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青山村,裴青(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青本以为,这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大明,但是当自己打听年号之后,却得到了一个记忆中,不属于大明年号中的任何一个。

    昭武三年。

    这是大明的十三个皇帝,直到裴青靠着自己的早慧,天资聪颖,成功进入县里的学院。

    成为了一名童生之后,才旁敲侧击的知道了关于大明更多的信息。

    虽然名号为大明,但是裴青发现,这里的情况,很混乱,世家横行,朝廷昏庸,好一个亡国之象。

    虽然这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但是裴青还是要参加科举,至少要成为一个不惧怕知县的举人。

    在这种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特别是对于裴青这种,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

    靠着自己的早慧,和不同于同龄人的沉稳。

    裴青在学院夫子的考校下,不用在学院学习,只需要专心应对明年的县试就行。

    于是,裴青就回到了青山村。

    在古代,名望是很重要的,裴青就开始养望之路,在村子里经常帮村里人一些小忙。

    在村子里,有着不小的名望,裴青之名,附近几个村子都有耳闻。

    县里,学院里,裴青也有着不小的名声。

    毕竟裴青眼界和这时代的人不一样。

    随便抖出两句诗词,都会让学院夫子大呼诗才过人。

    靠着这些名声,裴青甚至见到了知县老爷,在叫了一声老师之后,知县老爷隐晦的表示,裴青有秀才之才。

    裴青本来就不饿,只是吃了两口鱼肉,喝了几口汤。

    三娃子虽然是半个打渔的,但是他也很少吃鱼,打到的鱼都拿去换成铜钱,以备不时之需。

    还有,三娃子也十六岁了,也是到了成婚的年纪了。

    三娃子吃的满嘴流油,一罐子鱼,吃的只剩下了骨头,还有半罐子汤。

    “嗝——嘿嘿,青哥儿,你吃好了么?”

    三娃子不好意思的笑笑。

    裴青点头:“吃好了,你要回去了嘛?路上慢走,对了,早上风浪大,你们打渔小心点。”

    “青哥儿,前几日,你还说风浪雨大,鱼越贵来着?”

    裴青笑笑:“玩笑话,怎肯当真?”

    三娃子点头,麻利的鱼骨头收起来放到篮子里。

    鱼汤还能喝,鱼骨也有用,可以烧焦了当零嘴吃,也可以作针,做一些粗针脚的活。

    比如仿制蓑衣,修补渔网都用得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