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请缨(2/3)
“好好看!”高瑛接过凌风剑,认真瞧着凌风剑剑鞘上的龙凤雕饰,轻轻拔出凌风剑,长剑锋芒毕露,舞起来剑气凌越清风。戴云第一次发现凌风剑舞起来颇有惊人的剑气,在旁快乐地拍手鼓掌。
戴云和高瑛在栖云山一直待到未时四刻,两人骑马返回京城,一路上出奇地顺利。高瑛骑马直接回王府,戴云骑马回到大理寺,刚下马,将马绑在大理寺门前的拴马桩上,一抬头,瞧见一个熟悉的人,竟然是段天福,“公公,你怎么来了?”
段天福瞧着一脸笑意的戴云,一甩拂尘,“戴大人,戴公子,你可让老奴好等啊,陛下召见,跟着老奴进宫,要带上陛下想要看的文书。”
戴云似懂非懂地点头,“公公,一起进宫面圣。”
段天福拉着戴云坐上马车前往皇宫,一路上戴云试探地问了几句,还是没问出什么,只能暂且忍耐。每一次面君都会出现一些意外之事,戴云早已习惯这些事情。
“戴公子,戴大人,你还是好好想想上次面君的事情。”段天福还是忍不住提醒一句。
戴云从衣袖中掏出一沓文书,低声说,“公公放心,早准备好了,大理寺的官员办事干脆利落,烦请公公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段天福叹息一声,轻吹一口气,“戴公子,戴相爷在世之时可没公子这般调皮。”
戴云这才知道段天福的事情,和原先猜测得一样,陛下的贴身太监竟然是家父生前安插的人,“公公放心,在下知道公公的美意,会和家父一样保护公公。”
段天福惊讶于戴云的聪慧,还是笑着点头。这就是段天福最真实的样子。
他领着戴云一步步走进御书房,高世尧正坐在书案前看奏章,瞧见戴云走进来,站起身笑着问:“戴爱卿,均州刺史一案可查清?昨夜爱卿的奏章朕已看过,均州之事朕已知晓。”
戴云躬身施礼,从衣袖中掏出大理寺审讯记录和案子具结文书递给高世尧,“陛下,大理寺已审结此案,这些是审讯记录和具结文书,请陛下览阅。”
高世尧接过这些文书前后看了三遍,神情变得异样,“宁王府的管家竟然如此无法无天,胁迫均州刺史府属官联名诬陷均州刺史墨青运,还派人追杀墨青运的家人,想要杀人灭口。朕已调越州刺史付生任均州刺史,越州司马孟得霄暂代刺史一职。现下之困局,该怎么破?”
段天福此时在旁拿出一封书信递给高世尧,“陛下,这是越州司马孟得霄写给宁王的回信,被禁军在城外截获。”
高世尧展开书信看了一眼,书信内容:
宁王殿下,越州形势岌岌可危,京城有人前来质询私铸军械兵器一事,越州境内铜铁矿的开采出现劳力减少,工匠逃跑,恐被朝廷发觉,只能暂时隐蔽。成相府的门人无事生非,来越州刺史府质询下官此事,请宁王殿下安抚好成相爷,切切。
越州 孟得霄 白
高世尧将书信递给戴云,“你也看看,越州司马竟然是宁王的人,还和成天兴有关联。”
戴云思考片刻,跪下磕头,“陛下,臣有一计可令宁王困于京城,先把老宁王一家接到京城王府,名为孝敬,实为软禁;第二步将越州军分批调往北境抗击秦贼,待越州军离开越州,速调成州驻军进入越州,名为换防,实为监视;第三步微臣带人前往越州暗访查出越州私铸军械兵器的铜铁矿所在地,撤换暗中投靠宁王的官吏。至于京城的宁王也不敢有动作,宁王没了私军,没了封地,只是一只困在牢笼的老虎。不足为虑。”
高世尧频频点头,笑着说:“戴爱卿果然好计谋!现在看来,越州司马孟得霄也不堪重用,朕已决意让墨青运官复原职,调任越州刺史,宁王府管家康泰和成相府的管家成源先行无罪释放,只有让两人先动起来才能有所收获。古人云,予取予夺,先投下诱饵,才能调到大鱼。”
戴云低声回道:“陛下圣明。明日微臣便动身前往越州暗访,宁王殿下私铸军械兵器必须有凭据才能定罪,太子殿下可同往,顺便体察南境民情。”
高世尧笑着点头,“戴爱卿,前几日太子请旨处斩三年前秋闱犯事的一干人犯,这是你给太子出的主意吧?这招敲山震虎果然好用,今年的秋闱可顺利进行。”
“臣不才,但身为太子少师,定要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戴云再次躬身施礼。
高世尧高兴地说:“戴爱卿说得在理,朕准太子与爱卿同往越州暗访,听定王说爱卿棋艺不错,来对弈一局。”
戴云应了一声“臣遵旨”。段公公在软榻上准备好围棋棋盘和黑白子棋子。
“陛下,先请落子。”戴云选了白子,高世尧选了黑子。高世尧笑着执黑点三三位,戴云还是执白子落在天元位,一来一往中,一黑一白落子,戴云在落后十子后依然留了一口气,借助这口气顺利提黑子十三子。高世尧瞧着棋盘深入思考,心中对戴云的棋艺大为赞赏,突然扔下黑子,笑着说:“戴爱卿,这盘棋等爱卿从越州归来继续下。”
戴云站起身,躬身施礼道:“臣棋
戴云和高瑛在栖云山一直待到未时四刻,两人骑马返回京城,一路上出奇地顺利。高瑛骑马直接回王府,戴云骑马回到大理寺,刚下马,将马绑在大理寺门前的拴马桩上,一抬头,瞧见一个熟悉的人,竟然是段天福,“公公,你怎么来了?”
段天福瞧着一脸笑意的戴云,一甩拂尘,“戴大人,戴公子,你可让老奴好等啊,陛下召见,跟着老奴进宫,要带上陛下想要看的文书。”
戴云似懂非懂地点头,“公公,一起进宫面圣。”
段天福拉着戴云坐上马车前往皇宫,一路上戴云试探地问了几句,还是没问出什么,只能暂且忍耐。每一次面君都会出现一些意外之事,戴云早已习惯这些事情。
“戴公子,戴大人,你还是好好想想上次面君的事情。”段天福还是忍不住提醒一句。
戴云从衣袖中掏出一沓文书,低声说,“公公放心,早准备好了,大理寺的官员办事干脆利落,烦请公公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段天福叹息一声,轻吹一口气,“戴公子,戴相爷在世之时可没公子这般调皮。”
戴云这才知道段天福的事情,和原先猜测得一样,陛下的贴身太监竟然是家父生前安插的人,“公公放心,在下知道公公的美意,会和家父一样保护公公。”
段天福惊讶于戴云的聪慧,还是笑着点头。这就是段天福最真实的样子。
他领着戴云一步步走进御书房,高世尧正坐在书案前看奏章,瞧见戴云走进来,站起身笑着问:“戴爱卿,均州刺史一案可查清?昨夜爱卿的奏章朕已看过,均州之事朕已知晓。”
戴云躬身施礼,从衣袖中掏出大理寺审讯记录和案子具结文书递给高世尧,“陛下,大理寺已审结此案,这些是审讯记录和具结文书,请陛下览阅。”
高世尧接过这些文书前后看了三遍,神情变得异样,“宁王府的管家竟然如此无法无天,胁迫均州刺史府属官联名诬陷均州刺史墨青运,还派人追杀墨青运的家人,想要杀人灭口。朕已调越州刺史付生任均州刺史,越州司马孟得霄暂代刺史一职。现下之困局,该怎么破?”
段天福此时在旁拿出一封书信递给高世尧,“陛下,这是越州司马孟得霄写给宁王的回信,被禁军在城外截获。”
高世尧展开书信看了一眼,书信内容:
宁王殿下,越州形势岌岌可危,京城有人前来质询私铸军械兵器一事,越州境内铜铁矿的开采出现劳力减少,工匠逃跑,恐被朝廷发觉,只能暂时隐蔽。成相府的门人无事生非,来越州刺史府质询下官此事,请宁王殿下安抚好成相爷,切切。
越州 孟得霄 白
高世尧将书信递给戴云,“你也看看,越州司马竟然是宁王的人,还和成天兴有关联。”
戴云思考片刻,跪下磕头,“陛下,臣有一计可令宁王困于京城,先把老宁王一家接到京城王府,名为孝敬,实为软禁;第二步将越州军分批调往北境抗击秦贼,待越州军离开越州,速调成州驻军进入越州,名为换防,实为监视;第三步微臣带人前往越州暗访查出越州私铸军械兵器的铜铁矿所在地,撤换暗中投靠宁王的官吏。至于京城的宁王也不敢有动作,宁王没了私军,没了封地,只是一只困在牢笼的老虎。不足为虑。”
高世尧频频点头,笑着说:“戴爱卿果然好计谋!现在看来,越州司马孟得霄也不堪重用,朕已决意让墨青运官复原职,调任越州刺史,宁王府管家康泰和成相府的管家成源先行无罪释放,只有让两人先动起来才能有所收获。古人云,予取予夺,先投下诱饵,才能调到大鱼。”
戴云低声回道:“陛下圣明。明日微臣便动身前往越州暗访,宁王殿下私铸军械兵器必须有凭据才能定罪,太子殿下可同往,顺便体察南境民情。”
高世尧笑着点头,“戴爱卿,前几日太子请旨处斩三年前秋闱犯事的一干人犯,这是你给太子出的主意吧?这招敲山震虎果然好用,今年的秋闱可顺利进行。”
“臣不才,但身为太子少师,定要为太子殿下肝脑涂地。”戴云再次躬身施礼。
高世尧高兴地说:“戴爱卿说得在理,朕准太子与爱卿同往越州暗访,听定王说爱卿棋艺不错,来对弈一局。”
戴云应了一声“臣遵旨”。段公公在软榻上准备好围棋棋盘和黑白子棋子。
“陛下,先请落子。”戴云选了白子,高世尧选了黑子。高世尧笑着执黑点三三位,戴云还是执白子落在天元位,一来一往中,一黑一白落子,戴云在落后十子后依然留了一口气,借助这口气顺利提黑子十三子。高世尧瞧着棋盘深入思考,心中对戴云的棋艺大为赞赏,突然扔下黑子,笑着说:“戴爱卿,这盘棋等爱卿从越州归来继续下。”
戴云站起身,躬身施礼道:“臣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