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大唐的军队到底属于谁?(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厥还是无法理解,毕竟他记忆中的军民鱼水情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事实上,封建皇朝不论多强盛,军队对于普通百姓都犹如洪水猛兽一般。

    哪怕大唐军纪森严,李世民也不敢将这群猛兽放进繁华的城镇,只敢领着他们在官道上走,至于每天安营扎寨都专挑荒凉僻静处,绝对离城镇远远的。

    原因无它,只是怕这群兵痞干出杀人放火的勾当。

    “程阿翁,军队和百姓应该是相辅相成,军队保护百姓,百姓爱戴军队……”

    程咬金听到这话直接噗嗤一声笑出来。

    “嫡长孙,这都是谁教你的?”

    “军队从来都不是保护百姓的,而是保护朝廷,保护陛下的!”

    “是吗?”

    “当然!”

    “不信你问问手底下的兵,他们啥时候将百姓放在心上过?”

    “这……”

    程咬金见李厥面色发紧,当即小心的解释几句。

    “殿下,若说咱关中的府兵,对咱关中百姓好点正常。但咱们关中的兵,只要出了关中,那可不将大唐其他地方的百姓当成乡亲的……”

    “在他们眼里,能抢点是点,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啊?”

    李厥听到这话脸上写满了惊讶,不过在惊讶过后他倒是有点理解封建帝国的军队和百姓关系了。

    因为封建朝代人员交流少,很多人一辈子都被固定在某一地域。因此,各地区的百姓并不熟悉,甚至连口音、语言都不同。

    这样的军队来到别的地方,还真不见得能将自己当好人……

    “好吧,谢谢程阿翁解惑,我有点理解了……”

    李厥理解归理解,但理解之后就是郁闷,甚至连进城游玩的心都没了。

    虽然穿越大唐好几年了,但他的思想内核一直是一千年以后的现代思维,哪怕跟着李二亲征高句丽,也是后世的情感延续。

    然而,今天程咬金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自己错的离谱。

    这里不是后世,这里是一千年前的大唐。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是没有国家概念,哪怕官员、军人也只有忠君思想,而没有忠于民族,忠于国家的想法。

    李厥想到这里,再设想一下即将发生的大唐和高句丽之间的战争,顿时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他突然失去打仗的兴趣,甚至开始怀疑打仗的意义何在。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现在的高句丽非但跟后世的半岛没有半点关系,甚至是欺负后世朝韩先祖的区域小霸主。

    李二亲征高句丽,再加上李治和武媚娘两口子的持续输出,终于费尽千辛万苦的将高句丽给灭了,但也解救了朝韩两国的先祖,让他们摆脱了高句丽奴隶的身份。

    基于种种现实,李厥甚至觉得这次出击高句丽有点荒唐。

    在李厥忧心忡忡之时,李世民却跟发现新大陆的傻老头似的,整天在军需马车边上转悠。

    自从他跟百骑司聊过,知晓了绑腿的种种好处后,他就对军队里出现的各种小玩意上心了。

    这不,今天他又发现个好东西,一个细麻布缝制的长条形口袋。

    士兵行进的时候,可以将其绑在腰上,或者直接搭在脖子上。

    每当士兵饿了,就可以解开袋子,吃上一口用牛油、盐、以及炒熟的各种谷物面粉。

    他发现这种军粮实在是太方便了,而且还非常抗饿。这么一小袋,就是一个士兵五天的口粮!

    简直就是急行军和野战必备利器!

    “军需官,此物是何人所造?”

    “回陛下,此物都是出自嫡长孙之手,是嫡长孙早早谋划下,并将配方告知沿途城镇,让地方官员组织当地百姓加紧赶制……”

    “哦?”

    “又是朕的嫡长孙所献?”

    “陛下,嫡长孙的贡献远不止这点,他还改进了马镫,使马镫可以更牢靠的抓住骑士的双脚。嫡长孙还改进了马鞍、马蹄铁等等……”

    “对了,嫡长孙还发明一种名为马刺的东西,现在已经在部分斥候中使用,据用过的士兵说操控战马更加灵活了……”

    李世民听到这里,当即命人将李厥这些天签发的文书备份拿过来翻看,只见几十份文书,上边包含了大军的方方面面。

    “他竟然连被褥都命人准备了?”

    “回陛下,不止被褥,嫡长孙还命人准备了冬衣……”

    “只是关中之地缺棉花和毛皮,嫡长孙命人去河北和靺鞨之地收购了。”

    “他准备冬衣干嘛?”

    “这……”

    李世民见军需官吞吞吐吐,当即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他此次出征可是早早就说明了,主打的就是一个速战速决,入冬之前必须结束战斗。

    然而,李厥此时却悄悄准备冬衣,这简直是疯狂的打他的脸!

    “李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