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半日闲(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寇师爷也不知道,日后也别露出什么来,免得互相尴尬。”

    祝春时白了他一眼,起身道:“我同不同意有什么要紧?若今天这话是寇师爷亲自来找你说的,那我就是另外一番说辞,少不得把泻露叫出来问问,别误了她的前程。”

    俞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不仅仅是不满意寇明旭的家底,还不满意这意并非寇明旭本人表露的,本人的想法和父母的意思终究是有天壤之别。

    他这么一想,再回忆方才祝春时的话,不免好奇:“当初我也只是秀才,你怎么就应了的?”

    “你虽然是秀才,但好歹还有家私根底,我嫁过去既不必担心没饭吃,也不用担心要亲力亲为伺候人,只需要调节好府里的关系就行。再说了,你不是也亲自来我面前说话了吗?总好过连面都不露的,先了解了你的想法,再答应婚事,不是顺理成章?”

    祝春时轻哼了声,见人没反驳的意思,莲步轻移往方才的房间里过去。俞逖由着她那话想起当初东平侯府那次见面,原是怕她不愿因此特地送话过去的,没想到反而成了好事。

    想到这里,俞逖多少有些庆幸当时跑了这一趟,否则岂能知道他们如此心意相通。

    祝春时回去后半点想法也没露,泻露见她进来还想起身让位,被按了下去,“你们玩吧,我看看就好。”

    她坐在旁边不时看看泻露,对方从小来到她身边,只大了两岁,感情一向要好,按着世俗女子婚嫁来说,是早该定下亲事许配人的,只是从前她还没出嫁离不得,如今又来到这边寻不到合适的人,就此耽搁了下来。若是今日这话是寇明旭亲口说的,她倒是极为高兴,便是对方家底不好她也能补贴,总不会让泻露饿着分毫,再略帮扶两把,不愁未来没好日子过。

    她就这么坐着胡思乱想了一通,直到这桌子散了,泻露来请她过去用膳也还没想好。

    日子就这么慢悠悠的过,那之后俞逖约摸是私底下和寇老丈通过消息,没再提过这件事,祝春时也只当做没听过。

    眼瞧着就到了元宵,上元佳节是历来商家必争之时,不仅阖家团圆,也是男女有情人互诉衷肠的好时候,因此这日一早,街上就已经开始摆起摊来,吃食玩意杂耍皮影戏花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元宵过后县衙便要重新当值上班,俞逖颇觉时光易逝,这悠闲日子还没怎么过就已经走到尾声,因此一早就和祝春时说定,傍晚时分出门去玩。

    祝春时应了俞逖邀约,便让泻露她们自己去逛,不必这时候也围着自己打转。

    傍晚过后他们换了身家常打扮,祝春时穿了身雪青色披风,俞逖也是同色系的氅衣,又握着手炉,一个人也没带,就这么在街上晃悠起来。

    街上花灯千奇百怪,更有商户摆出高台邀来往行人猜字谜赢取花灯和银两,祝春时驻足看了几眼,花灯繁复精致,还有上百两银子的奖励,不免吸引过路的书生才子参与。

    “六哥要不要去?”祝春时看着俞逖笑道。

    俞逖摇了摇头,瞧见街边摊贩上有一盏顶好的美人灯,虽不比螃蟹灯狐狸灯花样百出,但一笔美人面在灯笼纸上惟妙惟肖,灯笼轻晃烛火微闪,美人仿佛活了过来熠熠生辉。

    他掏了两贯钱买下,递给祝春时,“我既不缺钱,也不缺名,那盏灯虽好但你也不见如何心动,何必去凑这个热闹。”

    猜谜赢花灯,看起来是元宵趣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商户求大方善待的好名声,书生求钱财的同时也表现自己才华。仅这么几息时间,俞逖已经在人群中看见四五个书院的学生,他这时候过去,不说赢不赢,县令和治下的百姓相争就已是不好了。

    祝春时一手握着美人灯,一手牵着他的衣角,“也好,我之前听念念她们说这附近有家极好吃的小摊,我还没吃过,一会儿你陪我用一点?”

    俞逖自无不可。

    他们一路走过去,所看见的百姓虽然不乏面黄肌瘦的存在,但大多数脸上都带有笑容,眼中也有了神采,比他们初来时心如槁木枯木死灰的模样强上许多,毕竟穷富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但未来有无希望却是百姓心中最关心的事情。

    待走到祝春时说的摊子,便见一对中年夫妻在忙活,数九寒冬额上还在滴汗,还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帮忙端茶送水,日子看起来辛苦但总是有个奔头。

    那揽客的妇人见着他们,急忙过来招呼生意,得了话又让自己丈夫赶紧动手,别耽误工夫。

    这是间几丈大小的馄饨摊,里面只摆了三张木桌,坐着两桌拖家带口的客人,祝春时便拉着俞逖在剩下那张桌子坐了,店家的小女儿立即跑过来要给他们倒水。

    不多时两碗热气腾腾的馄饨被中年妇人送了过来,皮薄又嫩,吃进嘴里一抿仿佛面皮就能化掉,汤也鲜,也不腻,上面飘着几点翠绿的葱花,便是祝春时胃口不大也将这一碗吃得差不多。

    吃完东西离开后,祝春时回头看了馄饨摊一眼,中年妇人正拿着汗巾给男人擦汗,小姑娘将桌面上的碗勺收起来后,蹦蹦跳跳的来到爹娘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