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无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会有一些人来讽刺自己在‘为专家说话’‘舔资本家’,引得他极其无语。

    看上去,网络上对调休一片骂声。

    可华夏政府依旧没有取消,那是因为从现实来说、对于最多的人来讲,这利大于弊;并且不知道是不是有黑手在暗中引导的原因,许多人搞错了应该打击的目标。

    李缘的大学在省城,家乡在一百多公里外的湘中市。

    每一次回家,他要先从学校搭一小时公交地铁到高铁站,再搭四十五分钟高铁回湘中市,再从高铁站搭半小时公交车回家,如果再算上等车的时间,他单程回家需要两个半到三个小时之间。

    而湖湘省十三个地级市,他所在湘中市还算个离省城近的。

    他还是个有大量休息时间的学生。

    他还算个就住在城区的。

    那住在其余城市的人呢?那些在外拼搏的人呢?住在乡下地区的人呢?

    他们回家一次又要多久?

    如果没有调休出来的那几天时间,能有几个人在双休日回家?

    大学最后半年,他找了实习工作,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该溜子的转变。

    可他的态度依旧没有改变。

    社会节奏那么快、压力那么大,敢问有多少人是在家门口工作的?有多少人能拿出时间回家?有多少公司是给了打工人双休的?

    不调休,李缘在实习那半年几乎没时间回家。

    他这还只是以‘回家’为目的。

    那如果再算上需要旅游或者参与朋友结婚等人情事件的人呢?

    每次调休前后,他是会为上班时间的变化感到苦恼;可如果和“换几天时间回家”相比,那李缘宁愿它存在。

    人们应该反对的是那“打着放假名义的变相加班”,而不是调休这个制度。

    因为前者是罪恶的根源。

    后者只是在现实与人情之间的没办法的解决方法……

    可至少它是个方法。

    而想解决那根源也很简单——遵守《劳动法》就行。

    所以网上即便声音那么大,可调休依然存在,就是因为现实社会里大部分人都不属于那些对他们来说“调休弊大于利”的人群。

    只是放在网络上,这些最广大人的声音似乎被某些力量给压住了。

    但让李缘感到庆幸的是,华夏政府没有一味照顾这些网络声音。

    说起这些后世的事情,让李缘陷入了惆怅。

    本不应该是那样的。

    身旁,嬴政却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

    “你们后世,每五天休息两天?”

    “法律规定而已,但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往往是一个月30天才能选择休息四天。”

    嬴政本来想说自己大秦现在每五天休息一天,可看到他低落的神情,他选择了闭嘴。

    (pS:没有史料记载秦朝有休沐制度,有记载的最早休沐制度是汉朝的,就是文中引用的五日一休。)

    “可……”

    嬴政又奇怪了:“为何你们政府写进法律里的事,民众却享受不到?”

    李缘沉默着。

    不知道该怎么说。

    或许,这才是“他”在逝去后越来越被人们怀念的原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