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向农民兄弟学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江铁城拿扁担给陈瑞雪把水缸灌满。

    “江大哥,你们刚才说啥呢?明天早上去村口干啥?”

    “生产队长说了,村儿里没有粮食,县里也没有粮食,让我们想要粮食的,明天一早去修水渠那里管饭,一个月还给18斤玉米面。”

    陈瑞雪有些懊恼的捶了一下自己的腿,

    “我这脚不争气,要不然我就跟你们一块儿去。”

    “争气你也去不了,人家只要男知青。”

    江铁城笑了笑,好在现在看起来这脚腕儿的浮肿的确是下去一点儿。

    “你这脚起码得两三天不用多想了,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吧。”

    陈瑞雪叹了口气。

    “男知青能去挣粮食,那女知青咋办?

    总不能大家都等着饿死吧。

    村里肯定会有个章程,我不相信县里知青办那里没人管。”

    “你这话倒是跟何俊生的话有点儿相似。

    我就跟你说,你自己要想清楚,这会儿了咱们既然下乡。

    所谓的强龙不压地头蛇。

    除非你爹你娘能一辈子守着你,否则的话你在这里这几年人家只要扣着你的档案不放手,你连走都走不出去。

    记住就算是咱现在出去买个火车票都得村里开介绍信,得罪了生产队长对咱们没什么好处。”

    “生产队长那里肯定心里有数。”

    陈瑞雪听了这话深思,她又不是不懂事儿,也不是蛮不讲理的,一听这话立刻就反应过来。

    “我懂了,行,那我就安分的在家里养伤,反正我这副样子出也出不去。”

    江铁城笑了笑,没想到陈瑞雪脾气倒是挺好。

    主要是听劝。

    不是有句话良言难劝,该死的鬼,陈瑞雪听劝自己就更愿意管她。

    结果到了下午何俊生来找陈瑞雪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陈瑞雪可怜巴巴的掀起自己的裤腿儿。

    “老何同志,你看我的脚腿都肿成这样了,我也没办法去啊。有心没力。”

    何俊生失望而归,不过就这样何俊生还联系了七八十个男知青。

    他们说好了第二天坚决不去修水群,他们要集体去县里找知青办的领导给他们做主。

    他们150个知青,有100个男知青50个女知青。

    何俊生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还真的说动了大多数人。

    第二天到村口等着去修水渠的知青寥寥无几,加起来可能有12个男知青,八个女知青。

    这些人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家里穷出来的时候,甚至连带在路上的口粮都没有多少。

    来到这里已经坚持不住,如果不去修水渠,面临的就是立马就得饿肚子。

    其中也有几个不乏有自己的想法,不想惹是生非,不想参与这种事情。

    可是无论怎么样,他们20个知青一块儿来等车。

    江铁城本来以为女知青不用去,结果来了才知道自己想错了。

    这里妇女能顶半边天,凭啥不让妇女去修水渠?

    天黑乎乎的,远处还能听到狼嚎的声音,一群人站在寒风当中瑟瑟发抖,心里没底。

    不过很快就传来了卡车的声音。

    到了这会儿,稀稀拉拉的村民才从村里出来。

    看来村民对于每年修水渠的时间比他们摸得准。

    村民加起来人数倒是不少,有七八十个。

    看到知青们居然只来了20个,不少村民冷笑。

    “就知道这些城里来的哪能受得了这种苦,你看看你看看。”

    “王婶子他们可真丢人,说起来也算是城里的工人子弟,这工人子弟还不如咱们农民子弟。”

    “看看这副样子,明显就是一个个吃不了苦。”

    “你猜猜这一回能留下几个?”

    “那还用说,修一次水渠他们估计就得鬼哭狼嚎,叫爹喊娘。”

    “这粮食可不是人人能挣啊。”

    一群老娘们儿哈哈大笑,完全没把他们当做人反而在那里评头论足。

    一群知青挤在一起,面色不渝,很多人低着脑袋,主要是在这里他们格格不入。

    反倒是江铁城坐在了一个中年男子旁边,一看这人就是成年干活儿的,脸黑的像是非洲人。

    手上有厚厚的老茧。

    不过看这人能看出来点儿门道,这人虽然常年干活儿,但是和其他人瘦骨嶙峋比起来,这人反而是那种很壮实。

    证明应该有点儿门路,起码能混个肚子半饱。

    跟着这样的人自然是干活儿能学到一点儿手艺。

    江铁城早就已经盘算,来到这里当苦力肯定是不行,多少得投机取巧。

    可是也得找对路子。

    江铁城跟旁边的中年男子拉呱起来。

    只要递几根烟,周围一片儿的老农民立刻就对他和颜悦色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