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表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决一个问题。”

    “秦王是以吕不韦的商行为主、各地官府协助的方式,强行将此物定在了平民能买得起的价格内。”

    “如果是在我魏国,你怎么保证到平民手上的价格和秦国人的……不,都不需要和他们的一致,如能和你定的一致,那就是幸事了!”

    魏尚沉默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虽然他不是魏王,但他也知道此时的“官府流程”。

    魏王表面上拨出十万钱用于制造精盐→

    但实际上,相国邓古将十万钱分配给各个衙门后,其中给大梁城衙门的两万钱→

    到大梁令下发给衙门内具体机构的公文中,这就会变成一万八千钱→

    再到下一级机构具体分派匠人,此成本可能就成了一万五千钱→

    这一万五千钱,最终到商人或者工匠手上的可能就只有一万三千钱。

    至于这当中少掉的那些……不说也罢……

    这还是在能“缩减”的情况下。

    如果不能缩减,那每一个环节就都会“超支”,然后最终那份要到魏王手上的报告里,原本要支出的就从十万钱变成了十二万钱。

    魏王的命令,只能正确到九卿级别官员那里,再下去是什么样,没人敢保证——这在东方六国都差不多。

    这还是建立在相国邓古和九卿级官员是正人君子的情况下。

    他们要是再贪点,那就更加完蛋了……

    而相对应的,是秦国。

    秦国虽然也有一些隐秘流程,但损耗在这个流程里的数额却远比六国官府的少——如果六国一次会损耗五万钱,那秦国就只会损耗一万钱甚至更少。

    因为有个随时可能砍头的秦法在那摆着……

    秦国为什么能在境内严格执行每户每月限量?

    就是因为秦国严格至极的户籍制度,还有那以往被六国攻讦无数次的严苛秦法!

    由国师府旗下的科学院制造、秦王王令给予行政支持、前相国亲自掌控的商行进行具体售卖,这三者之下,秦国没有哪个权贵敢亲自试一下九族消消乐……

    但在东方六国……

    对国内有如此掌控力的六国之王,翻开所有史书加起来估计都不超过五个……

    邓古只是稍微提了下秦国的秦法,就把太子和魏尚给整抑郁了。

    两人都看向了父王。

    魏王原本就不好的心情更加不好了……

    寡人要能解决这些问题,还轮得到你们俩疑惑?

    魏尚再次低下了头。

    他忽然想起燕太子丹曾跟他说起的那些话,那是个办法,现在只恨没有国家带头啊!

    “父王,我们要不要试着也组建一个科学院?”太子说:“我们也召集匠人,给他们丰厚的待遇,让他们也造,哪怕只是先仿制一下?”

    “太子殿下。”

    邓古笑了一下:“大王早就让本相暗中组建了,只是至今,除了少部分诸如铅笔的小物件有了些许起色外,其他的都没有任何进展。”

    太子眼中的光黯淡了。

    难道六国只能在畏惧中这么等死吗?

    “报!”

    一道喊声从宫殿外传来。

    门口守候的宦官走了进来:“大王,有楚国信件。”

    ……

    咸阳。

    刚下值的李斯满身疲惫的走上了马车。

    他刚检查完各郡提交上来的资源勘探报告,那些数据让他只想骂人!

    看到工厂的好处了,各郡官员就开始大展神通了,除国师已经找出的那些资源外,一夜之间,整个秦国多出了近百个矿。

    对此,李斯大部分都不信。

    许多人只是为了拿政绩而已。

    虚报?这不是正常操作吗?

    大部分所谓的资源矿,估计只是一些劣质矿,或者只是很少的地表资源被发现、实际上压根不足以成为一个矿区。

    这些可是他从自己儿子那得来的‘专业信息’。

    “李廷会,韩副部在前面。”

    一个护卫走到窗边低声道。

    “接上。”李斯调整了一下情绪。

    马车迅疾上前,很快,穿着朴素的韩非就走了上来。

    “师兄下值后,哪怕是便服都如此朴素,真可谓官员典范。”李斯笑着夸赞道。

    韩非环顾一圈,没有酒。

    于是他兴趣寥寥:“没关系,反正路上没人认识我。”

    “那如果以后你成了廷会官呢?”

    “也没关系,反正到时候路上的人都会认识我。”

    李斯沉默了一下。

    “师兄此心境,当真豁达!”

    韩非没回了。

    豁达又怎样?

    还不是一个故国不要的人……

    看到他的神情,李斯心里有些好笑。

    你都已经是我大秦的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