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秦逐想装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逐给机会?

    温兆国摇摇头:“他这是想立威。”

    听到这里,林守义反应了过来。

    这次秦逐邀请的嘉宾,不是团购市场的大咖,就是互联网市场的知名高管。

    分量比他们温氏邀请的嘉宾不知道要高多少。

    试想一下。

    同样都是举办发布会。

    一边门庭若市,往来无白丁,另一边则是门可罗雀,出席的嘉宾没一个是能叫得出名字的。

    两者一对比,温氏这边自然是要落于下乘。

    省流版:秦逐想装逼。

    但,这样的举动,无疑是给了温氏一个打响名头的机会。

    以温氏目前的财力,再加上一进市场便和镁团打擂台的举动,他们的团购项目,必定会获得空前的关注度。

    这样一来,相当于是免费打了一波广告。

    而这波免费广告,还是镁团亲手送过来的。

    “温董,还是您看得通透,这一招实在是高。”反应过来的林守义,适时地拍起了马屁。

    “常规手段罢了,不足称道。”

    温兆国摆摆手,一脸的风轻云淡。

    “这次的机会,千载难逢。”

    温兆国吩咐道:“你跟小林,你们两父子得尽快把工作落实下去,公关方面的造势,一定要足。”

    “明白。”

    林守义重重地点了点头。

    “对了温董,我突然想起一个事。”

    林守义想了想,然后拿出了手机,点开了一篇报道放在了温兆国的面前。

    这是一篇关于‘外卖’的报道。

    讲的是一个沪城的大学生,创办了一个叫‘饿了吗’的平台,解决了一个‘就餐’的行业痛点。

    目前已经完成了b轮的融资,获得了‘经纬’以及‘金沙江’两家风投公司,价值600万美刀的融资。

    获得这笔融资之后的‘饿了吗’,已经着手全国化布局的战略。

    而根据报道里面的预估,‘外卖’很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风口,甚至,产值有可能会超过目前的团购市场。

    温兆国看完这篇报道后,直接摇了摇头。

    “故弄玄虚的报道罢了,不足为虑。”

    很显然,温兆国并不看好外卖赛道,觉得这些所谓的报道,只不过是混淆视听的烟雾弹。

    甚至,在他看来,这些报道说不定就是那个叫‘饿了吗’的平台搞出来的。

    区区600万美刀的融资,就吹得跟什么似的。

    还超过团购市场?

    现在的年轻人,还真能做白日梦。

    “不要被这些没营养的报道转移了注意力,像这些没有前途的项目,也就只能靠这些噱头来吸引那些傻瓜投资人罢了。”

    温兆国嗤之以鼻:“在不清楚食物的品质、不清楚商家的信息,光靠网上这些图片,谁会去消费?消费者不是傻子,这样的项目,注定走不长远。”

    “是我考虑不周。”

    林守义讪笑一声。

    但,不论是林守义还是温兆国,都没有料到,关于外卖行业的报道,只是一个开始。

    在他们筹备发布会的过程当中,网络上关于外卖行业的报道越来越多。

    有不少的经济学家,都纷纷开始露面,开始宣传外卖行业的前景。

    最为直接的例子便是啃啃鸡的宅急送服务以及必剩客的宅急送服务。

    这些都是比较知名的品牌,并且早在零几年便已经开始了外卖配送服务。

    只不过,他们的局限性比较大,只是自家门店的增值服务。

    而现在,有人把这套模式,直接搬到了线上。

    ‘到家美食汇’、‘零号线’、‘点我吧’、‘易淘食’等外卖平台开始涌现。

    直到这个时候,众人才发现,原来,早在10年前后,便已经有这么多企业开启了外卖业务。

    而这些企业,在此之前,都还是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突然被人点名,搬到明面上,他们自己,其实也有点懵。

    远在沪城大学城附近的一个出租屋里,‘饿了吗’的创始人张煦豪看着铺天盖地的报道,陷入了沉思。

    什么情况?

    我没买水军啊!

    怎么会有人把我扒得这么干净?

    张煦豪整个人都是懵的。

    可以说,现在整个外卖行业里头,他的‘饿了吗’风头最盛。

    但,也是被扒得最干净的一个。

    不仅仅是他读研究生期间就开始创建外卖平台这件事,连‘饿了吗’的整套核心玩法,都被人扒了个底朝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现在只要有一个技术团队,就可以轻轻松松把‘饿了吗’的模式复制过去。

    最离谱的是,一些开源平台上,竟然还出现了一套简易的外卖系统,免费开源给开发者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