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下葬之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还不亮,几声鞭炮的声音把陆氏族人都叫了起来。

    大男男女女赶去陆里正的家里。

    这鞭炮的声音是告诉众人,饭做好了,赶紧吃饭,吃完饭就有的忙了。

    众人来了各自拿碗吃饭。

    这些碗筷是昨天晚饭后村里的人们自动拿过来的,上面标有各自家里的记号。

    白事上面的饭菜都是大锅菜,炖的很烂,都看不出菜原来的样子。

    不过没人计较这些,在这期间,丧乐队的人们赶来吃饭。

    饭后大家站在一边等待着。丧乐队则在村口等待着。

    唢呐想起,陆里正舅舅家的后人送来祭品,正式开丧。

    祭品不到不能开丧,这是规矩。

    总负责人带着陆里正的孝子贤孙前去村西头的土地庙上庙。

    上庙回来,整个陆氏族人一起吊唁。

    因为叶永旺不属于陆氏族人,所以等他们吊唁完成之后,他独自一人吊唁。

    众人明白他的立场,陆里正的儿子孙子,给叶永旺叩首,表示感谢。

    感谢他为陆里正的丧事出力。

    叶永旺同样跪下磕头还礼,他也曾得到过他们的帮助,礼尚往来是应该的。

    然后陆氏族人被分派了打坟窝的人们,跟着陆里正的长子来到陆氏的祖坟。

    这穴位是前两天找了道观的师傅过来看过的,选了最符合陆里正生死八字的地方。

    那里早就做好了标记,称为点穴,(此点穴非彼点穴,莫要误会。)陆里正的大儿子,拿过铁锹,在那个点上下了第一锹后离开了。

    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剩下的就交给族里的青壮年们。

    他们需要在中午之前挖出一个盛放棺材的大坑,而且方向不能有一丝的差错。

    叶永旺今天的职责是接客,每当有客人到来,叶永旺会先通知丧乐队的人,鸣大号。

    第一个来的客人,就是陆里正外祖家的人,人是跟着祭品一起来的,只是祭品先进门,等里面准备好了,陆氏族人过来通知他们进村。

    大号响起,负责放鞭炮的人,燃放一枚鞭炮。

    表示对来客的看重。

    叶永旺接过来他们手里的烧纸,带他们来到灵前,三拜九叩,并点燃一把烧纸。

    孝子们跪着,将头抵在地上的手背上,埋头哭丧。

    等来人礼成,叶永旺上手抱拳作揖给他们行礼。

    他们同样抱拳作揖还礼。

    叶永旺伸手向孝子们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来客向孝子们作揖行礼(辈分小的要跪下磕头)。

    叶永旺同时会喊一声“谢”,孝子们会直起腰身,并磕头,以示道谢。

    丧事之上,最累得就是孝子贤孙,一整天下来不是跪就是磕头。

    等整个丧事完成,人瘦一大圈不说,腰酸腿疼是肯定的,尤其是长子。

    话说回来,这也是人们执着于要孩子的原因,都则在葬礼凄凉无比。

    像叶大志和他的父母,没有叶永旺在前面顶着,那丧礼就会很难看。

    在众多的宾客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女婿,女婿来的时候要摆大祭。

    女婿们来了之后,在村口等着,祭品不进家门,女婿不得进村。

    这时候叶永旺就带着陆氏的族人抬着两张桌子去村口接祭品。

    当然接祭品时孝子们需要跟着一起去,跪接祭品。

    当一样一样的祭品在桌上摆满之后,族里的人会抬着桌子在村子里招摇过市,让村里的人们看看。

    这代表着女婿一家对死者的敬重,当然也关乎着面子问题和家底的丰厚程度。

    陆里正的女儿们嫁的都不错,他们摆的祭品相当的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无所不有。

    各种蔬菜雕刻的飞龙舞凤,煞是好看。

    最重要的是看最后烧饼的数量,以及上面粘的芝麻。

    有句话叫“一颗芝麻吃三年,芝麻越多,说明在另一个世界的人生活的会越好!”

    当然,人们每次上坟上的供品上,也多有芝麻。

    祭品自上桌开始,丧乐不可停,鞭炮连放。

    直到祭品进了家门才停。

    村里的人们这时会围在祭品钱观看,夸陆里正的女儿们孝顺。

    说陆里正在下面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好,劝他的家里人宽宽心。

    祭品进了家门,叶永旺又要带着丧乐队的人接女婿进村,又是一路的唢呐声。

    进价门前,唢呐换成大号。

    女婿们弯着腰,低着头,哭着进家门,在灵前先哭一会儿后,才能郑重的祭拜。

    这哭的时间的长短,凭他们自己的心意。

    当然几个女婿一起时,还要考验他们的默契度。

    万一一个已经不哭了开始行礼祭拜,另外的人仍然在哭,那也是一个笑话,会被村里的人耻笑。

    除了祭品之外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