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丹阳书院(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怎么解了吧?!”郭鸣仁调侃了一句。

    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问题来了,水烧开时蒸气升腾,那种蒸气是水还是气?”

    “应该是气……吧?!”这回那位同学也没有多少自信。

    不对,没有那么简单!

    一般人的认识中,很自然会认为是气。但是他这样问,有人就会反其道而行就是答案。

    “是水吗?”

    “嗯,肯定是!冬天烧水时我伸手去取暖,手里是湿润的!”

    “没错,是水!”

    同学们以为自己猜中了答案,却见郭鸣仁摇了摇头。

    “准确的来说,这叫做水蒸气,将之收集起来了,就是水!散于空中便为气!”

    “水通过加热形成水蒸气,水以气的形态呈现,向上升腾,融于空气。”

    “所以,为什么是向上升呢?为什么会融于空气?谁能回答我?”

    谁能回答?别说台下的的学生,就是那些博学之士,甚至书院的老师都回答不了。

    古今书籍中有没有记载不清楚,但谁闲来无事会去研究这个呀!

    见无人回答,郭鸣仁也不卖关子,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边写边说道:“气压!记住这个词!”

    “水沸时是不是盖子会压不住水蒸气?那也是气压的其中一种体现,所以咱们制造的锅盖也好烧水壶也好都留有气孔用于排气。”

    “原来是这样!”

    “平常还真没有留意,这么一说顿觉豁然开朗!”

    “行之而不着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圣人诚不欺我!”有人感叹道。

    “不过此等无用之学问,知道了又能如何?至此时还是不知教的是何!”有人又质疑起来。

    “对啊!还以为是何等高深之玄学,岂知全然无用。”另一人又咐和道。

    对于这些声音郭鸣仁懒得理会,继续说道:“气压有什么用,我想请一位同学上台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谁愿意上来?”

    台下学生们纷纷踊跃举手。

    点了一个黑黑壮壮的同学上台来,让人摆上一个箭靶,交给他一根长长的竹子。

    又见他将一支特制的“箭”塞进竹筒里,然后又指导了那同学一番。

    准备就绪,就见那同学一手托着竹子对准目标,深吸一口气,然后“呼”的一下往里面吹气。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见“突”的一声,那支造型奇特的“箭”就钉在了靶心!

    有些见识广的人,自然知道这是猎户的技能之一,吹箭!

    在场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见,不禁发出了惊呼声!

    “厉害了!还有这种武器?”

    “这……算暗器吧?!”

    角落里的炎甲和慕千雪则面色有些古怪,这个东西他们墨隐一脉是再熟悉不过了。

    暗杀、偷袭利器也!

    “看见了吗?竹简集中了这位同学吹出来的气形成气压,将里面堵塞的物事给推出来。反之,他也能将之吸到嘴里!”郭鸣仁对着那同学笑道:“如果你肺活量惊人的话,是可以做到的。好了,你下去吧!”

    “所以,结论就是通过收集得来的气压可以产生——力。”

    “力,也是一门学问!”

    “推力、拉力。”

    “来书院的途中都见到大风车吧?那就是在收集风力!水车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水力!”

    “而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墨子和公输班才是真的厉害,是力学一道的开创者!”郭鸣仁又开始夹带私货了。

    反正他跟阿基米德又不熟,西方古史就像是一部神话传说,挖出来的文物大多像是上周才埋地里的,是真是假谁知道呢?

    至于牛哥的那三套定律,以后再虚构一个姓牛名顿华夏隐仕冒领了吧!

    表现的太过天才很招人恨的,活着不好吗!

    听到先秦时期便有其开创者,让许多人都大吃一惊!

    “原来公输班竟还有此道,不愧是百工之祖呀!”

    “唉,我等博览群书,怎么就没有注意到这些呢?”

    “习矣而不察焉,看来我也不过是芸芸众生般平凡,无甚才能啊!”

    有人发出了“白读了这么多年书”的感叹,有人不服气,就指出“此乃奇技淫巧也”等言论。

    因为公辅班不是诸子百家之一,没有开宗立派,在身份上只是一个工匠。

    工匠们尊鲁班为百工之祖,只因历代名匠之中,他的名气最大而已。

    这种观点史学家很明确,其它学派自然很认同。

    所以这个看身份重品流的世界,看待古人也是如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