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盔甲再旧,但这是我的国给我的(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定居,那李牧的人生将完全不同。

    “你伯父李崇,曾是我秦国陇西郡郡守。”杨端和说:“他逝去后,他的长子、也是你的堂兄李柯,继承了他的爵位,如今也是郡丞了,你见过他吗?”

    “幼时见过。”李牧如实说:“幼时父亲和伯父还在时,有一年伯父带家人回赵国祭拜祖父,我还和他打过架。”

    他神情有些奇怪,秦国人不会是想……

    杨端和笑了笑:“你知道吗?国师曾经说过,李牧是六国军队里秦军唯一的大敌,若不是看在你伯父一家的面子上,你这个赵国大将军,早就死了。”

    其实国师没说过,只是在信中让杨端和如此说、以表达对李牧的重视。

    李牧摇了摇头:“这可不像一个国师该做的事情。”

    “国师嘛,他的想法总是异于常人的。”

    “那你呢?想杀我吗?”

    “我想啊!”杨端和连连点头:“现在杀了你,以后我秦国灭亡赵国时岂不是更轻松?说不定随便派一个将军都能打下赵国了!”

    李牧默默的看着他。

    你如此抬爱我,我很高兴;但你对赵国的贬低,我不喜欢。

    杨端和叹了口气:“可惜不仅国师不让,大王也不让。”

    秦王?

    他不杀我干嘛?

    “对了!”杨端和问道:“你家族里没人参加过长平之战吧?”

    李牧眼神有些危险。

    长平之战的结果,让赵国至今都没有恢复完全。

    尤其是长平之后紧接着秦军就围攻邯郸,这么几场战役打下来,整个赵国几乎家家戴孝。

    他家族里是没人参加过,可那是因为自己父亲只有三个儿子,自己家暂时人少的缘故。

    他没有亲人死在秦国人手上,但不代表他就能对秦国有什么好感了。

    手下的士兵,雁门郡的子民,他们的伤痛不可不顾!

    “如此大将军,倒真值得士卒用命跟随。”看到他的神态,杨端和很是欣赏。

    只是随即,他啧啧两声,话锋一转。

    “李将军从雁门郡郡守、代地军务将军,升职为赵国大将军,这转变过程中却连赵王之面都见不到,只是一道王令和些许赏赐就打发了,直接在代地成为大将军后就率军来草原了,这赵国大将军当得,可真是……”

    他语气中满是对赵国和赵王的嘲讽。

    这让李牧无言以对。

    自己赵国内是什么情况他能不知道吗?

    虽然知道眼下赵国只有自己一个大将,庞煖死后大将军之职肯定会落到自己身上,可当知道是郭开给赵王说的这话后,他心里就一阵反感。

    郭开那可是个十足的小人啊!

    什么时候小人会为国考虑了?

    于是自当了大将军以后,他心里其实一直藏着一丝忧虑,深怕郭开有什么于国不利的阴谋。

    “杨将军有话不妨直说!”李牧放下肉干,严肃道。

    杨端和看了看他身上的盔甲。

    “李将军这盔甲,有些旧了。”

    虽然保养得极好,但依旧能看得出是旧的,而且一些地方甚至有些缺口。

    作为大将军,李牧亲自上阵冲杀的机会不多,就算有也会有亲兵在一旁保护,可盔甲毕竟是将军的脸面。

    李牧点了点头:“这是家父给我打造的,我自己换过一些铁甲片,也修补过内衬,还能用。”

    “有没有兴趣换一副?”杨端和说:“我秦国科学院有最新的,本将试过,那铠甲比以往所有的都要好。”

    李牧轻笑一声。

    “盔甲再旧,但这是我的国给我的。”

    “祖父哪怕曾是秦国御史大夫,却最终也回到赵国,家父也曾在秦国,最终也回到故土;李牧不才,受大王看重为大将,又怎可背祖灭宗去往秦国?”

    杨端和沉默一下。

    “你如此忠心赵国,可赵国真的会理解、厚待你吗?”

    “如果赵王真的有识人之明,你祖父和你父亲为何会去秦国?而不在赵国为官?”

    他再次给李牧倒了一杯红牛。

    “你看过我秦国的报纸吗?”

    “看过,用来烧火挺好的。”

    杨端和:“……”

    他默默收回了红牛。

    侧过身,对着身后的秦军方向一挥手。

    一名秦军骑兵立刻抱着一个东西朝着赵军队列而去。

    “还记得本将在战报中提过的骑兵之物吗?”

    “本将给你们赵国几个,以作诚意。”

    你秦国有如此好心?

    李牧思考了一下,突然笑了。

    “将此物给我赵国,是想看到我赵国对草原起心思吧?”

    “匈奴没了之后,月氏和东胡会因为草原之事产生争端,但最有可能平分匈奴之地,可如此一来,三国北征只是给他人做嫁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