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丹阳书院(六)(2/2)
五个问题,还有五个问题。下一个!”
“啥?这也算?”
“怎么不算?我做人很公道的,一问一答,就算我回答的不如人意,可我也回答了啊!”郭鸣仁微微笑道,“按道理,你这也是个问题。不过请放心,你没有举手,就不算你的。”
众人这时才回过味来,这小子不讲武德啊!
有提问者举手,点到谁,谁才可提问。原则上什么都可以问,但是不一定会回答,并且只限十个问题。
可没说不能一人多问啊!
够坑的,大坑!
明知道大伙儿想问什么,自己都点出来了,就是不主动回答,就是等着人举手提问。
并且十几二十人举手,点到谁都是他说了算!
这一手不得不说,让好些人措手不及!
蔡显笑着对谢阳伯小声道:“这小子心眼子真多啊!”
“嗯,至少八百个心眼子。”谢阳伯很认真的点头应道。
“锋芒太盛,恐怕会……”
早夭二字他也不敢随意说出口,不过谢阳伯知道他想说什么,“不会!他的气色比起我初见他时,好太多了!”
听的他如此笃定,蔡显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莫非这小子有大气运加身?
就在蔡显开始胡思乱想之际,却被一个声音打断。
“我来提问!”
说话的人就是王家二公子王浩义!
只见他直挺挺的站起身来,手缓缓地举起。
“各位,接下来且就让我问吧!”他扫视了周围一眼,语气丝毫没有客气。
是警告!
意思是谁都别举手!
郭鸣仁看了台下一眼,嘴角微微勾起,“好呀,你问吧。”
“郭公子尚是弱冠之年,如何当得起为人师表之责?”
“当老师有年龄限制吗?”
“当然有!”
其实在汉代的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西汉的博士多由学术名流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
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类似于现在教育部主持的考试)。
博士不仅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汉书·成帝纪》对遴选博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博士必须德才兼备,既要有“明于古今”“通达国体”的渊博学识,也要有“温故知新”的治学才能,还要有“尊道德”、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保举状”对博士的要求更为严格,被保举的博士必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后来东汉皇帝颁发的诏书又对博士年龄进行了限制,规定博士之选,年龄须在50岁以上。
但此项规定并非一成不变,对学行卓着者,可有变通。
比如东汉戴凭为奇葩早发之才,精通《京氏易》,年仅16岁就被征为太学博士。
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里把“模”与“范”二字联为一词,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既是对太学“严于择师”传统的高度概括,也是东汉及后世太学“严于择师”的理论依据。
虽然汉代博士选举也曾出现过“不实”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严于择师”始终是主流。
但是到了汉末,太学就成了摆设,世家的族学就能培养自己的人才。三国时代,天下大乱,世家对教育的掌控得到进一步提高。
到了现在,在九品中正制的体系下,世家的族学才是主要培养人才的地方!
王浩义引经据典一大堆,显然做足了功课,就是冲着郭鸣仁来的。
“所以,自古以来为师者非德才兼备、老成持重,不能当也!”
“说完了?”郭鸣仁打了个哈欠,“很好,有读书。不过,丹阳书院是私人办学,也就是民办学院,不是古时的太学。晋律之中可没有一条法规规定私人办学有限制教师年龄。”
他一开始就没打算自己来书院当老师,但是要请动谢阳伯,这就是条件之一。对于自己有没有资格做老师,他也是有过一番了解。
在那个世界,会开车可不能说明能开车上路,驾驶证得考吧!
干哪一行不得考个资格证?
所以对于这些人会质疑什么,他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了。
“回到你的问题,德才兼备、老成持重我是一点都不沾边的。但是我敢说,听完了我这一堂课,你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他声音和语速都很平和,却让台下所有人都感受到他那强大的自信心!
“啥?这也算?”
“怎么不算?我做人很公道的,一问一答,就算我回答的不如人意,可我也回答了啊!”郭鸣仁微微笑道,“按道理,你这也是个问题。不过请放心,你没有举手,就不算你的。”
众人这时才回过味来,这小子不讲武德啊!
有提问者举手,点到谁,谁才可提问。原则上什么都可以问,但是不一定会回答,并且只限十个问题。
可没说不能一人多问啊!
够坑的,大坑!
明知道大伙儿想问什么,自己都点出来了,就是不主动回答,就是等着人举手提问。
并且十几二十人举手,点到谁都是他说了算!
这一手不得不说,让好些人措手不及!
蔡显笑着对谢阳伯小声道:“这小子心眼子真多啊!”
“嗯,至少八百个心眼子。”谢阳伯很认真的点头应道。
“锋芒太盛,恐怕会……”
早夭二字他也不敢随意说出口,不过谢阳伯知道他想说什么,“不会!他的气色比起我初见他时,好太多了!”
听的他如此笃定,蔡显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莫非这小子有大气运加身?
就在蔡显开始胡思乱想之际,却被一个声音打断。
“我来提问!”
说话的人就是王家二公子王浩义!
只见他直挺挺的站起身来,手缓缓地举起。
“各位,接下来且就让我问吧!”他扫视了周围一眼,语气丝毫没有客气。
是警告!
意思是谁都别举手!
郭鸣仁看了台下一眼,嘴角微微勾起,“好呀,你问吧。”
“郭公子尚是弱冠之年,如何当得起为人师表之责?”
“当老师有年龄限制吗?”
“当然有!”
其实在汉代的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太学的教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西汉的博士多由学术名流担当,采用征拜或举荐的方式选拔。
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类似于现在教育部主持的考试)。
博士不仅要经过考试,还要写“保举状”。《汉书·成帝纪》对遴选博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提出博士必须德才兼备,既要有“明于古今”“通达国体”的渊博学识,也要有“温故知新”的治学才能,还要有“尊道德”、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
“保举状”对博士的要求更为严格,被保举的博士必须德才兼备、身体健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后来东汉皇帝颁发的诏书又对博士年龄进行了限制,规定博士之选,年龄须在50岁以上。
但此项规定并非一成不变,对学行卓着者,可有变通。
比如东汉戴凭为奇葩早发之才,精通《京氏易》,年仅16岁就被征为太学博士。
汉代学者杨雄在《法言·学行》里把“模”与“范”二字联为一词,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光辉命题,既是对太学“严于择师”传统的高度概括,也是东汉及后世太学“严于择师”的理论依据。
虽然汉代博士选举也曾出现过“不实”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严于择师”始终是主流。
但是到了汉末,太学就成了摆设,世家的族学就能培养自己的人才。三国时代,天下大乱,世家对教育的掌控得到进一步提高。
到了现在,在九品中正制的体系下,世家的族学才是主要培养人才的地方!
王浩义引经据典一大堆,显然做足了功课,就是冲着郭鸣仁来的。
“所以,自古以来为师者非德才兼备、老成持重,不能当也!”
“说完了?”郭鸣仁打了个哈欠,“很好,有读书。不过,丹阳书院是私人办学,也就是民办学院,不是古时的太学。晋律之中可没有一条法规规定私人办学有限制教师年龄。”
他一开始就没打算自己来书院当老师,但是要请动谢阳伯,这就是条件之一。对于自己有没有资格做老师,他也是有过一番了解。
在那个世界,会开车可不能说明能开车上路,驾驶证得考吧!
干哪一行不得考个资格证?
所以对于这些人会质疑什么,他用脚指头都能想到了。
“回到你的问题,德才兼备、老成持重我是一点都不沾边的。但是我敢说,听完了我这一堂课,你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他声音和语速都很平和,却让台下所有人都感受到他那强大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