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京城来信(1/2)
无巧不成书。
天色刚亮的时候。
从京城传到驿站的书信, 随着整个柳州鲜活起来的时候,抵达了柳州县城。
同样的信件,送往的还有往北城。
姜殊像往常一样。
起床到县衙处理公文。
便看到了这封信。
这封信与送往往北的不同。
这是从姜家发来的信件。
以姜德清的口吻,解释了崔婉怡的死亡,以及和离的事。
姜殊心中惊疑不定。
崔家为什么能同意不发丧。
姜殊拿着手中的信件。
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没多久,他从后门走了出来。
手中拿着刚刚让下属买的饼。
走到一个小乞丐身边。
他身上精美的衣袍垂落在地上。
随即沾上了尘土。
他抬手掂了掂肉饼。
“想吃吗?”
那小乞丐自他出现,目光便一直焦灼在他手中的饼上。
听到他这句话。
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嘴角还流出了晶莹的口汁。
“想吃。”
姜殊将手中的信件递给小乞丐。
“你去把这封信送到新来的县丞府中。”
“这块饼就是你的了。”
那小乞丐猛地将饼抢走,咬了两口,然后小心翼翼的揣到自己的怀中。
嘴里裹着饼含糊不清的道。
“我先去就去送。”
说完扯过了姜殊手中的信件。
姜殊看着小乞丐跑远。
他需要知道,崔府为什么不发丧。
一旦发丧。
九笙就一定会进京的。
陛下想要的人质便也有了。
难道崔家也叛变了?
“九笙,对不起啊。”
姜殊的低喃混在嘈杂的人声中,显得格外单薄无力。
逆着阳光,他进了衙门。
桌上的沙漏再次被倒置。
算算时间,他们应该要收到了。
“我今日先回府一趟,有什么要事来府中禀告。”
“是,大人。”
此时的姜府。
最先看到这个信的是许氏。
因为每日这个时间点,她都要出门。
今日恰好看到有乞丐送信件来,还说是从京城送来的信件。
她便顺手拿了过来。
看到是大哥写的信。
许氏还以为姜德清又是想找他们的麻烦。
当下就将信给撕开了。
这一撕开,便看到了大嫂死了的消息,还有大嫂和大哥和离的事情。
她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
许久才回过神来。
上次离家的时候她就觉得那白氏不安好心。
莫不是那白氏害的。
许氏一心想着九笙。
爬起来,就往九笙的客房里赶。
“九笙,九笙不好了。”
“怎么了婶娘。”
“九笙……”
话未至,声已哑。
泪水自许氏脸上滚落。
她将姜九笙抱住。
轻声道。
“孩子,以后婶娘就是你的母亲。”
听到这话,再结合许氏的状态。
姜九笙不傻。
自然猜到了什么。
“婶娘,我的母亲,她怎么了?”
姜九笙双手捏住许陌然的双臂。
眼神戚恍,泪光闪动。
声音发颤。
“我母亲,到底怎么了?”
许氏张了张口。
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姜九笙眼光看到她手中的信件,一把夺了过来。
极快的扫过信件上的内容。
二话不说,就往门外奔。
却正好与赶回来的姜殊撞在一起。
他急忙伸手扶住了姜九笙。
“九笙,你别慌。”
“四哥,我……”
“我刚刚也看到了从京城传来的消息,但是你不觉得奇怪吗?崔氏不可能按而不发,背后一定有缘由,我想姜家的信件既然送到了这里,那么崔府的信肯定也送到了往北城,这信件上的话也不能全信。”
姜九笙被这一句话,找到了主心骨。
“是,是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并非是那等怕事的人,若是当真如这信上所言,外祖父和外祖母不会什么信都不传的,对,还有大哥,二哥,他们都在京城,一定会传信给我,四哥,我今日要先回往北城了。”
姜殊理解的点了点头。
“你之前提议的事,我觉得可以考虑,我这几日就会派人将永益港四周
天色刚亮的时候。
从京城传到驿站的书信, 随着整个柳州鲜活起来的时候,抵达了柳州县城。
同样的信件,送往的还有往北城。
姜殊像往常一样。
起床到县衙处理公文。
便看到了这封信。
这封信与送往往北的不同。
这是从姜家发来的信件。
以姜德清的口吻,解释了崔婉怡的死亡,以及和离的事。
姜殊心中惊疑不定。
崔家为什么能同意不发丧。
姜殊拿着手中的信件。
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没多久,他从后门走了出来。
手中拿着刚刚让下属买的饼。
走到一个小乞丐身边。
他身上精美的衣袍垂落在地上。
随即沾上了尘土。
他抬手掂了掂肉饼。
“想吃吗?”
那小乞丐自他出现,目光便一直焦灼在他手中的饼上。
听到他这句话。
忙不迭的点了点头。
嘴角还流出了晶莹的口汁。
“想吃。”
姜殊将手中的信件递给小乞丐。
“你去把这封信送到新来的县丞府中。”
“这块饼就是你的了。”
那小乞丐猛地将饼抢走,咬了两口,然后小心翼翼的揣到自己的怀中。
嘴里裹着饼含糊不清的道。
“我先去就去送。”
说完扯过了姜殊手中的信件。
姜殊看着小乞丐跑远。
他需要知道,崔府为什么不发丧。
一旦发丧。
九笙就一定会进京的。
陛下想要的人质便也有了。
难道崔家也叛变了?
“九笙,对不起啊。”
姜殊的低喃混在嘈杂的人声中,显得格外单薄无力。
逆着阳光,他进了衙门。
桌上的沙漏再次被倒置。
算算时间,他们应该要收到了。
“我今日先回府一趟,有什么要事来府中禀告。”
“是,大人。”
此时的姜府。
最先看到这个信的是许氏。
因为每日这个时间点,她都要出门。
今日恰好看到有乞丐送信件来,还说是从京城送来的信件。
她便顺手拿了过来。
看到是大哥写的信。
许氏还以为姜德清又是想找他们的麻烦。
当下就将信给撕开了。
这一撕开,便看到了大嫂死了的消息,还有大嫂和大哥和离的事情。
她一屁股坐在了门槛上。
许久才回过神来。
上次离家的时候她就觉得那白氏不安好心。
莫不是那白氏害的。
许氏一心想着九笙。
爬起来,就往九笙的客房里赶。
“九笙,九笙不好了。”
“怎么了婶娘。”
“九笙……”
话未至,声已哑。
泪水自许氏脸上滚落。
她将姜九笙抱住。
轻声道。
“孩子,以后婶娘就是你的母亲。”
听到这话,再结合许氏的状态。
姜九笙不傻。
自然猜到了什么。
“婶娘,我的母亲,她怎么了?”
姜九笙双手捏住许陌然的双臂。
眼神戚恍,泪光闪动。
声音发颤。
“我母亲,到底怎么了?”
许氏张了张口。
也不知道如何解释。
姜九笙眼光看到她手中的信件,一把夺了过来。
极快的扫过信件上的内容。
二话不说,就往门外奔。
却正好与赶回来的姜殊撞在一起。
他急忙伸手扶住了姜九笙。
“九笙,你别慌。”
“四哥,我……”
“我刚刚也看到了从京城传来的消息,但是你不觉得奇怪吗?崔氏不可能按而不发,背后一定有缘由,我想姜家的信件既然送到了这里,那么崔府的信肯定也送到了往北城,这信件上的话也不能全信。”
姜九笙被这一句话,找到了主心骨。
“是,是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并非是那等怕事的人,若是当真如这信上所言,外祖父和外祖母不会什么信都不传的,对,还有大哥,二哥,他们都在京城,一定会传信给我,四哥,我今日要先回往北城了。”
姜殊理解的点了点头。
“你之前提议的事,我觉得可以考虑,我这几日就会派人将永益港四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