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民主”与种子(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客栈里。

    魏国公子尚自从观看完学宫论战回来后,整个人都陷入了疑惑当中。

    为什么之前那个在他眼中只是异想天开的学派墨家,会在如今的秦国获得这么多人支持?

    而且他也没见秦国朝堂有用墨家思想啊,他们只是把墨家当工具人而已。

    难道墨家就甘愿在这当个“工匠”算了?

    他走到房间的窗户边上,看着街道上的秦国平民们陷入了沉思。

    如果说秦国那些官员们可能是被秦王和李缘强行改变的,可另一个问题又来了——秦王室就是最大的贵族,秦王为什么会听李缘的?

    难道有东西在秦王眼里比所谓贵族与平民之别更重要?

    “公子!”门外传来一道喊声。

    “刚才秦国朝廷派人来通报,后天秦王将册封李缘为大秦国师。在下还打听到,秦王要在同一天进行官制变动。”

    公子尚沉吟了一下,只是命令将回国日期再推迟几日。

    秦国要有国师的消息虽然让他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来还真在情理之中,不说早就有风声传出,以秦王对李缘的重视,这封号很奇怪吗?

    应该不止他,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只是官制变动……

    “能打探到具体消息吗?”

    或许对秦国的疑惑,能从他们的这次的官员表中获得点答案。

    “在下已经派人去问了,眼下还没消息。”

    “向李缘府邸发出拜帖。”

    “发不了。”门外的人停顿了一下:“李缘府邸经常闭门谢客,这几天也是,就连李缘的一些下属都见不到他。”

    公子尚抽了抽嘴角。

    这李缘难不成还真跟一些秦国民间一些神奇传言一样——是上天派下来的仙人不成?他要修仙?

    可看到一旁那个只要晒晒日光就可以亮两个时辰的灯,他沉默了。

    这玩意超出了他的理解。

    也许……可能……真的……是天上之物?

    忽然,他看到街上的人群似乎有些激动,一些平民忽然朝着王宫的方向跑去。

    他立刻下楼,乔装打扮一番后带着几个护卫混入了人群里。

    王宫南门。

    风武街与水玄街的交叉口旁,许多平民都围在这里,当他们看到宫门口那个几个坐在桌案前的小官时,很多人都不敢置信。

    没几个人敢上前。

    但哪怕围观对平民来说也仿佛是一种乐趣。

    人群外围,距离宫门还有上百米时,公子尚就走不动了。

    即便几个护卫拼了命的带着他往前挤,可越往里人反而越多,反倒把公子尚挤得眉头直皱。

    但他终究是个有“超能力”的贵族。

    他直接掏出了一些铜钱,用钱开道。

    当走到最前方时,他也从周围人的谈论中听出了事情的原因:

    后天秦王对李缘的国师册封大礼,需要一些‘平民代表’上台见证,那些官员正是奉秦王之命前来收集人选的。

    民众可以自愿参选。

    公子尚更加疑惑了。

    秦王这是疯了?

    一侧的人群忽然骚动了起来。

    正当不远处的士卒准备过来维持秩序时,人群居然自己散出了一条小道,几个年轻人护着一个老人走了进来。

    周围的人群中渐渐响起一些交谈声,让公子尚得以明白他的身份。

    居住在城西的一个姓邝的民间医者,从来只以药材的成本价看病,能不用药材就不用,能让人自己找到的药材他绝不让人花钱,且诊金全靠病人自己看着给。

    如此行为,让他在整个咸阳城的穷苦百姓里有着盛名,由于医术的精湛,其甚至接到过许多秦国官员贵族的邀请。

    对贵族给庞大钱财当诊金他会选择拒绝,只请求对方帮忙买一些珍惜药材。

    公子尚很是感慨。

    但当听到有人说‘前相国吕不韦曾经数次资助他’时,他表情就有些不对劲了。

    吕不韦若想帮忙,以他的地位和实力,这个人的名声早就传出去了,绝不可能只限于咸阳城,还主要是在平民间。

    他恶意猜测着两人间怕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

    老人在几个后辈的搀扶下缓缓走到那几个官员面前,报上了自己的名字后,都不用报经历,几个小官就一脸敬佩的连连点头,认同了他的资格。

    因为他们只是小官,没有和大贵人他们一样的家财,他们也曾经受到过这位老人的帮助。

    等老人离开后,几个官员再次开始了等待。

    别看围观的人挺多,但这个时代大部分人都是淳朴的、有自知之明的。

    大王是说可以自愿参选,可如果你没什么本事、没什么贤名,别说名字报上去后会不会选中你,你看你还有脸回去吗?

    公子尚看了一会,觉得没什么看头准备回去时,第二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