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桃月呦呦(4/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事。

    但问题是,卿伊瑟要是没死,以什么理由杀纪琳?

    我去问过法律专业的朋友,纪琳的行为,从客观上来说是故意杀人未遂,且还是为了拯救另外一条生命,没有杀死卿伊瑟的事实。

    可以按故意杀人去追究刑事责任,但未遂犯要按既遂犯减轻量刑,顶格就是无期徒刑,不可能死刑。

    所以我才会让孟修贤跟萧炀说,怎么样对纪琳都行,但就不是不能杀。

    至于后面杀没杀,很快就会揭晓了,第四卷开篇不久马上就会有关于纪琳和纪玥的一个大伏笔回收。

    那么卿伊瑟到底死没死?这个跟陆行简一样,我现在没法说。

    这里有一个让我十分无法理解的点,是卿伊瑟被推出去后,萧炀暴怒要杀纪琳,然后被彭忆慈拦住。

    好像是有两个读者评论,以读者视角跟彭忆慈对话。

    “别忘了你的狗命是谁救的。”

    彭忆慈的命变成狗命了……我滴妈……真是……离了个大谱。

    那我作为作者,冒犯地请问一下。

    萧炀和卿伊瑟的狗命,又是谁救的?

    站在萧炀视角,看到女友被推出去扯进寰枢,暴怒,想杀了纪琳,这完全符合萧炀的脾性和一个正常人的情感逻辑,没毛病吧?

    站在彭忆慈视角,她是涤心屏内实力最高的老师,最有话语权的人, 是学生们最后的精神支柱,她要管控全局将近五千个学生。

    她当然憎恶亲手推了姐姐的纪琳,书中写了,她鄙夷地看了纪琳一眼,也说了纪琳确实该死,但不能现在由萧炀亲手去杀。

    萧炀杀了纪琳,谁会痛快?

    读者痛快吗?萧炀痛快吗?纪琳死了卿伊瑟就能回来?

    只有咎会痛快。

    它们希望看到的就是学生自相残杀,在涤心屏里让学生互相之间心生猜疑,自乱阵脚。

    所以彭忆慈要阻止萧炀,她的打算,是得等到这次事情过去,再去问责纪琳,杀纪琳。

    作为一名老师,不管从感性还是理性,彭忆慈的做法都符合她的人设。

    这么好一个老师,怎么还会有读者去骂她……我是真的没搞懂。

    我还记得有个读者喷我,说我让彭忆慈背负害死学生的骂名。

    我背负你大爷!

    陆行简死了,算在彭忆慈头上是吧?

    那他妈那些奋战而死的老师,他们的命算在学生头上吗?

    去你丫的吧!

    谁害死的学生?是咎害死的!不恨咎去恨彭忆慈?

    又激动了……不好意思……实在是想想就气,那些评论都在呢,看得我真心塞……有时真想给删了……说我为了刀而刀,我还说你为了黑而黑呢。

    还有读者问,纪琳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被选进学校。

    哪一所211和985,没有毕业不了的学生呢?没有违法乱纪的学生呢?

    纪琳在除了爱情和卿伊瑟以外的其它事上,表现的并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可以协调处理好跟很多普通朋友的关系,这点书里也有写,就是和鹿城分手之后那里。

    每个学生都会有点毛病,有缺点,这才是正常的招生常态。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提升自己,克服缺点,修身明性,不能因为学生有点毛病就全不要了,那白鹿学院就只招柳伯清一个人就可以了。

    结果呢,柳伯清断臂了。

    这也是我安排的,很多读者说萧炀这主角不讨喜,手贱,爱藏又爱现。

    我怎么会不知道手贱不讨喜?我就是故意的呀。

    我在设定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做好了放弃这部分无法接受手贱缺点的读者的准备。

    我的认知里,没有哪一个角色应该是完美无瑕的,所以完美的学生柳伯清,断臂了,完美的老师孟修贤,死了。

    每个人都应该要有缺点,才能鲜活,才能有成长。

    那种从头到尾都没有过人物个性成长的主角,说真的我写不来。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毕竟是我的书嘛,说句不好听的,还不是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马伯庸有个采访说,文学分为两种,一种“我”文学,一种“他”文学。

    我的理解,前者,是作者想写什么,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寻找有共鸣的知音,首先取悦的是自己。

    后者,是读者想看什么,作者就写什么,目标是为了取悦读者。

    这两者没有对错,从某些方面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我可以百分之白的肯定,我是前者。

    最后说孟修贤,这个角色呀……唉……

    有读者说他像齐静春,有人说他像轩辕敬城。

    我没看过剑来,没看完雪中。

    但是我想说,他怎么会像别人呢……他是我的孟修贤啊……

    这是我至今为止塑造过最喜欢的人物。

    没有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