞乡的百姓也是想引起朝廷的注意。此次查案我就是一个陪衬,焦主簿才是干事的人,我们还是不要抢他的风头,识趣一点儿早些离开,京城才是我们的家。”戴云一字一顿地说着,“夫人,快些回京城,花雪儿一直念着你呢,还有一个对你恨之入骨,那就是云霞公主殿下。”
清雅听完这些,嘟着嘴,小声说,“别提了,回到京城很烦,就是你故意整我。”
戴云呵呵一笑,“快走吧!若是酉时前赶不到京城,我们就要宿在城外客栈,那也太惨了!”
两人共骑一匹马,一路上说说笑笑,好生热闹。回京城的路上,有许多流民陆陆续续地回成州。若不是戴云亲自去一趟成州,还怎会以为这些都是成州刺史司禹故意安排的障眼法。
“此次成州之行,本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算是一无所获,除了一个保守秘密的司禹,其他都是浮云。大虞乡的事情早已被众人知晓,只是我最后一个知道。如此看来,司禹就是当年那个案子的关键突破口。只要司禹开了口,成天兴的秘密也瞒不住,幕后之人定然也坐不住了。与其待在成州,还不如早日回京城大理寺尽早撬开司禹的嘴,得到他保守的秘密。”戴云一边骑马,一边反思。
待戴云骑马载着清雅第一个出现在京城东门,陶虎和薛恒骑着马跟在后面。太子高寅带着一众侍卫出现在京城东门城楼上,陶虎第一个发现高寅的身影,手指东门城墙,“大人,太子殿下在东门城楼上。”戴云一抬头也看到太子高寅,一摆手,“先进城,陶侍卫和薛大哥在下面护卫夫人,我上城楼去和太子殿下见面。”
戴云骑马载着清雅进城,快速下马,薛恒和陶虎也下马陪着清雅。戴云手摇折扇走上东门城楼,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到太子高寅面前,躬身施礼道:“殿下,戴某来迟了。”
高寅扶起戴云,笑着说:“此次老师成州之行布局巧妙,一招就让成州刺史司禹入局,那些刺客尸体认不得,仍不得,烧不得,丢不掉,一沾上就是死罪。只是当堂棍棒伺候朝堂命官有些过,但效果更好。老师,从你的身上孤看到了戴相爷的影子。”
戴云尴尬一笑,“殿下,现在还不是动成天兴的时机,可以通过司禹敲打成天兴,微臣正在查一个案子,案子查清之日,就是成天兴的末日。殿下,莫要心急,有些事情需要一步步来做。先要剪除成天兴在朝堂的羽翼,把他孤立到绝境。”
太子高寅很是震惊,“老师为何得知孤要动成天兴?”
“成天兴第一次派人在大汉国宁阳城刺杀微臣,微臣险些丧命,陛下也知道此事;此次微臣前往成州查案,又是成天兴派人行刺,两次行刺钦差,陛下早已对成天兴动了杀念,陛下想干的事情殿下自然也会紧紧盯着。”戴云第一次对外讲出如此隐晦之事。
高寅第一次听到宁阳城行刺之事,还是很震惊,紧攥拳头,“这就是大康右相,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叛国,这个成天兴不能留,必须要除掉,具体怎么做还要看老师的安排。”
戴云叹息一声,“殿下,此次臣也给御史台惹麻烦了,还被罚了三个月俸禄,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高寅笑着说,“老师不必放在心上,对待像成州刺史司禹这样的庸碌之辈重打何妨,就是当堂处斩也无妨。三个月俸禄本宫补给老师。”
戴云提出一个建议,“殿下,陶侍卫完璧归赵,没受伤,没出事,可以上战场了。”
高寅早已知晓这件事,并不打算和戴云计较,一直和戴云闲聊,“老师,回来就好,成州百姓定会记着戴家儿郎的英勇,大虞乡是戴大将军亲自为北境边军阵亡将士们魂归之所,大虞是上古部落首领之名。今日还有人会等在戴家古宅,猜猜看,是谁?”
“莫不是云霞公主?”戴云大胆地预测着,也不希望这是真的。
高寅笑着点头,“本宫在东门迎接老师,云霞在戴家古宅门前等待,这是陛下的意思。”
戴云还真是受宠若惊,心中不免为清雅担心一二。高寅拉着戴云走下城楼,共同坐上马车,清雅被迫坐上马车跟着薛恒回古宅,陶虎一人牵着三匹马慢悠悠地跟着。
清雅第一次和太子高寅,戴云一同坐一辆马车,不敢大声说话,一把将戴云拉到一边,小声嘀咕:“今日如此怪异,会发生什么?这个长相难看的人是太子吗?圣上选人的眼光也不怎么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