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重要的不是“墨家”(3/4)
同时被找出了弱点。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这两派之后在秦国民众心中是个什么印象,这等于论战还没开始就在观众那里输了。
这让太子丹佩服幕后之人的算计的同时,也有些惊讶秦国对民众的掌控力。
秦国贵族怎么会把注意力放到这些黔首庶民身上?为什么现在会开始关注他们的态度了?
难道就因为熊启他们被干掉了?
他突然间愣了下,随即浑身冷汗直冒!
对啊,上一个代丞相、御史大夫、王叔都能因为平民不满被干掉,那其他官员谁还敢不重视平民?难道就不怕秦王再把你干掉?
可这样一来,如果利益不一致还好,贵族与平民的思想不同让他们很难合作。
但秦国现在有个李缘啊!
他的科学院,不就是让工匠和墨家这种学派一起合作的吗?
学宫,不就是让平民有和贵族一起共事的机会吗?
工部,以‘工人’一词来看,他这也是在逼着贵族承认平民的权利!
打掉反对的人,逼迫贵族承认平民,让平民有和贵族共事的机会,又能利用平民力量,关键是他能获得秦王的绝对支持……
如此的秦国,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这一刻,太子丹突然感觉六国没希望了。
他不知道自己对李缘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但仅以自己现在观察到的情况,如果把自己放在李缘的位置上,此时的平民所能爆发出的力量,不用白不用啊!
这次墨家那两派,不就是栽在了平民那里吗?
这次只是在论战上,那下一次会不会有别的较量上也能用到这种力量?
太子丹没发现,思考间,他的手甚至已经开始了微微颤抖。
还没想明白事情的真相,他就因为猜想而感到了恐惧。
……
工部。
熊肃对着相里邕解释了一遍‘民心’。
如果太子丹在这,他就会发现他的猜想、和熊肃的所说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啊,钜子。”
“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怎么针对他们,我只不过是传了几个假消息,他们就自己走入了死地。”
“如果楚墨没有对机关术的贪婪、没有那些冲动的行侠仗义,如果齐墨能和他们齐心协力,哪怕互相通个消息,他们也能知道那些消息是假的,再不济也会多出一丝怀疑而制止楚墨的冲动。”
“最根本的是,他们心里其实瞧不起我秦国。”
“所以他们才会试图把科学院那么多人的努力用你们的机关术代替,所以才会把你们秦墨的整体出仕当成一种耻辱,所以才会因为我几个小小的谎言就落到了如今人人喊打的境地。”
“害他们在秦国名誉扫地的,不是我。”
“是他们自己的傲慢与贪婪。”
他说完后,相里邕久久沉默。
最后问了句:“你就不怕六国把你引动人心这招给学走了?”
“学?他们也得有这个本事学啊!”
熊肃笑了,很是张狂。
“秦国打仗能分田地、有爵位,六国呢?秦国法度严明、道不拾遗,可六国腐朽到什么程度?秦国如今没有徭役,以工人之善举代替;秦国有科学院和工部,投入巨量之物去制造平民用品;秦国有学宫、不论身份只要通过考核皆可入学;这些六国有吗?”
“秦国百姓皆知秦王仁慈爱民、李客卿心系苍生之名,可六国之王和公卿贵族是什么名头你心里难道不知道?”
“如此六国,他们有本事学我秦国吗?”
“真学了,你觉得他们是学会还学死?”
熊肃的话让相里邕哑口无言。
历史上的大秦能统一绝不仅是因为秦军兵锋强劲,而是在许多方面都确立了绝对优势。
在李缘出现以前,秦国就已经是天下七国中百姓生活最好的了,如今更是远超六国之人。
如今秦国百姓会因为那些传言就心系朝廷之人,完全是因为他们相信秦国朝廷、秦王、以及李缘。
可如果放到六国……
相里邕知道他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尤其是在与秦国相对比的情况下。
他甚至能猜得到到当秦国的变化随着那些商品流入六国之后、六国百姓会想什么。
“为什么那个蛮秦的生活会这么好,反而我们要苦苦挣扎?”
“为什么虎狼之秦会有仁慈之举,而我们的大王和贵族们却在天天享乐?”
“为什么……”
众多的疑惑,会随着秦国商品与信息一起出现在六国大地。
到时候,名誉扫地的就不仅仅是如今的那两派了,而是整个六国的大部分贵族。
至于那小部分真正的有识之士?
相里邕不觉得秦国会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思考间,一名秦墨弟子回来了。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这两派之后在秦国民众心中是个什么印象,这等于论战还没开始就在观众那里输了。
这让太子丹佩服幕后之人的算计的同时,也有些惊讶秦国对民众的掌控力。
秦国贵族怎么会把注意力放到这些黔首庶民身上?为什么现在会开始关注他们的态度了?
难道就因为熊启他们被干掉了?
他突然间愣了下,随即浑身冷汗直冒!
对啊,上一个代丞相、御史大夫、王叔都能因为平民不满被干掉,那其他官员谁还敢不重视平民?难道就不怕秦王再把你干掉?
可这样一来,如果利益不一致还好,贵族与平民的思想不同让他们很难合作。
但秦国现在有个李缘啊!
他的科学院,不就是让工匠和墨家这种学派一起合作的吗?
学宫,不就是让平民有和贵族一起共事的机会吗?
工部,以‘工人’一词来看,他这也是在逼着贵族承认平民的权利!
打掉反对的人,逼迫贵族承认平民,让平民有和贵族共事的机会,又能利用平民力量,关键是他能获得秦王的绝对支持……
如此的秦国,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
这一刻,太子丹突然感觉六国没希望了。
他不知道自己对李缘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但仅以自己现在观察到的情况,如果把自己放在李缘的位置上,此时的平民所能爆发出的力量,不用白不用啊!
这次墨家那两派,不就是栽在了平民那里吗?
这次只是在论战上,那下一次会不会有别的较量上也能用到这种力量?
太子丹没发现,思考间,他的手甚至已经开始了微微颤抖。
还没想明白事情的真相,他就因为猜想而感到了恐惧。
……
工部。
熊肃对着相里邕解释了一遍‘民心’。
如果太子丹在这,他就会发现他的猜想、和熊肃的所说几乎是一样的。
“所以啊,钜子。”
“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怎么针对他们,我只不过是传了几个假消息,他们就自己走入了死地。”
“如果楚墨没有对机关术的贪婪、没有那些冲动的行侠仗义,如果齐墨能和他们齐心协力,哪怕互相通个消息,他们也能知道那些消息是假的,再不济也会多出一丝怀疑而制止楚墨的冲动。”
“最根本的是,他们心里其实瞧不起我秦国。”
“所以他们才会试图把科学院那么多人的努力用你们的机关术代替,所以才会把你们秦墨的整体出仕当成一种耻辱,所以才会因为我几个小小的谎言就落到了如今人人喊打的境地。”
“害他们在秦国名誉扫地的,不是我。”
“是他们自己的傲慢与贪婪。”
他说完后,相里邕久久沉默。
最后问了句:“你就不怕六国把你引动人心这招给学走了?”
“学?他们也得有这个本事学啊!”
熊肃笑了,很是张狂。
“秦国打仗能分田地、有爵位,六国呢?秦国法度严明、道不拾遗,可六国腐朽到什么程度?秦国如今没有徭役,以工人之善举代替;秦国有科学院和工部,投入巨量之物去制造平民用品;秦国有学宫、不论身份只要通过考核皆可入学;这些六国有吗?”
“秦国百姓皆知秦王仁慈爱民、李客卿心系苍生之名,可六国之王和公卿贵族是什么名头你心里难道不知道?”
“如此六国,他们有本事学我秦国吗?”
“真学了,你觉得他们是学会还学死?”
熊肃的话让相里邕哑口无言。
历史上的大秦能统一绝不仅是因为秦军兵锋强劲,而是在许多方面都确立了绝对优势。
在李缘出现以前,秦国就已经是天下七国中百姓生活最好的了,如今更是远超六国之人。
如今秦国百姓会因为那些传言就心系朝廷之人,完全是因为他们相信秦国朝廷、秦王、以及李缘。
可如果放到六国……
相里邕知道他们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尤其是在与秦国相对比的情况下。
他甚至能猜得到到当秦国的变化随着那些商品流入六国之后、六国百姓会想什么。
“为什么那个蛮秦的生活会这么好,反而我们要苦苦挣扎?”
“为什么虎狼之秦会有仁慈之举,而我们的大王和贵族们却在天天享乐?”
“为什么……”
众多的疑惑,会随着秦国商品与信息一起出现在六国大地。
到时候,名誉扫地的就不仅仅是如今的那两派了,而是整个六国的大部分贵族。
至于那小部分真正的有识之士?
相里邕不觉得秦国会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思考间,一名秦墨弟子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