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同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欧阳同志,我知道你是055团出身,所以你在对当地有很深的感情。

    可是你要考虑到,如果建设真正的医院还是得到省会来这里服务更多的人。

    而且有更多的发展。

    如果建到省会的话,这所医院的规模是你难以想象的。

    所批的资金也会根据所在省市的规模来决定,可是你如果到一个小县城这个军区医院规模,也就是一个县医院的规模。

    你自己算一算,这怎么能相提并论?”

    吴司令觉得这小年轻脑子有问题,他得好好开导开导。

    “司令,我明白您的意思。

    也明白您的苦心,其实咱们建的这所医院既然叫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那么就会有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

    也会有第三第四。

    我的意思是第一家医院建在县里,以咱们县里做辐射规模可以建第二家,第三家。

    到时候全都建设到省会。

    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可以从县里输送到咱们省里。

    既服务了当地,也没有放弃省会这里的建设。”

    “你小子让我怎么说你?

    你是不是个榆木脑袋?

    我说的话的意思你不明白吗?

    如果省里建设好,你也可以坚持你这个想法。

    第二,第三第四所医院。有一家建设到你们县里既服务老百姓,也还了你这份乡土情。”

    “你干嘛非要坚持第一家医院建到你们县里?”

    “吴司令您不了解我们县里的状况,虽然我在县里,但是我也在大队里村里待过。

    周围的村子根本没有医院,县里除了有一家县人民医院,基本上没有第二家医疗机构。

    咱们军区就更不用说了,055团整个团里只有卫生队,而且整个卫生队加在一块儿只有四个大夫,六个护士。

    要服务的是周边所有的村民以及官兵。”

    “您知道卫生队简陋到什么地步吗?

    不分科室,所有的医生全是全科,既要看儿科又要看妇科,更要看内科,外科,所有的科室一个不漏。

    可是您知道吗?

    当地缺药,缺器械,缺设备,还缺人才。

    四个医生,他们最年长的也不过是刚刚从地市县级医院结束学习生涯,剩下的三个医生有两个是村儿里原来的土大夫。”

    “最后一个是传帮带。

    第一个大夫带出来的徒弟,也就是说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知识积累和教育。”

    “可是他们坚持在一线的岗位上,他们几乎是24小时在工作。

    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病人有急诊,他们必须爬起来应付很多场面。

    以他们的医学知识根本无法办到。

    也就是说很多病人最后他们只能无奈的看着他们死,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这些病人送到市里,省里的这些大医院来。”

    “我从县里赶到咱们市里,坐火车坐了一天一夜。你想想这么远的距离,如果得了重病,急症根本没有办法救。

    这不是特例,而是很多人都要面临这个现象。”

    “我只是想把我的所学用在老百姓和这些最基层的官兵身上。

    让他们在建设之余,生命能够得到得到保障,身体能够更健康,去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热。”

    “市里既然是省会城市,他不缺我们这一家军医院,可是那小小的县城却缺这一家军医院,也缺这一所军医大学。”

    “ 我从来不指望能够得到市级医院的投资和建设。

    但是我仅仅是希望那涵盖着300万老百姓能够有一个可靠可靠的医院来帮他们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

    起码有一些人可以活下来。”

    “每一年老百姓的死亡率大概都有20万左右。”

    “这个死亡数字已经很高。”

    “很多人生了病,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去看医生。”

    “医院离他们的生活很遥远,对于他们来说,吃个止疼片儿,吃个退烧药,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再重的病也是这两样药。

    如果建设到那里,那里的老百姓有保障,可是如果建到市里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有意义。”

    “ 我没有宏伟的理想,我不是要为医学事业献身。

    我只是希望仅仅是希望我曾经生活过的那块土地上,那些老百姓和官兵们能够生命得到保障。

    死亡率降低,生存率提高。

    能让他们有意识,生病了去医院可能会活下来。”

    面对眼前慷慨陈词的年轻人,吴司令突然之间眼眶湿润。

    是啊,这个年轻人要求真低,甚至没有自己的野心。

    任何一个这么年轻的大夫有这样的机会一跃成为副院长。

    可能他想的是立刻走马上任以后,他的前途将是平步青云。

    可是这个年轻人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