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往北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往北城的日落要比京城看到更加瑰丽。

    一轮红日像是一个烤熟的圆饼从天际一点点往下沉。

    两边的天色像是一道幕布。

    缓缓的往下延伸。

    等宴九辰一行人看到往北城几个大字的时候。

    日头已经完全隐了下去。

    只剩下满地的荒凉。

    裴琰之停顿在往北城的城门之前。

    “这里夜晚比较寒冷,白日温度又极高,孙将军往年住的地方,有些破旧,怕是只能凑合,你们打算常住,怕是要劳心劳力一番。”

    裴琰之伸出一只手,做出暂停前进的手势。

    “安营扎寨。”

    兵士们整齐划一的开始行动。

    姜九笙出了马车。

    跟着宴九辰和裴琰之一路同行。

    往北城的城镇,像是乞丐用来乞讨的破碗,带着时代的沧桑。

    “这里似乎格外寂寥。”

    姜九笙看着来来往往却一句交谈都没有的百姓。

    不由自主的感叹。

    “所有用来固守山河的城池,总是要寂寥些,毕竟,敌人的硝烟总是不经意间就落在了你的头上。”

    裴琰之说这话的时候。

    神情似乎还有点缅怀。

    断壁颓垣,是这城中最常见的景象。

    “怪不得外祖父说,南国再没有人愿意做将军。”

    裴琰之挑了挑眉。

    看向姜九笙。

    宴九辰张口解释。

    “她是崔言玉的外孙女。”

    听到崔这个姓氏。

    裴琰之转过头,又打量了姜九笙两眼。

    “所以,崔府的姑奶奶是她的母亲。”

    宴九辰点了点头。

    “我们就做不了什么吗?”

    站在城墙之上。

    俯首看下下面的城镇。

    完好无损的房屋竟然十不存一。

    许多人都是衣衫褴褛,坐在门外的马路上。

    既不乞讨,也不说话,只是呆呆的坐着。

    身边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工具。

    有的是铁锹,有的是榔头。

    或许这是他们赖以保命的唯一的生存工具。

    片刻后,从最中央的空阔地带传来袅袅炊烟。

    在天空中升腾。

    又被夜色吞噬。

    这些人似乎在那阵香味中,终于有了反应。

    眼神空洞的站了起来。

    不约而同的朝着中央的广场走去。

    “上次孙将军受伤,虽然咱们来的及时,但是这些人里还是有不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他们现在只懂得吃饭,杀敌。”

    “你以为大家不想帮他们吗?”

    “我们帮不了。”

    “我是东周的将军,我们东周,呵。”

    裴琰之苦涩一笑。

    “不怕告诉你,我们东周如今全靠典当和退下来的老兵种地才能勉强温饱。”

    “这些年,户部拨给北城的银子越来越少了,隐隐有了不给的势头,若不是因为这些人还时常打两仗,这些士兵怕是都熬不过寒冬。”

    “你说,守边,有什么好守的了,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在边城因为一碗粥快要饿死的人时候,他们在京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我不懂,为什么还要守卫这样残破的南国。”

    “世子,你该庆幸,你的父亲是睿王。”

    裴琰之说完这句话,转身下了城池。

    只留下了宴九辰和姜九笙两人。

    姜九笙的心里久久回荡着一句话。

    能为这些人做些什么。

    她从来不知道边关竟然是这样的苦寒。

    世有童谣。

    “宁做十年读书人,不做一年边关将。”

    此时,姜九笙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蕴意。

    城墙上的风渐渐大了起来。

    几乎要将人吹走。

    彻骨的寒冷沁入骨头。

    姜九笙打了个寒颤。

    宴九辰将人揽进怀里。

    两人沉默的下了城楼。

    两人刚下来,裴琰之就一人递过来一个碗。

    满满一碗清水,浮着两颗米粒。

    就算是粥了。

    宴九辰接过递给姜九笙的那一碗。

    仰头倒进嘴中。

    “裴琰之,你该庆幸你姓裴。”

    他的眼神有些发恨,更多的是恼火。

    裴琰之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你若是喜欢这个姓氏,只管拿去便是。”

    宴九辰抿紧了唇,没有说话。

    是宴家欠他们裴家的,但是跟九笙没有关系。

    他这一路有几分是为了自己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