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野生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大片的红菌。

    刘恒仔细地数了数,总共竟然有三十六棵之多!

    他兴奋地想道:这么多株红菌,够我们分了!

    不过,别着急采摘,先准备好篓子装起来再说。

    对于在大森林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来说,只要手中有工具,就不用担心找不到箩筐之类的东西。

    刘恒虽然不是专业的篾匠,但编织篓子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

    于是,他转身返回河边,看到秦耕仍然专注地在那里抓他想象中的鳖,便笑着说道:“秦耕,好几伙啊,我们今天的收获可真是不小啊!你猜猜看,我刚刚发现了什么?”

    “发现竹猪了?”秦耕胡乱猜道。

    刘恒兴奋地回答:“不是,是红菌。玫瑰红菌!”

    秦耕一听,心想,西双版纳的菌子真的多。也跟着高兴起来。

    刘恒说道:“秦耕你是医生,比我懂,他们说,团鱼炖红菌是一味大补的中药,不但滋补肾亏,还延年益寿,特别是小孩吃了,最有益身体了。”

    刘恒说完,弯腰去找砍刀,对秦耕说:“你继续撒网,我去把菌子收了。”

    说完,刘恒拿起砍刀,走向那片长有红菌的地方。

    他砍了一些藤蔓,然后开始编织篓子。

    编织篓子需要耐心和技巧,刘恒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他终于织好了一个篓子,但这个篓子并不大。

    篓子如果太大,就不方便从荆棘丛里出来,而且篓子必须得牢固。因为刚才来的时候,有很多地方很难通过的,如果篓子不结实,很容易被树枝划破。

    对岸的秦耕变得越来越焦急,他坚信河里还有一只鳖,但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却连一条小鱼都没有捞到。

    刘恒已经做好了两只篓子,然后抬起头看了看天空。

    由于周围的树木过于茂密,他无法确定太阳的确切位置。

    但是根据时间和经验判断,应该不早了。

    傍晚,或者夜晚在森林里行走可不是一件安全的事情, 他对着对岸的秦耕喊道:“秦耕,你抓到了吗?我们该回去了!”

    “没有啊!”

    “回去算了吧。天不早了。”

    “还早呢!我一定要抓到那只鳖!”

    秦耕知道野生鳖的价值。

    前世,到处都充斥着人工养殖的鳖,人工养殖的,浑身都是肥肉,还含有很高的雌激素,不但对人没好处,而且是有坏处的。

    而作为医生,秦耕知道真正野生鳖的价值,他不但有很好的蛋白质,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对人体免疫有很好的提升,特别是对于自身免疫病,有很好的缓和作用。

    但关键是,必须是野生的鳖,那种寄养的不行。

    秦耕在急诊中心治疗儿童的肾综时,有时候就建议孩子吃野生鳖,效果还真不错,不少的儿童吃到第十几只的时候,尿蛋白就转阴了。

    现在这里明显的有大鳖,秦耕宁愿不要大鲤鱼,也想要把另一只抓到。

    刘恒开玩笑道:“秦耕,你认定这里面一定有一只公鳖或者一只母鳖是吗?说不定,他们分居了呢?你看,这只鳖这么大,应该有很大年纪了。”

    “这你就错了,这只鳖并不老,鳖是成倍数生长的,你别看它有脸盆大,其实也只比我们平常看得到的鳖大五六岁。我估计,这只鳖应该就是十一二岁的样子。”

    秦耕认真地说。

    刘恒没有和他讨论这个问题,抓紧时间回家才是正理。

    秦耕还要回勐养,回去的路上还要经过森林。

    “你快点,再撒两网,没有就算了。你想要这只鳖,反正我也不要,我家里有,都给你。”

    秦耕见刘恒这么认真,也没有多说,开始撒网。

    一次,两次,三次,接连三次,都是什么也没有,除了石子与树叶。

    “算了算了!”刘恒很不耐烦。

    秦耕也没有说什么,而是开始脱衣服。

    刘恒惊讶地看着他:“你要干什么?”

    秦耕一言不发地迅速脱下衣服和裤子,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转眼间,他噗通一声跳入水中,溅起水花无数。紧接着,他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打水。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需要技巧与耐心。他将双手伸出水面,做出鼓掌的姿势,然后用力拍向水面,让水发出清脆的“嘭”声。

    据说,这种打水方式能吸引鳖浮出水面,让它们因为害怕而探出头部,以躲避噪音。

    秦耕本来对这潭水充满恐惧,然而,此刻他心急如焚,决定孤注一掷。

    为了抓住那只鳖,他不惜冒险跳入水中。尽管心中忐忑不安,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

    可是,十几分钟过去了,一切都没有发生。他不断重复着打水的动作,每一次都希望能有所收获,但最终却一无所获。

    秦耕气馁了,他决定放弃,上岸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