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指“教”不如“指”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堂里陷入了寂静。

    尉缭满是期待的看着李缘,他是真心认为李缘牛批。

    但李缘自己知道,他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那些话和兵法他确实知道,但只知其形而不知其意;你让他单说高大上的兵法结果是可以,可要说到专业的军事理论,他不太敢跟尉缭对线。

    可牛都吹出去了……

    “你想请教什么?”李缘谨慎的先问了句,而尉缭当即说道:“在下听说日后会给士卒也发工钱?”

    “对。”

    “敢问国师,如此一来,士卒战力如何保持?军法如何执行?若遇到艰难战况,如何保证军心?”

    不得不说,尉缭当真不负他的青史之名。

    这个问题,在后世是绝大部分国家军队面临的困境,只是大部分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

    因为很多人身处华夏,而华夏又是将世界第一的山姆大叔当成军事对手,所以他们似乎以为全世界的军队都应该是这两个国家的样子。

    可实际嘛……

    除了上三强是人类天顶星之外,也就少数几个国家还能保持军队战斗力,别的都不咋地。

    “你搞错了一点。”李缘悄悄松了口气,这个问题他还是能答出来的。

    “给士卒发工钱,只是保证他们在无战事的时候家人不至于陷入困境,不代表要取消杀敌的奖励。”

    “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无非就是怕金钱腐蚀军心?”

    “但这没必要担忧,因为给所有士卒都发大量金钱是不现实的,大概三四年内,大秦只会维持如今这包括骑兵、正卒、郡县守卫加起来大概三十万人左右的士卒。”

    “这些人会按照意愿是否成为精锐的职业士卒,只有职业士卒才会有足以供养家庭的工资,不然给所有士卒都发工资,大秦哪来那么多钱?”

    “但职业士卒不是大秦军队的全部。”

    “等军队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后,大秦新增的兵力将会以短期、比如三年时限为标准进行募兵,但这一部分士卒工资不需要太多,你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温和形式的、百姓求之不得的兵役。”

    这段话说得有些拗口。

    但尉缭还是理解了意思,他意识到了一件事:秦军规模短时间内不会增长。

    这他并不反对,只要没战事。

    可给日后占主力的职业士卒发足够养家的钱……

    “那如何保证战力呢?”

    他不知道有个词叫“咸鱼”,但他也知道总有人的上进只是被生活逼迫出来的,如果没有逼迫,有些人完全就会是个闲散懒汉。

    让你中个一千万你会选择躺平还是接着苦逼当牛马?

    人如此,一支军队有时候也如此。

    他不希望未来秦军一旦太平日子过久了,也会出现某些‘懒汉’行为。

    李缘沉默了下,起身:“走,带你去科学院看看。”

    ……

    火药分院。

    三分钟前尉缭看完了一门飞雷炮的演示,至此还没说过一句话。

    李缘坐在一旁的凳子上,看着手中一个在陶瓷分院帮忙下制作出的‘初代手雷’,大概一瓶500毫升矿泉水大小,白瓷外壳,上面还有一小段露在外面的引线。

    这不是李缘命令制作的,而是秦军给科学院下的要求,被火药分院一个工匠想到的。

    虽然手中这个手榴弹问题很大,但李缘却并没有多急,即便他手中有图纸也暂时没给。

    手榴弹这玩意,只要有足够的试验,凭借科学院的这些工匠,绝对能制造出合格的成品——至少会等同于抗战后期的产品。

    而且主要是……

    “国师,材料跟不上了。”

    身后,负责科学院具体事务的李由已经有些麻爪了。

    现在许多分院都是,技术成熟了,产品成熟了,原料却供应不上了……

    “你去找你爹,我去找大王。”

    李缘说:“工厂选址、资源开采,这些我也没办法加快速度啊,我和大王顶多给你们放开手脚,但别的……”

    招聘工人、挖矿、运输、制造……都需要时间。

    前方。

    尉缭终于从沉思中回过神,走到李缘面前躬身一拜。

    李缘有点懵,李由则是默默后退了几步。

    “在下大概明白国师的想法了,国师是想以那些……职业士兵为基础,让他们熟练使用这种火药武器,如此既可以保证秦军人少时的战斗力,还可以保证秦军若要扩军时有足够的底层精锐。”

    “但工钱一事,如何能与杀敌奖励不冲突?”

    “另外您曾说,除少部分职业士兵外,秦军还会招募一定的三年期限士卒,可火药威力如此巨大,又如何确保那些士卒在获得相应武器后,不会有什么坏心思?”

    “大王让在下当太尉制定秦军未来的方向和整顿军务,但眼下看来,国师对于秦军发展似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