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你已经不是平民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朝议。

    此时刚结束完对蜀地矿山开采问题的讨论。

    最终嬴政的定论是:允许各县官府在匠人条件、工人条件、税收条件达标的情况下,向上级朝廷衙门申请资源开采和建厂,咸阳随时抽查,一旦有违律、或官员暗中操作之事,一律严办。

    至于这个严办标准是如何,没说。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大王绝不会让那些人好过就是了。

    面对这个结果,众臣中无论持何种意见的人,此时都选择了服从。

    能推翻秦王定论的人,他们估计只有国师了。

    然而看了看坐在最前方发呆的李缘,众人都感觉这货应该没睡醒,压根不可能反对。

    “大王,刘邦已在殿外。”

    “宣。”

    接下来,是刘邦带着自己的答案前来给李斯做汇报了。

    到这,李缘突然就精神了,双手拍了拍自己的脸。

    一旁,最靠近他的李斯皱了皱眉。

    国师无故扇巴掌干嘛?

    “草民刘邦,拜见秦王!”

    “赐座。”嬴政端坐上首,目光看向李斯,有些好奇他俩最终谁能说服谁。

    而入座之后,刘邦将手中那几张纸摆在了桌上,看向李斯:“李廷会,这是在下的意见。”

    一名宦官上前,将几张纸递给了李斯。

    李斯拿起纸张,第一眼就是:允许平民在村镇、各坊的固定范围内进行小商品自由贩卖,官府只需要监督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禁止货物。

    他微微皱眉。

    第二条:开放包括水玄街和风武街在内的、共计九条咸阳城主干道的商人活动。

    李斯眼皮跳了跳。

    第三条:取消或者重新制定秦法中对商人和钱财的限制,比如允许平民用钱财交税。

    李斯拳头硬了。

    第四条:规整对商税的征收,等商税增长后,逐步改变税收来源。

    李斯深吸一口气,眼神里有着杀气。

    周围,所有人看着李斯那不断变化的神情,只觉得心痒难耐。

    刘邦究竟写了些什么?

    李斯看完了第一张纸的一面,这一面都是一些大体的描述。

    另一面和其余的几张纸才是一些具体的法律细则,即便这些细则在李斯看来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甚至用词用错了的地方,可他依旧能看出刘邦的用心。

    但这结果,他不太认可。

    “这就是你的回答?”李斯看完了,冷笑一声。

    身旁,李缘伸出手。

    李斯愣了一下,随即将手中的纸递给了他。

    李缘随即起身走到王座旁,和嬴政一起看了起来。

    “李廷会对哪里有不解?”刘邦问道。

    “哪里都有!”

    “那请容在下解释。”刘邦做好了准备。

    “关于第一条,敢问李廷会,若是城外有村民捡到了某块玉石,想卖出,该如何?又或者是某个村民手艺很好,想自制些东西进行售卖,又该如何?”

    李斯心里一跳。

    放眼望去,其他人也都脸上有些异常。

    刘邦所说的问题,其实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现实所延伸出来的小问题之一。【注1】

    那就是除了樵夫、纤夫以及猎户铁匠这些人数需求较少或者专业性较高的职业以外,秦国大部分人几乎都只有耕和战两个选择。

    而在那些被限制的商人行业里,曾经在战国时期迎来发展的小摊贩,在秦国遭到了严重削弱。

    除了那些能在秦法中撑下来的大商行外,你几乎买不到别处的东西。

    打个比方,要是心情好想买点肉吃,你要么去大商行,要么忍着,要么等自己家里的动物死亡。

    你可以去找单独的屠户,但先不说你找不找得到,那价格会高得让你心惊。

    因为肉和酒,在秦国可是一件‘不值得’的事。

    在秦国,酒肉等‘奢侈品’的赋税和价格,远超过它本身价值的十倍以上;目的就是为了让卖这些的人减少,让其他人不会因此享乐。

    吃食之类的都如此,更谈论其他谋利的?

    所以如果真的有刘邦说的那两件事发生,那么当事人只有一个选择。

    去大商行卖了。

    至于价值是否合理,不好意思,你不卖给大商行你就自己留着吧。

    李斯瞄了一眼上首的嬴政,看到后者没什么表情变化才微微点头。

    “此条本官理解了,你接着说。”

    刘邦停顿了一下,鼓起勇气接着说道:“至于第二条,敢问李廷会,您知道城南的平民,如果要买齐平民之家的家具,需要多久吗?”

    看到李斯没回答,刘邦直接说:“三天。”

    “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平民都有钱去买,大部分都宁可自己制作;可这三天的时间,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