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深夜讨论(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品质,他的表现让松井直辉感到满意,甚至可以说是惊喜。

    在看到了板井弥久的潜力与价值后,他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板井弥久更多的信任与机会。

    板井弥久尚且不知道上司的心理活动,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讲解中。

    “大家都知道,支那的沿江沿海岸的防御武力,皆不及我们。”

    “重庆还有个自然条件上的优势,那就是利于防空。”

    “首先是雾多,重庆是有名的‘雾都’,年平均有雾的日子近100天,这对于防空袭是有好处的。”

    “如果我们对重庆实施无差别大轰炸,但也只能选择在4-9月间这个无雾的时间段进行。”

    “当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雾。”

    “其次,重庆是个山城,其地下是坚固的岩石,这很有利于修筑防空洞。”

    “根据我的估计,一旦战争爆发,重庆的防空洞从现在的不到一百个左右增加到了一千余个,可以容纳三四十万人。”

    “因此,他们要找一个我们的海军、陆军和空军都不能来的地方,作他们政府的根据地,这是国民政府今后迁渝主要原因。”

    松井直辉听了频频点头。

    板井弥久继续道:“这第二点,便是交通上的优势。”

    “处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的重庆,依靠便利的水运条件,已成为西部地区最大水道运输网的总枢纽。”

    “通过长江与嘉陵江,重庆上可沟通四川各地,下可直达长江中下游的各个城市。”

    “优越的水运可以极大的帮助迁都。预计当时90%以上官员,都可以通过长江乘船到达重庆。

    “而内迁的机器、物资等几乎也都是通过长江到达重庆,然后再通过重庆分转各地。”

    松井直辉连连点头,一些大的机器设备,依靠陆运和空运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长江水运才能运到重庆。

    而一旦宜昌等长江沿线的战略要地失守前,西南地区的数百万壮丁,大后方生产的大量武器弹药、粮食补给等,也可以通过长江运往前线。

    如果没有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加持,要想顺利完成迁都、各种工厂学校的内迁,是完全不可能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