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让你们开开眼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耕在病房内早就预测到了,麻烦就在眼前。

    他见王平贵留在病房内就知道,此人不怀好意。

    不过,没关系,这不是偷偷摸摸的事,光明正大。

    果然,才过了10分钟,病人的儿子进来了。

    病人的儿子是一个知识分子,也是从事橡胶行业研究的高级人才。

    有文化就好办。交流,就怕与没有文化的人交流,对牛弹琴是最痛苦的事。

    病人儿子叫黄忠信,进门就质问秦耕。

    “为什么不给我父亲用药?”

    “用了,用了一种‘极化液’。”

    “用了吗?据我所了解,只有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哪有什么极化液?”

    秦耕微微一笑,“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的配伍,就是‘极化液’。”

    病人儿子想了想,说:“有屁用!”

    秦耕温和地说:“有用!非常有用!我用这种方法救活了不少的病人,并且都是危重病人。”

    黄忠信摇了摇头,说:“我不信!几样普普通通的药物有什么用?”

    秦耕不想争论,只好说:“我这方案,是得到蒋老,孙老的认可和支持的。他们给了我72小时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谁也不能干预我的治疗。”

    黄忠信沉吟了片刻,说:“你这样有把握?”

    秦耕摇了摇头,说:“也不是绝对有把握,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因为,在危重病人面前,没有那个医生敢说有把握。”

    黄忠信隐隐约约听出了秦耕话里的含义,也就不准备继续纠缠,而是探讨一下极化液的作用。

    “你说极化液很有效?它不就是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吗?这几样东西我们普通老百姓也知道是什么。”

    接着他说:“葡萄糖是供给人体能量,胰岛素降低血糖,帮助葡萄糖代谢,氯化钾体液中的电解质。”

    秦耕微微一笑,说:“你说得很对。极化液就是额外给细胞提供能量,激活细胞功能。你说,细胞功能被激活了,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就开始修复,病,不就一步一步好吗?”

    “听起来很有道理啊。”

    “不仅仅是听起来有道理,而是在实践中证明了,很多人因此被救活了。”秦耕信心满满地说。

    其实,这个病人,秦耕本身就满怀希望。要是改个时间,在前世,秦耕根本不会太重视,交给他的研究生就救活了。

    只是,现在是70年代,这种病,即便是省立医院也是凶多吉少的,成功率不高。

    医学40年的进步是非常巨大的,诊断水平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了几个境界的水平,属于维度的突破,70年代是二维,40年后,则应该是四维了。

    治疗水平同样是维度的飞跃。

    70年代很多病都已经在40年后消灭了,小儿麻痹症、白喉、小儿破伤风、乙脑、伤寒、痢疾、疟疾、很多寄生虫病,即便是人人都要得的蛔虫病,都消灭得差不多了!

    现在,秦耕眼前的病危病人,严格意义上讲,他是“降维”打击。

    应该是不成问题。

    他预计在8个小时后,病人会逐渐的好转。

    所以,秦耕不担心家属发难。

    黄忠信听了秦耕的解释,最终还是半信半疑,他回到病房,心里很烦,最后决定找医院的领导。

    负责接待的是吴副院长。

    “秦医生说的‘极化液’治疗我父亲的病,不是异想天开吧?我总觉得不靠谱。”黄忠信问吴副院长。

    吴副院长沉默了。

    他其实并不理解秦耕的“极化液”,至少他是没有听说过这名称的。

    现在要他回答,他要么是背书,把今天会诊的时候秦耕讲的复述一遍,要么是他干脆说,他也不懂。

    但是,这两种回答,他都不愿意。

    背书,他不甘心,他确实不理解秦耕所说的极化液,关键是这极化液太简单了,简单得它就是体内的普通物质。说白了,他并不认可这个观点。

    如果说第二种情况,说自己不懂,他也不甘心。

    因为,蒋教授,孙教授都认可!

    一般来说,他们认可的就应该是正确的,至少这是一般人都这样认为的逻辑,他们都支持,我吴副院长不懂,那不太丢人了吗?

    最后,吴副院长还是说话了。

    “你父亲的病相当相当的严重,说得直白点,是没有希望了。但是,黄老是功勋人物,版纳的橡胶,黄老是奠基人,这样的人物,哪怕是有一丝希望,我们也应该全力抢救。”

    吴副院长说到这儿,顿了顿,接着说:“所以,也才会组织最高级的会诊,把省里的镇省之宝都拿出来了。如果还不行,就考虑转院,转协和医院。”

    他说得不急不缓,“蒋,孙二老都推荐使用秦耕医生的极化液治疗,应该是有他的理由的。所以,你们别急,看看再说,如果还没效,那么,我们就考虑转协和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